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邓敏华 大摩基金退出内地房地产业务的传言尚未消退,近日,美国私募基金巨头黑石集团以及新加坡腾飞集团又开始在内地房地产市场上“风生水起”。
据悉,新加坡腾飞集团旗下房地产私募基金腾飞中国商业地产基金(ACCF)以大约18-19亿元的价格收购位于上海高腾大厦,该物业位于黄浦区中心福州路和河南路路口,毗连外滩。
而这是腾飞商业基金收购位于上海的第三栋甲级商业写字楼。包括本次收购在内,腾飞基金在上海的投资金额已经达到40亿元,其在2004上半年以8亿人民币收购上海腾飞大厦、2006年10月中旬又以13.28亿人民币收购上海海洋大厦。
不过,对于高腾大厦而言,这已经是三易其主。该大厦最初由新加坡凯德置地开发建设,于2005年被高盛以1.076亿美元价格收购;随后在2007年,德国基金SEB与新加坡太平星集团以各持50%股份向高盛收购该大厦,成交金额1.5亿美元。
另外,近日即将进行大手笔交易的还有黑石与美林基金,两家外资大鳄达成了协议,黑石将收购美林旗下的“亚洲房地产基金”,该基金是美林在亚洲唯一的房地产基金,连同印度、中国、韩国等地的投资在内,上述资产价值超过35亿美元。
据悉,在交易完成后,美林还将在亚洲房地产基金保留1/3的股权,而黑石将获得这只基金的资产和投资管理权。
黑石以及新加坡腾飞大举进攻内地房地产市场,也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调控的深入,这些外国基金是到中国内地抄底来了。然而,与黑石以及腾飞集团的态度相反,美林以及在国内房地产投资进行最早、根基最深的大摩反而不断套现其在华物业。
据悉,这两家投行在美国次贷危机中受到的打击首当其冲。在这一进一退之间,或许每个基金的考量不同,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基金在华的投资可谓赚的盘满钵满。
不仅是这些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年初以来,国内的房地产企业成立的基金犹如雨后春笋不断冒出来,而这股基金狂潮主要来源于房企对于资金无法填满的渴求。
特别在调控时期,信贷收紧的情况下,房企资金饥渴,基金来帮忙。从年初复地范伟,提出成立私募基金业务之后,紧接着中海、金地、绿城、恒大纷纷成立自己的房地产基金。
而这些房企对于基金的狂热,也引起了一群地产界的精英投身于此行。有消息指出,此前从金地集团辞职的两位职业经理人赵汉忠以及张华纲亦投身于房地产基金行业。其中赵汉忠联手资本高手郭广昌成立星浩资本近日正式成立,而张华纲带头的房地产基金也将在年底亮相。
范伟曾表示,房地产基金不是谁都能做的,而越来越多的房企将涉入这部分业务,这股基金投资狂潮何时能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