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小镇选址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当地有没有合适的科创产业资源,如果没有,有没有条件导入,具体可从人才、产业、环境“三匹配”的角度来考量。
陈志翔 近年来,科创小镇成为社会热点,吸引了业界的广泛关注。科创小镇不同于一般的科技园或科技小镇,核心属性在于科技创新和创业孵化。科创小镇选址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当地有没有合适的科创产业资源,如果没有,有没有条件导入,具体可从人才、产业、环境“三匹配”的角度来考量。
人才匹配。科技创新和创业孵化需要人才、需要人才交流、思维碰撞。一个地方要聚集到一定量的人才,达到一定的人才密集度,才能形成创新活跃度。所以合适建设科创小镇的地方,一定是能够吸引科技人才集聚的地方。
空间匹配。科创小镇对空间载体有自己的特定要求,要便于科创资源集聚,要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同时商务成本又不能太高,能够满足相关创业需求。通常而言,大都市的郊区或周边市镇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环境匹配。聚集在科创小镇的人们,不能只有工作,没有生活和休闲,必需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应既可以享受都市的丰富多彩,又可以满足田园生活的小资情怀。
上海金山区枫泾镇与上海临港集团合作建设上海临港·枫泾“科创小镇”,其优势就在于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能满足各种类型的创新创业需求,可以提供项目孵化、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一体化服务;商务成本低,如人才居住成本远低于市区,并具有齐全的商业资源和诸多配套优惠政策;在生态环境方面,枫泾是上海的西南门户,空气清新,小桥流水,绿树成荫,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一个非常适合大众创业的小镇。
在开发模式上,科创小镇可以遵循硬平台、软机制的范式。
所谓硬平台,就是通过搭建硬运作平台(如科创孵化器)的方式聚集合适的优质科创产业资源,在项目引进、创业活动、专利保护、技术转移、投融资、市场对接等方面提供支撑和载体,植入“伟大”企业的基因,瞄准颠覆性创新技术,致力于培育瞪羚和独角兽企业。
与此同时,在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灵感、尊重创新、尊重创造理念指引下,构筑满足人们多元化需求的混合空间,提倡思想碰撞、心灵交互、头脑风暴,将科技创新和创业孵化的基因根植于生活在这里人们的身体内。
所谓“软机制”,就是营造利于科创的服务机制,主要围绕创新资源导入和网络营建展开,不断扩展科创网络的能力,提升科创小镇的自组织性。注重建立与核心城市的广泛连接,构筑小镇内部创新创业网络;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联盟、企业家俱乐部以及各类专业沙龙会议,强化小镇内部的技术链接、人才链接,加强与全球创新资源的链接。建立股权投资基金合作网络和朋友圈,依靠朋友圈的力量,与国内专业的基金管理公司松散合作,建立信息互通互享机制,建立投资项目和创业公司“成长档案”制度,促成外部投资资金快速对接区内项目。
陈志翔 产业和地产独立研究人,观点地产新媒体专栏作者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陈志翔
审校:劳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