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亿增发失效 滨江自谋出路“补血”资金链
作者: 梁嘉欣     时间: 2011-01-20 02:11:46    来源: [ 观点网 ]

25亿元的增发撤消后,滨江仍有短期贷款2亿元,长期贷款51.7亿元,去年三季度末滨江的负债率仍然达到了56.4%。

  观点网 梁嘉欣 无意间,杭州滨江房产成为了2011年首个撤销定向增发议案的房企。

  1月18日,滨江集团公告宣布,公司将撤销将撤销公司2009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的议案。

  资料显示,2009年9月14日,滨江集团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再融资方案,拟募集资金不超过25亿,发行数量不超过1.5亿股(含1.5亿股),发行价格水低于13.78/股。

  滨江原计划将所募集的资金投向旗下万家星城项目和绍兴金色家园项目,投资金额分别为20亿元及5亿元。

  滨江指出,公司决议撤回增发,主要由于政府关于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持续时间长,而拟募资的该两个项目已实现良好的销售业绩。

  逾期失效

  事实上,滨江此次决意撤回该笔增发最主要的原因更在于此笔增发已过期失效。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增发议案的有效期为一年,按时间推算,该笔增发已于2010年9月到期,到目前为止已失效。

  无奈中央对楼市调控的加码,房企的融资渠道不断缩紧,间接导致了滨江该笔增发一直无法实现进展。

  但滨江一直企图能推进增发的进程,在议案即将失效之前,2010年8月5日,滨江延长了此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决议有效期,并将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发行价格调整为不低于8.20元/股。

  然而,结果还是事与愿违。

  也许预见到增发顺利通过的艰难性,滨江多次通过申请银行借款及增资的方式来支持两个项目的开发需要。

  2009年9月2日,滨江为万家星城向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行申请不超过8亿元的贷款授信。

  一个月后,10月28日,滨江再次为万家星城向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行申请不超过6亿元的贷款授信。

  同时,滨江还向杭州万家星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增资5.2亿元,增资完成后,该公司的注册资本为5.7亿元。

  2010年2月2日,滨江再次增资万家星城项目3.8亿元,使之注册资本再增至9.5亿元。

  2010年4月30日,滨江又为万家星城向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中山支行申请万家星城三期项目14亿元开发贷款。

  销情见涨

  尽管如此,但滨江旗下的万家星城项目和绍兴金色家园项目倒正如滨江所言,销售情况一路走高。根据滨江早期公布的统计数字,2010年滨江的合同销售金额已突破百亿,当中万家星城和绍兴金色家园两个项目贡献的销售占比高达八成。

  以万家星城项目为例,相关业内人士指出,万家星城自面市以来,销售情况一直不错,更曾出现开盘当天就“日光”的盛景。

  截止目前,万家星城一期已基本售完,二期项目也接近销售过半,仍有三期项目后续陆续推出,这亦是万家星城三大地块中规模最大的一期。

  在2011年第一周,万家星城三期12、18、26号楼正式开盘,项目的热销使得万家星城再度登上销售榜首。

  业内人士指出,一期项目刚推出的时候,售价为1.2至1.3万元/平方米左右。据相关数据显示,万家星城目前的售价已经达到2万元/平方米上。

  此外,绍兴金色花园的销售情况亦相对理想。据了解,滨江在这两个项目的销售过程中均没有进行任何促销行为。在调控日益趋紧的市况下,售价不断上涨,而且未采取任何的促销措施,销情仍然见好,实属不易。

  杭州业内人士透露,滨江之所以敢不促销售楼,主要是因为该项目地价便宜,才5000多元/平方米。

  据了解,万家星城项目用地由滨江于2008年9月以24.6亿元竞得,原为重机厂地块,当年由于亦正值调控周期,所以拿地价格相对便宜,而5000元/平方米的楼面地价亦让滨江应对新一轮的调控游刃有余。

  相关人士指出,由于项目楼面价较低,滨江在销售的过程中亦可以更为灵活地把握销售的节奏,可以快速销售回笼资金,也可以放缓销售的速度,赚取更多的利润。

  该名人士称,“其实滨江卖得不是很暴利,后面是卖一套赚一套的利润,在整个项目中滨江应该是赚了。”

  据了解,万家星城和绍兴金色家园两个项目总投资约为60.06亿元。截至2009年6月30日,两项目合计已投入21.09亿元(含土地款),尚需投入38.97亿元。

  诚然,按照相关的销售数字,该两个项目前期销售的回款用于支撑项目后期开发的投入,已是绰绰有余。但多一笔融资对滨江而言始终不是一件坏事。

  自谋出路

  事实上,融资路的受阻并未影响滨江投资的热情,突破百亿销售的滨江今年扩张的趋势明显。

  滨江1月18日另一则公告称,公司决定向全资子公司杭州滨江城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增资7500万元,本次增资完成后,滨江城东公司的注册资本为10.25亿元。

  此外,今年以来,滨江频频拿地,且出手不菲。这让滨江不得不面对资金链的拷问。

  据了解,25亿元的增发撤消后,滨江仍有短期贷款2亿元,长期贷款51.7亿元,去年三季度末滨江的负债率仍然达到了56.4%。

  相关分析人士曾指出,滨江的较高负债率加上资本市场的零融资,将对它的扩张速度将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为了谋求“生路”,滨江像绿城一样,同样选择走上合作开发之路。2010年年末,滨江先后宣布与三花置业、创恒实业合作开发项目。

  “在融资收紧的情况下,滨江作为一个房地产公司想要做大,肯定要寻找一些其它的融资渠道。而合作企业具备很强的资金优势,可以弥补滨江自身资金的不足。”业内人士指出。

24小时热点>>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22375222 或来函ed#guandian.info(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