刘洋:复星如何用数字化加速商业增长?| 观点数字大会演讲

观点网

2023-04-12 18:18

  • 什么是数字化?首先是信息化,再然后是数据化,再然后是线上化,还有一个是智能化,我们经常讲成是四个现代化。

    刘洋(复星商业管理集团副总裁、CTO,兼科技创新中心总经理):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很荣幸有这样一个机会来和大家作一些分享和交流。

    提到数字化,在今天下午有很多的嘉宾和同仁们,作了非常好的、非常精彩的分享,对于我们商业来讲,我们在数字化的这个领域,也是做了一些自己的总结。

    什么是数字化?首先是信息化,再然后是数据化,再然后是线上化,还有一个是智能化,我们经常讲成是四个现代化。

    除了这四个现代化之外,在现在科技发展领域里面,还有更新的元宇宙、AI、ChatGPT,在AI的层面,就是在4月份也发布了更多的AI大模型,包括盘古,包括商量,包括通言等等。

    在未来的数字化领域里面,我们有更多的触点,有更多的抓手,有更多的建设方向。

    做数字化我们去建设数字化,是不是只是做一个ERP系统,做一个物业管理系统就可以了呢?这是一个信息化的工具而已,我们真正搭建数字化是要建设一个数字化的体系,以整个商业里面两个比较重点的场景为例,一个是商业综合体,一个是文旅商业场景。

    先来看一下BAC外滩金融中心的数字化建设,首先是从几个方面,包括智慧物业,包括数字商业,包括AI智能,从这三个方面去做体系化的数字化平台的搭建。

    在这个平台里面,包括智慧物业,我们有信息化的能力,包括数字商业,我们既有C端的线上化能力,也有线下数字化的能力。包括传统的半规系统化,更重要的一个我们也搭建了一个自己的数据中台,去达到了数字化里面的数据化,把更多数据的点去归集到数据中台里面再去应用,再去分析,再去进行商业化的赋能。

    另外在AI层面上,我们也做了很多AR、VR,包括智能机器人的尝试,在这个领域里边,我们进行了几个板块的搭建,这里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要以场景为舞台,以场景把更多的核心数据化的能力和数据化的产品,做到场景来把控,整合更多的合作伙伴的能力,去搭建这样一个智能服务的平台。

    这是我们自己研发的系统,有C端的,有B端的,有M端的,把这些能力去做一些整合,有线上营销的,有进行日常平台管理的,也有做数据分析能力和应用的,把更多的第三方系统和自己的能力做一个结合,让真正的数字化去转起来,我们也得到了一些相应的知识产权。

    刚才介绍的是对于商业综合体场景的数字化建设,另外一个场景就是文旅场景,这是我们的豫园。豫园是上海的一张文化名片,在数字化转型发展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在数字化方面可以做哪些更多的事情?

    首先是在C端方面,C端豫园有很多的难点和痛点,包括停车,因为那是一个很复杂的场景,包括人流量很大,大家如何选择更多的商品,包括如何能够让用户转化成为会员,如何能给会员提供更好的服务等等,这些都是以前的一些难点。

    我们通过数字化转型的能力,去搭建整个C端体系,搭建了整体的一个会员体系,不仅仅是一个豫园,包括BFC,包括整个大豫园做到了统一化,基于豫园的场景提供更多裂变的营销能力,提供更方便的对于C端用户的服务能力,能够给到我们的会员和我们的用户体验到容易来、方便买和舒服游。

    另外一个在B端,针对商业场景来讲,主要针对的是商户,如何把数字化能力赋能给商户,如何能够让更多的流量进入到商店里面去,进入到我们品牌的门店里面去,这就是通过数字化的一个能力,包括我们的私域运营,包括我们公域的运营,包括公私域的转化,通过我们营销的能力,通过我们会员的基础,把所有的用户,不仅仅是在线上导过来,同时也是在门店实际场景里面导到我们品牌和B端商户的门店里面去。

    在M端,在我们的管理端,我们也是做了一些突破性的建设,就是我们进行了网格化的数字化,以品牌为维度,以整个场景的区域化为维度,以时间为维度,进行整个豫园数字化的网格化的管理,包括底层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数据中台能力的建设,包括各个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前端呈现的就是驾驶舱,能够达到网格化管理、线上化管理和决策的数字化。

    基于以上的商业综合体场景和文旅场景的建设,在去年也是拿到了一个荣誉,这个是去年商务部首批智慧商圈和智慧商店的评选,在上海豫园商圈是唯一的一个入选商圈,BFC外滩金融中心是唯一入选的智慧商店。这是我们刚才讲到的数字化前面的四个现代化。

    在元宇宙和AIGC方面也做了一些规划和尝试。这是对于大豫园,包括豫园,包括豫园二期,也包括BFC外滩金融中心,形成了在外滩未来最大的商业文化超级综合体,在这个综合体里边,是有一个物理的建设周期,我们可以把元宇宙的能力和AIGC的能力先行进行打造,让技术能力和数字化的能力先行,这是我们对未来的整体规划。

    从物理场景来看,商业围绕的是人货场,在虚拟场景里面,同样是以人货场为核心,把更多的元宇宙塞在里面为底层,再做相应的元宇宙和AIGC的营销,做一个内容,再做商业价值的转化。

    这是在去年的豫园灯会和鲸探做的合作,这是我们基于大豫园的场景,自己去开发了大豫园的数字藏品平台,在去年也做了很多的数字藏品发布,也不只是去发行一些数字藏品,它是把会员系统,包括会员的基础信息、积分全部打通,不仅仅是发行收藏,更多的是用户和运营的抓手,用户和运营的平台,更好的把用户黏在场景里面。

    这个是在去年的豫园灯会期间,我们在元宇宙方面做的一些尝试,第一个方面是AR,在豫园场景里主要有三个点位,包括中央广场,包括老街,包括九曲桥,在三个点位里面,如果有去过上海豫园的朋友们体验过,用手机扫一扫,基于微信小程序实现的AR扫一扫,可以直接去体验,这不仅仅是AR的体验,同时做了用户的打通和联动,可以去领取更多的权益,通过权益再引流到店,再做商业的转化。

    这个不仅仅是在线下去体验元宇宙,去体验AR,另外一个可以在远端去体验元宇宙的能力和AR的能力,我们在整个豫园灯会期间,通过微信视频号,包括支付宝的生活号,包括抖音号,进行了AR的慢直播,相关的央视等等都进行了转播,在整个灯会期间一共观看人次是达到了1.4亿人次,尤其是和支付宝的合作。

    支付宝在杭州大家都知道,在年底的时候都会有集五福活动,这就是把元宇宙的能力和互联网的能力做深度的整合,如何把流量和场景、数字化的应用能力做一个深度的整合,在去年年底的时候,支付宝的集五福活动有非常大的流量,我们把AR慢直播和集五福活动进行了整合,在整个活动中有8300万人次的曝光,其实是有很多的商业转化机会,包括品牌的宣传,包括线上的销售,包括数字藏品的销售等等。

    通过公域流量的转化,通过产品应用平台做一个承接,然后把公私域做到一个打通,以内容作为载体,以场景作为载体。

    在未来,我们在元宇宙和AIGC应用方面,也会做更多的探索,首先是在数字藏品方面,我们和鲸探也会形成长期的节奏性合作,包括山海经的神兽系列,包括豫园很多的非遗,也包括我们的活动IP,都会和鲸探去合作,包括支付宝的数字门票和数字权益等等。

    另外一个刚才介绍到了我们自己开发的数字藏品平台,基于这个平台我们会接入AIGC的能力,AIGC更多的作用是生产力,如何把这个生产力去做一个转化?在未来的数字藏品平台上,用户会有UGC的真正能力,可以文生图,可以文生视频,当然这要看AIGC的发展,把能力接入,让用户真正的参与和场景做一个结合,最后达到商业价值的转换。

    另外数字藏品市场的发展和目前政策的情况,大家也是比较清楚,所以我们也和上海数字交易所做了一个合作,未来我们会把数字藏品转换成为数字资产,这也是数字资产化的第一步。另外包括很多的非遗,包括一些文化的资产,未来都会把它做一个数字资产的转化,第一个是登记,第二个是确权,第三个是对于未来有可能争执的一个准备。

    还有一个在M端,我们也会去搭建自己的独立平台,这个平台主要应用于管理公司,我们的运营,我们的业务等等,把更多的AIGC能力应用到实际的管理当中,把数字化的能力真正的应用到我们的管理当中。

    最后讲一下我们对于豫园灯会未来的计划和规划,刚才提到我们在去年是做了一些尝试,包括AR的现场,包括AR的慢直播,在今年不仅仅是在AR方面,也会去做虚拟的空间,让用户有更多的一个入口,有活动和内容更多呈现的空间。

    包括刚才提到的AIGC的能力,也会去做一个整体的接入,真正的让用户具备UGC的能力。同时也会有更多的穿戴设备进入到我们的这个空间里面来,做一个整体的元宇宙的和AIGC的、和互联网流量整合的数字化营销能力。以上是我的分享,谢谢大家。

    撰文:刘洋    

    审校:劳蓉蓉



    相关话题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