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讯:7月13日媒体消息称,现行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实施已有12年,随着房价的快速上涨,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出现诸多问题,修改《条例》呼声高涨。
据悉,目前住房公积金主要面临着提取麻烦、贷款难批、缴存悬殊、资金沉淀等问题。
与此同时,住房公积金被异化成为隐性福利。随着房价攀升,房价收入比趋于悬殊,公积金对中低收入者购房提供的支撑力也相对下滑。造成的结果就是:得到贷款资助的以中高收入者为主,中低收入者反而处于弱势,最终让公积金变成“买不起房的人在帮买的起房的人买房”。
此外,公积金的监管缺失问题严重。数据显示,全国公积金缴存总额至少在2万亿以上,缴存余额也达万亿。
面临着诸多问题,关于住房公积金是否有必要存在下去的讨论亦开始出现。
对此,财经评论员叶檀认为,公积金有存在的必要。“现在出现问题,需要修订规则来进行解决。解决之后,公积金可以缴纳下去,制度也可以延续下去。”
而上海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沈正超则表示,当前中国公积金正处在创新转型的重要时期,改革是发展的唯一出路。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公积金制度的改革将面临不少阻力。因为公积金涉及主体较多,包括单位、职工、中介机构、地方政府、管理中心、监管部门等,一旦改革,将要触动不少利益相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