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博鳌房地产论坛·特写 在规模化扩张的行业潮流下,昌建集团也有自己的发展轨迹,并以河南为起点,逐渐拓展着自身的规模。
在2018博鳌房地产论坛接受观点新媒体的采访中,昌建集团总裁刘建国向外界介绍了昌建的规模诉求,以及布局逻辑。
“无论是存量市场、城市更新,还是新增市场,我想未来房地产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昌建上半年的销售增长受益于三四五线城市的项目布局,对此,刘建国表示看好该等城市城镇化的发展潜力。
另一方面,“合作”也成为了昌建未来几年的运营方式。
“规模是话语权的问题”
年初,昌建定下了72亿元的年销售目标,但上半年的销售已接近40亿元,下半年又多了一些新项目入市,预计合同销售额将会超过100亿元;若加上代建和管理的十多个项目,或将达到130亿的量级。
按照刘建国的说法,昌建的销售增长主要得益于其在三四线乃至五线城市的布局,因为一二线限购之后,三四五线三个等级的市场相对火爆一点。另一方面,昌建此前项目单盘年销售额较少,目前却出现了几个10亿级别的楼盘。
“我们是一个小的开发商,但是今年的市场行情确实出乎我们的意料。”刘建国直言:“规模都是大家追求的,这是话语权的问题。”
基于目前发展的现状以及对未来市场的预期,昌建有两个阶段的目标,即第一个三年(到2021年),达到300亿的销售规模;第二个三年(到2024年),进一步达到600亿。
对此,昌建也有自身“高周转”时间表,争取拿地两个月后开工、四个月后展示区亮相、六个月后开始预售。
在此之后,就进入了“57910”的节奏;即开盘之后第一时间达到50%的预售量、一个月后达到70%、三个月达到90%;经过10个月的时间,争取现金流回正,首推区一定要覆盖前期的费用。
“因为在一个企业向规模化发展的时间点,行业内优秀的做法肯定都要学习。”在此思路之下,昌建内部组织架构的调整、人员的培训、产品线的建立、管理的标准化都在朝着这个目标进行。
规模发展之余,刘建国也看好三四线棚改的发展:“棚改一方面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布局,它拉高了人们对房地产未来的预期。预期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中,因为市场经济本身就是羊群经济,这个预期促进了很多人的提前消费。我认为上半年或者从去年以来的棚改,不能说是透支了大家的购买力,至少把一部分人的购买力提前了。”
“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近几年来,昌建逐渐对外扩张,但河南仍是其布局的“根据地”。刘建国介绍了昌建的“双环”战略,即“环漯河”和“环郑州”,希望做透这两环城市,而目前已布局了河南18个地级市中的一半,在已经入驻城市深耕。
“河南有1.1亿人口,城镇化率在50%左右,在全国的排名是靠后的,从整个经济均衡发展的国家政策来看,河南市场还是很有潜力的。”
但考虑到下半年整个资金面的紧张状况,刘建国也坦言,昌建有意放慢速度,因为下半年乃至明年上半年的市场不是很明朗,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结合目前政府对行业的管控,昌建还是有点谨慎。
另一方面,昌建显然不想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除了占有销售额“半壁江山”的河南之外,其在全国的十几个城市都有布局,例如成都、扬州、泰兴、芜湖、镇江等,分散楼市管控的冲击风险。
刘建国还指,眼下是一个“合作的时代”,昌建跟一些大企业展开了全面的合作:“他们有自己拿地的优势,有产品的优势,我们出资金;而与地方的小开发商合作,我们则有品牌、开发、资金优势。”
观点新媒体获悉,今年上半年,昌建除了与河南漯河银海置业签订协议,合作开发管理漯河市召陵区地块之外,还与河南科中实业携手,就驻马店市区的土地展开全方位合作。4月份,更是联手融创,夺得了安徽芜湖1804号住宅用地。
提及养老地产的布局,刘建国则表示“还在探索”。昌建集团在漯河开发的沁园和康养项目,已成为河南本土的标杆项目,但依然是“在路上”,目前昌建在该领域投入得多一点,逐步在寻找合适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