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讯:4月1日,国际投行摩根大通发布最新研报,将2014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由原来的2.6%下调至2.0%,低于政府提出的3.5%物价控制目标。
摩根大通报告指,下调中国CPI预期的理由包括包括食品和工业品价格普遍走软,同时虽然服务价格依旧坚挺,但工资涨幅持续放缓趋势亦会抑制服务业价格的上行趋势。
“尽管温和的通胀趋势为可能必要的货币政策和资源定价改革的措施留有回旋余地,但也许更令人担心的是生产者物价指数持续通缩,这和企业利润以及制造业投资密切相关。如果实体经济进一步疲软,将会对一般物价水平造成下行压力,它可能加剧经济去杠杆化的痛苦”,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在报告中解释道。
此前摩根大通已将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战预测从7.4%下调至7.2%,低于政府7.5%的GDP增长目标。摩根大通报告称,中国1-2月份主要经济数据各项指标均逊于预期,实体经济面临的近期困境远比预料的艰巨;中国的实际GDP增长率将在2014年第四季度放慢至7.0%,意味着全年增长率为7.2%。
由于1-2月宏观经济数据表现不佳,瑞银、高盛、美银美林等国际投行也在3月下调了中国经济增速预期。瑞银将中国2014年GDP增速预测由7.8%下调至7.5%,高盛集团将中国2014年GDP增速预期从7.6%下调至7.3%,美银美林则把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估由7.6%降低至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