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9月1日刚过,数家标杆上市房企就争先恐后地发布8月份销售业绩,都出奇的好。特别当我们看到了万科创纪录的单月120亿之后,更加感到楼市要重新飚起的业绩风暴,似乎将会比上周三个扎堆过境的台风更为猛烈。
各大城市的销售数据支撑这样的判断,9月前一周的房地产市场呈现加速回暖迹象,成交量均大幅攀升,成交价则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基本保持了量价齐涨的局面。专业的监测机构告诉我们这已是连续第二周的大幅反弹。
土地市场正在逆转,具有代表性的地王事件连续四天出现:首先是广州番禺8月31日再拍地王,国企越秀城建以23.8亿元抢下番禺前地王;隔天,合生创展在上海以12.5亿投得松江单价地王,成交价高出底价131%;9月2日,万达斥76亿拿下武汉东湖商务区约702亩两核心地块;9月3日,保利入标海西,以33亿元的总价夺得原福州2800亩超级地块拆分后的首个出让地块。
显然,无论从哪方面看来,房地产市场都已在转暖,“金九银十”的丰收果实似乎已是触手可及。
在2001年的博鳌房地产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先生曾断言,房地产商是中国最幸运的商人,因为房地产一是朝阳行业,二是支柱行业。
事实上也是如斯印证,中国房地产行业从2001年到2010年间已经创造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黄金十年,而万科单月销售百亿显然不过是曾经的无数次狂飚中再一次佐证而已。
但站在2010年,回望十年间房地产经历过每一次调控与复苏,我们也不无遗憾的发现过去的十年亦是一个充满博弈的十年,行业飞速的发展亦伴随着房价高涨、土地财政、民生压力等等深层次的矛盾。
经济学家钟伟近期鲜明提出“房地产黄金十年将终结”的观点,他认为:“房地产过去十年是辉煌的爆发式增长,未来十年,辉煌不再、巅峰永逝”。钟伟的四个理由则有,糟糕的经济增长质量;严重的过度发钞;人口变数;城市化谜局。钟伟认为,这些决定了房价即便仍有惯性,但房地产行业已有因透支而早衰的迹象。
实际上,我们看到即使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压力已经在半年时间内被市场充分消化,但是并未退出,而监管层依然时不时念着紧箍咒敲打着房企与市场;“二次调控”的阴影始终在市场上空盘旋,“核武器”的传说也已经深入人心。
那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近期的表态,确然也代表了调控日渐凸显的一个方向。夏斌指出,房地产调控的方向不是价格,主要是要通过这轮调控来建立中国房市长期、健康发展的有效制度,制度建立健全以后,房地产价格方面自然趋于理性。
也许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调控是多方利益博弈的一个过程。若政策形成一个长效机制,使得市场趋于理性而且平稳的增长,虽然这势必会触及在过去十年房地产爆发式增长中的既得利益方,包括在城市发展中最受诟病的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模式。
房地产市场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该脱离掠夺式、爆发式增长的时候,若我们无法实现一个行业成熟而且理性的增长模式,那么房地产谈何未来?
正如前文所述,入了秋的房地产市场确已在切切实实回暖了,当然我们也无需再一次的在“调控愈严厉,房价愈高涨”的怪圈中轮回。
房地产可以不需要爆发式的增长,但应该有一个温和而且平稳的增长,这才是我们需要的新黄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