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陈小丽 十年前,著名经济学家、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在2001博鳌房地产论坛上面对台下的嘉宾曾发出“一批最春风得意的企业家们汇聚在这里”的感慨.
十年后,樊纲再次以“你们还是春风得意的一批企业家”作为其在2010博鳌房地产论坛上演讲的开场白。
樊纲自认是房地产的局外人,但从第一届开始就参加了博鳌房地产论坛,一晃十年。
对于这一轮严厉调控,樊纲认为,才出台几个月,人们就想房价下降的愿望太强烈了。回顾历史不难发现,07年、08年的调整是政策出台半年八个月后房价才开始动。目前调控政策并未消失,今年的组合调控将催生楼市的制度性改革。
在樊纲看来,组合调控将平衡价格,疏通需求关系,以利于在有限的土地上产出更多的房子;抑制少数中心城市的楼价泡沫,以利于经济稳健发展。
谈及房价的问题,樊纲并未直接回应,只是引用了一位房地产老总的话:“本来以为房价2万就打住了,没想到能涨到4万,挣钱都挣得不好意思了”。樊纲着重指出,房地产商不应该被妖魔化,并且要看到后面市场的力量很大,市场要涨的时候,你挡不住,市场要跌了,你也挡不住。
樊纲始终坚持这样的态度,对于楼市的“涨”或“跌”,有多种声音比只有一种声音好。与此同时,樊纲希望能抓住这次调控的机会,对制度方面有更深层次的改革,建立起房产税这一环节。但其指出,房产税一旦开征的话,对房地产市场影响很大。
以下是在2010博鳌房地产论坛期间,观点新媒体对樊纲先生的专访实录:
观点新媒体:您之前说过,出现一批空置房的原因是中国没有征收房产税,但在中国开征房产税操作起来难度是否很大?
樊纲:这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的,包括理论、概念、基本的方式,包括很多技术的问题,所以这个东西不可能指望今天说了明天就出来,这一定有一个过程。但是,这次有个好处,就是新一轮调控令房地产市场出现波动,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件事是必经之路,这件事是非做不可。
所以,我非常希望这次大家抓住这个机会,对这些该调整的制度应该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不能只是政策调来调去,更深层次的问题要得到解决,包括房产税能够建立起来,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观点新媒体:您对前7月全国房地产同比增长37.2%的数据,有何解读?
樊纲:通货膨胀风险大了后,显然对资金的供给这些问题更加的关注。政策调整上的一些影响,增长的趋势也基本平稳,房地产投资继续增长37%,前6个月增长36%,这7个月增长37%。大家在看这个统计数据的时候一定要看去年基数是多少,包括38%、37%很可能是因为去年房地产投资已经上来了,那个基数已经大了,导致今年有所下降,因此这个数还是很高的。
我说不要用房地产投资下跌吓唬人,37%、38%是历史最高的。从37%跌10个点,跌到27%,是回到正常增长。
观点新媒体:您认为未来房价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趋势?
樊纲:我真的不知道,我要知道,我炒房去了。这个政策刚实行三四个月,回顾上一次调控,要半年八个月后房价才开始动。所以说这个价格怎么样,要去做历史对比,做现实分析。
现在的很多政策,包括鼓励消费、控制贷款的增长等,所有的这些政策都在直接间接地缓解房地产市场的压力,包括汇率等等都会起到作用。
观点新媒体:您认为保障性住房会不会缓解商品房的压力和需求?
樊纲:如果是大规模建保障性住房,肯定会有所缓解。供应低价格的,一定会给高价格产生影响。但是,这个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商品房市场的一些问题,包括投资性需求过大、成本太低、商品房市场的供给太差、有限的土地建出的房子太少、容积率太低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还都没有解决。
所以,多建一些保障性住房,并不能说明我们就不需要再对商品房市场进行更多的改革和调整。我个人是不赞同建很多经济适用房,政府应该做一些事情,比如主要是建廉租房,你不能指望现在低收入阶层都能够买得起新房子、好房子。
这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个阶段要发挥老房子、旧房子的作用,发挥租赁市场的作用,不能老是集中想着,我们要给更多的人建更多的新房。而且现在经济适用房标准越来越高,那什么时候能够满足所有人的住房需求?人们的收入是会变的,今天还是低收入,明天他收入高了,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在这里面要做文章呢?这个东西不是办法。
政府只管少数真正是租都租不起房的人,不要管租得起房的人,而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是租房住的。新毕业的大学生从来没有买得起高档公寓楼的,从来都是先租旧房子住。然后两个人要结婚了,买一个旧房子,等收入高了再去买新房,这些也都是一个发展过程。
现在包括媒体都在忽悠,拿着城中心最高档的公寓楼的顶层的价格来忽悠说什么时候能够买得起房。如果大学毕业都能买得起CBD的最高档的公寓楼的顶层的楼,那这个市场是混乱的。
观点新媒体:现在城镇化进度很快,那会不会影响房价?城市化了之后,房价会不会涨?
樊纲:这是长远问题,是长期问题。城镇化加快之后,要买房子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同时有足够的供给呢?
我们现在人这么多,吃这么多东西,粮价也没见怎么涨吧?是因为供给增加了。我们现在家家买电视,为什么电视便宜呢?也是因为供给增加了。所以,城市化和农民进城,这是长期问题。长期问题就是你需求调整了,供给也应该调整。
现在短期的问题是供给不能调整,而很多需求都是投机性的,不是真正农民进城需要的房子。为什么要怨这么多人在买房子,却没有足够的供给,这是短期的问题。长期来说,房地产业是支柱产业,城市化会带来更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