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21日|北京中国大饭店
雅达养老想从传统观念里寻找一个突破点,希望做的养老模式能够让老年人从内心向往,让政府发自内心支持,让自身理直气壮去开展。。
与泰康、合众等重资产模式的养老地产不同,阳光颐康更倾向于轻资产的布局,更加关注品牌、服务以及运营管理。
在产城融合大框架下,北大资源积极整合各项资源推进发展大健康产业,而养老业务正是大健康产业平台中重要的一部分。
“服务不在于高大上,要立足需求,低下头来,怎么针对各个人群提供对标服务非常重要。”
虽然大爱城未来可能会跟资本进行对接,但邱筠尧表示,大爱城的定位从来不是单纯的养老地产开发商,而是致力于成为中国健康老龄产业的知名服务运营商。
万谦养老旗下不老山庄做的是一种轻资产的机构养老模式,是提供一种养老服务,而构建理想化的养老生态,需要产业支撑。
随着中国老龄化加剧,关注以及跨界养老产业的房地产企业日渐增多,探索并建立行之有效的行业标准,找到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与盈利平衡点在此次论坛中成为了聚焦的命题。
关于跨界结盟,于永玲透露,现阶段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企业进行合作很关键,因为有利于聚焦客户需求,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出发点,形成以关键资源搭建为主的养老生态系统。
李万明在主题讨论会中称,地产的特点是快速开发、快速变现。如果将养老产业定位于“养老地产”,则不会引起大家对后续经营、管理的重视。
信泰资本高级合伙人贺伟时分享了海外养老地产投资及相关案例,他指出养老行业其实是房地产和医疗的叠加。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经济组专家张坤昱针对养老方式发表看法称,香港以租养老的方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经济组专家张坤昱表示,养老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地产行业应该要了解消费端真正的意愿与想法。
面对中国日益庞大的老龄人口,中国式养老地产要如何另辟蹊径实现产业布局,在长者晚年服务与利益增长中取得平衡?
4月20日,观点新媒体将在2017城市观点论坛北京行现场发布《观点指数·2017中国养老地产市场报告》,从养老地产市场供需现状、创新的产品开发模式、产品消费场景等维度进行研究,采用企业访谈、资料数据收集分析的手法,为各方企业透析当前市场发展现状,洞悉行业发展趋势和前景,助企业及时把握可贵商机,共谋划,同成长。
邀请杰出的养老地产产品负责人、知名养老地产企业及机构探讨养老地产市场的发展,包括演讲、提问交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