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梁嘉欣 新政出台后,各地土地市场变得不温不火。下半年以来,随着楼市的回温,全国土地市场也开始逐渐复苏,各地土地继续放量,房企拿地也开始变得更为积极。
但武汉开元地产信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何东山却认为:“土地市场从来没有低潮过。”
何东山指出,不可能政策一紧缩,开发商就不拿地,所以近期土地出让情况呈现转好趋势的情况很平常。至于开发商积极拿地,土地出让成功更属正常事,“一个城市里面有500家开发商的话,出现10家有拿地能力的很正常。”
楼市调控出台后,国土部加大对闲置土地的清查力度,近期更是公布了2000多宗闲置土地“黑名单”,让房地产市场再起波澜。何东山指出,这份黑名单实际上只是一个现象,此次曝光说明了国家对调控房地产的源头——土地的重视。
以下是观点新媒体对武汉开元地产信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何东山的采访实录:
观点新媒体:在这个新政的敏感时期,最近国土部公布的1400多宗闲置土地的名单,您对此有何看法?
何东山:我觉得这应该不仅仅是一个闲置土地的问题,而是对整个土地市场整治的其中一个环节而已。06年的第一轮的房地产的市场的政策调控,现在可以说是第二轮的新政的调控,而这轮新政调控,跟第一轮调控有所区别。第一轮的新政调控可能重在调控房地产这个环节,实际上现在第二轮的调控重在是调控房地产的源头——土地。这1000多份名单,实际上来说都只是一个现象,这种现象应该不是今年才有,现在曝光说明对源头的重视,应该说这是一个核心。
观点新媒体:尽管现在关于闲置土地的争论很多,但最近这段时间土地市场的表现似乎有复苏迹象,各地的土地出让情况好像都不错。
何东山:土地市场没有低潮过,难道说调控政策一出来,开发商就不应该拿地或者没钱拿地?所以现在这种情况才是正常的。
比如说一个城市里面有500家开发商的话,出现10家有拿地能力的很正常。从湖北的武汉市看的话,每年有几千亩的土地出让,土地出让成功很正常。
当然,一年当中有两季是最淡的。“6月”以及“12月到2月”。淡在哪里呢?不是没有钱,6月份是还贷期,年底也是要还贷的高峰,同时要付农民工工资、付材料工等,这个时候现金流紧张一些。
另外,每年的3月份是国家的两会时间,两会决定一年的经济走向、政策方向等等。3月份两会开完了,4月份大概就会有一些政策出台,到逐渐的明朗化之后,市场该拿地的、该开发的、该做什么的,就可以按照政策来运行。所以每年的3月份的时候,各个行业都在关注两会,在观望。
观点新媒体:但由于调控的关系,据观察,不少城市的地价还是多少比新政前略有下降,那么武汉土地价格在新政中的表现如何?
何东山:武汉是中心城市,地价不能说没有下降,但很小。我们这样看,摩根大通和其他国外的几个投资商,他们明确了一个战略,一线城市现在不是投资重点,而是把二、三线城市作为重点。就是这样一个原因。
观点新媒体:目前土地的出让制度,其实也引来了不少诟病,您觉得目前的招拍挂制度未尽完善的地方在哪里?
何东山:招拍挂制度虽然不完善,但我觉得也没有更好的东西来替代,不过可以做得更透明。现在的预申请制度,让大家有一种感觉,我可以跟政府来谈,但是政府现在有多少类似于这样的项目呢?况且现在真正比较好的项目,也不需要这样去预公告。
香港勾地,是因为市场已经成熟了,比如说在廉租房这块发展水平很高,它的城市化率也已经很高了。但中国不是,按照目前的城市化率,现在远远未达到香港的水平。
观点新媒体:上半年不少城市的土地供应量还不到其计划的一半,你认为这是否正常?
何东山:每年上半年供地的量都会相对偏少,每年的第三个季度才是各个城市供地的高峰。所以上半年基本上都会偏少。
观点新媒体:最近开发商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加大商业地产的比例,您怎么看这些企业的转变?
何东山:现在几个大地产商包括万科选择做商业地产,商业地产很大程度上表示整个社会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慢慢要开始的。
从城市发展角度来说的话,现在整个武汉市已经是中部中枢城市了。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说,整个城市的功能需要加上商务功能。再加上高铁通车,与广东及珠三角的距离更加拉近,很多制造业以及一些产业的转移需要商业和商务空间。
再从本身武汉市的发展角度而言,现在城市村的概念起来以后,人流逐渐互动,包括各个配套的建设,带来了对商业的需求,而这方面武汉一直供应量比较少。现在整个武汉市的城市中心都不允许再做住宅,实际上这也说明整个城市的功能在提升。不管北京还是上海,这种国际大都市需要靠商业和商务来体现,武汉市在这方面比较欠缺。
观点新媒体:您提到,现在武汉中心城市不允许建住宅,那么武汉中心城区的住宅房价会不会上涨得很快?
何东山:这是肯定的。现在在武汉市中心,住宅越来越少,剩下那些住宅项目,是之前批的现在在建,因为这种稀缺性,住宅的价格会越来越高,价值也会越来越高,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