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新节奏 | 深讯的地产大数据想象

观点网

2016-04-06 18:54

  • “大数据”是当代商业核心关键词之一。从线上到线下,从电商到房企,都需要大数据的帮助。

    编者按:2016年是中国经济起伏跌宕、承前启后的一年,也是房地产行业节奏转变的一年。在供给侧改革与去库存大旗下,房地产企业怎样才能紧跟这一轮供给新节奏?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值此新年万象更新之际,我们特别推出观点年度论坛暨中国房地产卓越100榜特别报道,对中国房地产全行业一批具有标杆性和代表性意义的企业进行深入的观察与报道。

    观点网 千亿房企已经到有了第七家,百亿房企梯队也在不断扩大。对这些房企而言,一分效率的提升体现在利润上都是极大的差别,提高销售效率无疑是提高利润最直接的办法。

    过去,在没有互联网、没有大数据概念的时候,所有房企都是靠着传统的地毯式营销方法做销售;现在,信息时代下有了新的方法可以实现同样的目的,甚至效果更佳。

    深讯数据便是这种新方法的践行者之一,在深讯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崔永刚的描述中,“大数据”是当代商业核心关键词之一。从线上到线下,从电商到房企,都需要大数据的帮助。

    大数据与精准营销

    在早期传统房地产销售中,传统的营销渠道是通过代理公司及房产中介,客户信息也被中间商所把控,地产商无法在营销过程中实际接触到有效的客户资源,也无法将未成交的潜在客户进行数据沉淀以供二次营销。

    这一客源和潜在客源数据若是可以为地产商所用,第一可以降低营销成本,第二可以获得潜在客户,第三也可以给房企前端开发提供反向参考。

    而深讯数据就是这样一个帮助地产企业搭建客源数据平台的角色。

    首先,通过为地产商提供新型移动互联网地产营销平台,为地产商搭建可控、可运营、可收敛的泛经纪人平台,可以使得地产商借助社会化营销渠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大程度拓展客户资源,降低拓客成本。

    再者,企业通过数据信息搜集也能深度了解到客户,找到精准的目标客户,在二次营销时便可以实现有的放矢。

    用深讯副总裁崔永刚的话说,这个数据平台就是给房企埋下一颗种子。

    数据中心搭建起来后,地产公司可以建立自己的营销渠道,可以直接跟客户进行交互,通过跟客户的交互过程中,再把客户产生的行为记录进数据中心,客户信息也不断的增加进来。

    种子通过不断吸收客户信息交互的水分慢慢长大,地产企业也就可以利用所存储的大数据很精准的找到目标客户,进行精准的二次营销。

    第三,利用大数据也可以反向给开发商拿地、产品设计等提供参考,从一定程度上给企业降低前端开发的风险。

    比如在企业拿地阶段,通过帮企业分析意向地区方各个纬度各个方面的数据情况,分析出地块后续产品可能产生的价值,为其投入和产出作预算参考。

    如果涉及到具体产品涉及,通过分析地块周边几公里或更大范围内居民的收入、购买力、对房型价格产品等各种情况,地产公司就能更加清楚的看到市场需求,这时候再去决定产品类型也能降低将来销售风险。

    大数据与衍生服务

    当然,做大数据平台并非只是限于这三个方面,这更多只是大数据化的初始阶段、前端阶段,其后端阶段有着更大的延伸空间,这就包括各式衍生的增值服务。

    崔永刚介绍称,做大数据最开始的第一步便是要做客户的信息储存中心,这一阶段主要是帮助房地产企业很好地寻找自己的客户,或者找到精准需求的客户;第二步再是去为这些客户提供生活服务的O2O,也就是智慧社区服务。

    提到智慧社区这一点,房地产行业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标杆——彩生活。

    很多方面,智慧社区的后继者都会带有一些彩生活的影子。但万变不离其宗,智慧社区最核心的资源仍然是社区端客户。

    地产公司一套房子卖出去之后,意味着一个家庭就会住到这个社区,可能会住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或者更久。在这个家庭长达五年、十年、二十年社区生活的中,会需要各式各样的生活服务,那么这个社区也就成为了很好的客户服务窗口。

    “当地产公司载入了这些家庭客户的数据,并且对客户的行为习惯进行分析之后,就能够知道这个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需要什么样的服务。进而地产公司可以作为一个服务提供方,把住户想要的产品和服务在适当的时间、用适当的方式推送给住户。”

    通过这种叠加的增值服务,地产公司便可以从中获取额外的收入和增长。

    但是,假设没有基于客户数据中心的基础,那么有可能提供的附加产品或服务就没有那么精准、没有那么能迎合客户需求,或者可能变成对业主的骚扰。这样一来既产生不了收入,又会导致用户对品牌的信任度也会有所下降。

    不过,做社区O2O概念的地产商也有很多,但良莠不齐,仍然有许多企业雷声大雨点小,并没有显著成绩。

    崔永刚认为,许多做不好有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缺少利用大数据对客户的精准分析。

    “如果一味不断在产品中叠加功能和服务,对用户来讲,可能用户会用得很茫然,因为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太多,他很难去选择。”

    对此,崔永刚认为,大的电商像淘宝、京东这些,他们在客户情感交互方面就做得非常好,通过搜集用户的历史数据,相对会比较精准,把客户感兴趣的东西个性化展现出来。

    他强调,没有做到个性化的用户体验,是影响目前O2O发展的一个比较关键的原因。

    撰文:见习编辑 屈慧

    审校:劳蓉蓉

    致信编辑 打印
  •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数据

    2016观点年度论坛现场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