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尽管2016年是继重大无先例重组后转型发展的元年,招商蛇口却已开始向外界展示其国资改革的活力。
随着融合发展战略逐步落地,招商蛇口迎来了业绩跨越式增长的一年。数据显示,2016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5.7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95.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16%、39%;房地产销售金额739.3亿元,同比增长28.4%,超额完成年初制定计划。
漂亮的业绩数字背后,往往意味着同等比例的努力及付出。招商蛇口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刘伟近期接受观点新媒体专访时不无感慨地表示,为了完成对母公司、投资者的承诺,新公司几乎是“5+2”“白加黑”地工作。
他解释称,一方面,蛇口工业区、招商地产两家公司合二为一,重组后面临组织架构、人才队伍、企业文化等方面的融合;另一方面,新公司招商蛇口对旗下区域公司的发展策略亟待落实,园区、社区及邮轮等不同板块业务的二次整合同样工作量巨大。
站在新的起点,如何稳步实现开发销售规模增长、进一步深化重组转型,是外界最迫切揭开的招商蛇口那层面纱。在专访中,刘伟对公司的一系列问题作出了解答。
刘伟透露,招商蛇口对内、对外都制定了具体的工作目标,为“迈向千亿销售、世界五百强”打下基础,招商局集团对此寄予厚望,“为此公司对多项指标进行了细化、落实,接下来在质量、规模、效益方面都将有所发力”。
以提质为例,在社区板块方面招商蛇口将继续落实规模扩张、城市深耕、区域聚焦的战略,推动区域做实,实现较好的单体城市产出效益。
具体而言,招商蛇口主要集中于华中、华南、华北、华东及深圳,包括武汉提出未来“百亿”目标,珠江板块计划布局卫星城镇,深圳则重点推进自贸区商办型物业的营销创新及去化等。2017年,公司于五大区域可售货值约2190亿元,其中新增1409亿元,销售目标逾千亿。
社区板块以外,刘伟介绍称,公司对旗下园区业务的能力建设制定了系列发展措施,包括提高产业定位、招商引资、园区运营水平,以及围绕产业新城打造产品,在聚焦区域获取重点项目等。
邮轮板块方面,计划推进2017年太子湾邮轮母港完成100个航次的突破,并围绕该业务板块,落实船、港、城、游、娱、购的有效互动。
“新业务的培育都有个过程,但公司会用创新的方法,有效推动社区、园区、邮轮几大板块业务发挥支柱作用。”刘伟表示。
据观点新媒体了解,2017年招商蛇口营业收入占比中社区计划达88%,园区占11%,邮轮占1%。就未来而言,该公司将提高园区收入占比,至2021年占比提升至40%左右,利润占比则提升至20%。
不过,刘伟强调,社区、园区及邮轮都仅是产业板块在统计口径上的区别,在经营过程中它们被视为综合运营的有机组成。实际上,这三大板块是“前港、中区、后城”一体化模式不可或缺的部分。
“前港、中区、后城”商业模式,也是招商局集团在蛇口经过38年运营所提炼“蛇口模式”的核心内容。刘伟在2017观点年度论坛上作演讲时曾提及,这一模式是以港口先行、产业园区跟进、配套城市新区开发,从而实现成片区域的整体发展。
资料显示,目前招商蛇口在产业园区方面主要布局京津冀、珠三角地带,包括与北京政府合作开发通州台湖项目,占地达81.3平方公里,在深圳前海及蛇口的项目覆盖范围则接近15平方公里。此外,该公司在东莞、蕲春等地也有所布局。
对于产业地产,刘伟对观点新媒体分享经验称,蛇口模式的周期长、投入大、挑战多,需从全局出发,把握和实践国家战略,并根据城市的需求去开展一些从重资产到轻资产的园区运营。
“企业起码要做好(经营)30年的心理准备,否则别从事这种大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