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笔记 | 华润中期投资者会纪要 明年双位数增长可保证

观点指数研究院

2018-08-22 22:29

  • 明年双位数的增长起码是可以保证的,我们对公司未来增长的能力非常有信心,土储和自身增长的动力都是足够的。

    观点指数 8月21日下午,华润在香港举行2018年中期业绩投资者会,执行董事副主席唐勇、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俞建,执行董事兼高级副总裁谢骥出席并回答投资者问。

    以下为投资者会内容,观点指数整理出来作为纪要,仅供投资者适当参考,并非个股推荐。

    Part1 业绩回顾

    一、经营业绩

    1、销售与结算:2018年上半年全口径签约9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全年维持签约目标1830亿元,管理层表示对完成目标非常有信心。

    签约面积57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7%;单价上涨14%至16510元每平方米。从地域分布来看,88%的签约额来自于一、二线城市。

    2018年上半年结算额人民币365亿元,面积194万平方米,结算单价同比增长82%至18844元每平方米,其中一线城市结算额占比54%。2018年可结算面积125万平方米,2019年1115万平方米,2020年1606万平方米。

    2、营业收入:2018年上半年营业额438亿元人民币,按年增长40%,其中开发物业营业额人民币365亿元,同比增长43%;投资物业租金收入44亿元,同比增长22%。

    3、投资物业:到6月底在营购物中心27个,布局全国20个城市,包括16个万象城,11个万象汇。2018年上半年购物中心零售额达214亿,同比增长30%;租金收入同比增长31.9%。

    预计到2020年在营的购物中心数量达到48个,面积为610万平方米,2020年之后预计23个购物中心将陆续开业。

    2018年上半年写字楼租金收入同比增长22%,剔除去年5、6月份并购的写字楼项目,租金同比增长11%。平均出租率94.8%,上升了6.6%。酒店业业绩明显提升,同店营业额增长16%,入住率提升5.5%至65.2%。

    4、创新业务:6月公布了长租公寓有巢,预计2018年底公寓单位达到2万间,到2020年我们的目标是达到10万间。

    康养方面,目前锁定的管理床位超过5600个,预计到年底管理床位能够达到15000张左右。

    智慧地产方面进一步提升物业的运营效率,通过与腾讯的合作开拓智慧地产业务,实现了在综合体物业的消防、交通、能源、运营数据方面的智能化。上半年物业管理费收入约人民币19亿元,按年增长30%。目前在管面积是7200万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面积将达到2亿平方米。

    5、土地储备:上半年获取41个项目,总地价673亿,权益地价573亿元,计容建筑面积857万平方米,平均地价8236元。截止到6月30号,总土地储备面积达到5215万平方米,权益土地储备4022万平方米,其中开发物业土地储备4322万平方米,权益土储是3366万平方米,分布在中国内地和香港62个城市;投资物业总土储893万平方米,权益面积656万平方米,一、二线城市占比83%。

    二、财务表现

    1、利润与现金:2018年上半年综合毛利润达48亿元,同比增长13%。综合毛利率48.1%,按年提升13.1%。其实开发物业毛利率48.6%,按年提升16%,投资物业毛利率按年提高了3.1%,达到66.6%。

    股东应占核心利润89亿,同比增长96%,扣除评估增值后的核心股东应占溢利73亿元,同比增长152%。每股盈利1.28元,股息0.11元人民币,按照公告前5日港币兑人民币央行中间价折算是0.13港币,同比增长30%。 

    2018年上半年现金余额609亿元,上升了42%,现金余额比较多的原因主要是考虑到整个宏观调控继续扩大,继续加大贷款。

    2、负债与融资:2018年上半年有息负债增加303亿元,有息负债总余额共是1359亿元,其中银行贷款占75%,债券融资占25%;新增有息负债总利息发生额上升35%至28亿元;

    有息负债率上升比较明显,达到47.2%,一方面和上半年拿地有关,另外一方面上半年结算利润在全年结算利润占比中比较低,但和去年同期相比有所改善。

    如果考虑把永续债计入有息负债,预计6月末净负债率达52%,到年底预测会降到42%。加权平均融资成本4.41%,考虑永续债融资成本,则为4.46%。

    Part2 投资者问答

    投资者:公司在开发和投资物业方面有没有2020年的目标?对国企来讲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刚才唐总谈到2018年会超越全年的目标,那么2019年怎么办?上半年拿地的总量和去年同比增长不少,在香港买地也比之前积极,那么公司现在拿地策略是什么样的?

    债务结构方面,你们发了一笔永续债,今年上半年派息率减了一点,感觉总负债也高了一点,股价也不低,之后会不会进行股权融资?

    投资性物业销售增长和租金增长不是很匹配,你们有什么措施来应对,之后这方面的增长率大概是什么水平?

    俞建:去年全年的股息派息率达到35%,我们之前说过今年不会比这个更低,但是从半年来看,我们去年上半年的派息率也不高,只有10港仙,今年增长了30%,达到了0.13元港币,可以肯定全年派息率不会下降。

    另外,国资委提出要控制资产负债率。要控制资产负债率无外乎要把股东权益做大,进行配股,这个比较快。再者,增加永续债。其次,公司继续加大销售结转。我们做永续债也是为了不想配股,至少今年内看不到配股的动作,除非公司有重大的并购要求,到目前我们不会有股权融资的考虑。

    从ROE情况来看,我们今年租金增长比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回升,租金同比增长31%,零售额增长30%,租金增长达到14。2%。公司会继续通过拓展租户结构,继续和零售额挂钩更加密切,提升租金增长速度。

    公司在这几年和大家交流的过程中都强调,公司业绩追求有质量且可持续的增长。公司在2017年比2016年有比较大的涨幅,而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增长20%,预计今年同期也会快速增长。

    唐勇:公司提出既要追求效率,加快周转,同时要产生回报,没有回报的周转也是无效周转,并不能完全代表股东权益的增加。今年我们增长目标维持不变,考虑到政策问题,以及在一二线城市布局比较多,还有预售证发放的问题,我们希望今年能够超越年初所定的目标。

    明年双位数的增长起码是可以保证的,我们近两年负债也增加得比较快,我们投资方面也增加比较多,我们对公司未来增长的能力非常有信心,我们的土储和自身增长的动力都是足够的。我相信以后超过两位数的增长是可以做到的。

    我们看好香港市场,从香港的供需结构来看需求还是非常旺盛的,土地供应和房屋供应都很少。香港这个市场有他自己的特点,看起来利润很高,但是ROE其实是更低的数字,我们也在关注香港市场。另外我们也希望在海外有一些收入和资产的配置,我们还是比较理性的在香港投资。

    对公司整体来看,预计2019年继续保持好的增长,我们的增长是没有问题的。

    投资者:公司在整个行业中毛利率一直处于比较高的水平,今年上半年达到了48%,这里面可能有一些结算结构的关系,现在已售未结的毛利率大概有多少?公司去年拿地的价格相对偏高一点,这部分销售毛利率大概会处在什么样的水平?

    现在市场政策对价格管控比较严格,预计未来没有太多松动的空间,华润作为国企,在拿地方面有什么样的考量和策略,特别是在收并购市场有没有更多的机会?

    市场对公司的激励机制非常有预期,能不能请唐总介绍下公司的激励机制情况?

    俞建:今年的结算毛利肯定不可持续。我们已售未结的部分有2200亿,今年会结算965亿,这一块毛利将近45%,明年会结算675亿,毛利将近40%左右,2020年会结440亿,这部分毛利超过35%,2021年还有80多亿,这部分毛利45%。今年整年的毛利超过40%没有悬念,明年35%左右是可以做到的。

    买地方面我们也进行了测算,差不多有将近20%到30%的空间,上半年拿了41块地,平均毛利率是25%到30%,今年下半年还会继续拿地。

    唐勇:在未来一年中,公司30%到35%的毛利率可以持续,包括从目前已售未结的项目来看。另外,我们在投资的时候会考虑到毛利的问题,也判断到政策在短时间内不会有明显的放松。我们相信随着政府调控是为了使这个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关于投资大家都会面临一些困难,市场好的地方也有政策比较弱的地方,市场不好的地方也有政策比较严的地方,也有市场需求没那么旺盛的地方,作为企业来讲永远跟着市场需求旺盛的地方走,比如说国际城市、核心城市、省会城市,核心城市周边都市圈。

    作为一个商业企业来讲要跟着需求走,这也是未来产业发展、就业发展、高收入人群的方向,这是任何一个做地产的人要知道的。像美国一样,可能在乡村很便宜,但是到纽约、旧金山就很贵,去有需求的地方对企业来说都是正确的选择。

    第二个,有一些基础设施改善比较好的地方,比如说高铁、轨道交通、辐射线延长的区域。还有产业支撑的三、四线城市我觉得也是有机会的,还有政策、市场、公司增长的压力。我觉得有一些地产公司压力很大,过于焦虑,任何一个行业想保持百分之几十的增长都很难,可能高科技企业里面有这样的企业,在地产这个传统行业要追求自己管理好,公司的战略和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坚持为客户创造价值,能够在市场上持续前进,这还是我们作为一个公司起码坚持的投资策略,不光是区域的问题。

    关于激励的问题一直是我们的痛处,我们是国资委管理下的企业,我们的核心团队有长期激励,我们的长期激励是和核心利润挂钩。华润置地在过去几年的核心利润还是保持健康稳定的增长,这和公司的激励导向也是有关系的,看起来还是很符合股东价值,股东最终的收益是最大的事情。

    我们的激励机制和民企不同,对于国企来讲总是有一些不太方便的地方需要优化,大家迫切希望看到置地有一些新的改变,我也感谢大家对置地的关心。换个角度讲,我们没激励大家都很敬业,做得都很高兴,给了激励可能会做得更好,我们肯定会往好的方向发展,不可能往坏的方向发展。

    我们的底子是有的,有了这个以后激励才更好,没有激励也会很好,我也希望有。但是在有限的框架之内公司也在不断的做优化激励制度,优化战略,包括基于项目的考核,包括分配,都是为了改善激励机制。

    投资者:去年和前年公司提到要加快周转方面的举措,这一块现在是不是还有推进?

    刚才唐总提到租金稍微有所提升,这个怎么理解,是好事还是坏事?公司怎么处理这个事情?

    最近有很多同行提到要做资产证券化,尤其是经历过去几年物业价值的提升,公司手里的商业物业价值已经超过了1000亿,超过市值的一半,但这方面的价值没有完全体现在股价上,公司会有什么安排吗?

    唐勇:加快周转的事公司也有考虑,一是,要提升自身的效率和能力,才能做开发提速的安排,现在我们已经取得了初步成绩,我们这两年业绩的提升和我们做的这方面的工作有关系。二是,公司也在尝试探讨改善激励制度,建立考核激励政策,我们也取得了一些小的进步。三是,周转乘以毛利乘以杠杆,这是一个承受的关系,我们现在的毛利率相对比较高,在周转上也是高效的。如果是回报不高的周转,对于公司来讲也是低效的周转,所以我们在实际管理中把项目进行分类管理,哪些项目需要快周转,哪些是要利润的项目,哪些要引导周转的项目,哪些需要平衡的项目。我觉得公司里面能够把项目价值和公司价值管理得比较优化,这样才比较合理,大的方向不变,我们觉得合理的周转是我们管理的方向。

    第二个,租金上涨对公司来讲,对租客来讲都是好事,因为租客的销售业绩提升了,自然给公司带来了回报的提升,这也是客户欢迎的。14.4%的租金增长比例在行业里不是很高的数字,我觉得继续提升有助于公司的回报,这也是优化租户的方式,包括租户运营提升最后反映在公司的收益上,我觉得这个方向是一个好的方向,是在合理的区间内。如果租户的成本提高得太快,长远来看结构的健康就会受到影响,如果是在健康的区间里就是个好的事情。

    俞建:资产证券化方面公司上次开会做了比较系统的讨论,包括部分卖给基金,包括REITs,包括分拆上市等等,我们有一份比较成熟的报告,董事会也就想了讨论。华润置地的商业到了2020年的时候租金收入将达到100亿左右,那个时候会具备独立生存发展的能力,分拆会比其它的模式更好一些,所以未来公司管理层会做更细致的分析,好资产不怕没出路。

    投资者:我们去年也进入了TOP10,唐总刚才说2019年双位数的增长有点偏保守,管理层对保持前10的名字比较坚定,你们觉得困难在哪里,资产负债率是不是其中一个困难点?

    城市更新有2600万平方米左右的面积在谈,有哪些项目在一两年内能够谈成?而在如深圳华润城2020年卖得七七八八之后,会形成什么样的体量供应?

    唐勇:从我个人来讲,按照华润置地的土地储备和资产负债率、公司团队能力来看,我觉得做到前10是力所能及的事,而且是我们必须努力做到的事,而且我们有信心做到。如果单纯把排名作为考核指标,我觉得这不是我们的追求,我们希望公司的增长,给股东的回报,利润的增长是有质量的,包括长期价值的体现。

    如果你的销售规模和你最后的利润,和你的市值,你的股东回报、股价和利润增长不匹配,让大家特别担忧,你的增长是无效的,你创造价值的意义也在减少。我觉得不要把为股东创造价值和市场给你的虚名捆绑在一起,股东的长期利益是经理人要去做到的,也是市场表现应该做到的。可能要有一个相对平衡的点,这样会更家理性一点。

    负债率的问题刚才我也提到了,去年底公司负债率一直不太高,可能市场没有给我们特别高的认可,因为你的规模增长在一定时间内靠投资周转拉动,这方面公司也做了相当大的改善。我们内部和集团形成了共识,会更加注重增长的可持续性。

    我们大概有几千亿的总资产,以这个规模就应该做出相应的业绩,不然你的股东回报体现不了,比如说投资物业占压的资金相对资产负债率也只有一部分,靠效率提升和能力提升是应该可以做到的。

    城市更新项目我们跟了很多,关于2600万平方米在谈的项目主要是在深圳,还有部分在东莞、广州。城市更新方面我们在行业里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示范效应,这个也获得了市场和旧改合作伙伴的信任,无论是政府,还是村民、村集体。我们说的这些项目都已经有一定的进展,政府认可,村民同意,在谈的项目就这么多了,在路上的项目比这个还要更多一些。

    在2020年能够形成一些销售资源,很多项目都在不同的进展阶段,我们能够拿出来讲的这些项目都是政府和村民认可的。希望大冲这个项目等开发进入尾声以后能够有更多的项目补上来,为公司提供在一线城市的一个压仓石,成为公司稳定现金和利润贡献的来源,我觉得这对公司长远是好事。

    投资者:1830亿的销售目标是操盘口径还是并表口径?

    俞建:操盘口径。

    投资者:现在全国零售额增速在放慢,公司上半年的零售额增长比较好。但是住宅市场发生变化,投资在放缓,对于整个华润的商场来说,是不是看到零售额的增长在放缓?

    未来两三年的租金呈现增长的趋势,你们觉得租金会一直往上涨吗,还是说现在来看不明显?

    公司的创新业务比较多,创新业务未来的增长目标是什么?公司未来有没有计划投入多少资源发展创新业务?

    唐勇:最近这几个月增速有所放缓,这是自己的数据和自己的数据相比。一个原因是去年上半年基数低,下半年基数在增高,今年上半年结算同比去年会高一点,全国销售额增长9.47%,比去年略低了。从我们自己的数据来看,这个增长是可持续的,但是增幅方面下半年会比上半年有所降低,主要是基数提高了。

    租金的增长从我们续租情况来看是可持续的,租金能不能持续关键是我们的客流量、车流量、会员量有没有交易,有没有具体的数字,能不能健康,如果这几个指标保持健康增长,我们的租金增长才能真正可持续。我们将和客户一起把租金做得更多,做得更好,从目前统计的续租情况来看租金增长是可持续的。

    俞建:有一些国际大牌在中国开店比较担心贸易战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所以他们在新开店的时候会更多考虑租金问题。

    创新业务我们目前还是在理性的发展,占总投资额不到5%。我们有一些创新业态投资回报现在是一个尝试阶段,还要根据公司的财务管理能力逐渐加大投入。

    投资者:管理层刚才提到年底净负债率可能会下降到42%,背后的策略是什么?

    俞建:第一个,我们预计全年的利润肯定不止312亿。这是很重要的原因。当然还有投资买地的机会,如果到年底整个地价出现比较好的买地机会,可能负债率会高一些,但是我们的投资还是有纪律性的,会比较谨慎。

    撰文:李树佟

    审校:欧阳颖

    致信编辑 打印


  • 相关话题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资本

    资本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