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陈小丽 中房协副会长朱中一无疑是近期房地产市场中最富争议的人物。被市场误读的言论让朱中一深感无奈,事实上,朱中一对时下市场的看法和观察一直处于一个客观的层面,对于市场炒作的热点问题,朱中一保持着其独立清醒的认识,真实的朱中一与媒体报道中的朱中一相差甚远。
2010博鳌房地产论坛期间,观点新媒体曾就当下楼市的热点问题采访了朱中一,朱中一也一一作出了详细诚恳的回答。以下是对朱中一的采访实录:
观点新媒体:您之前说天津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试点方案已上报国务院,之前提出在北京、上海、天津三地试点,为什么会选择天津先行试点呢?
朱中一:天津试点是搞保障性住房,现在国家主要是针对保障性住房的资金问题,想尽快解决保障性住房的问题。虽然已经报国务院,但是什么时候批还不太清楚,等批下来以后再看。
因为房地产投资基金支持保障性住房,这个动因要比较清晰,保障性住房建设现在资金缺口还是不少。所以,中央政府今年考虑了,房地产投资基金这个钱投资保障性住房的回报肯定是低的,但是回报是稳定的,我觉得这个事情还是可以行的通。
观点新媒体:日前,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上涨10.3%,环比与上月持平,请问房价调整是不是见底了?
朱中一:也不能这样说,首先,他是调查70个大中城市的,有一些基数,有一些土地,他可能是激涨,但房价还是在环比的下面。所以,不能说就见底了,70个大中城市之外的其他的城市又有什么情况,咱们现在还看不清楚。其次,有可能是市场目前还处于一种比较焦急的状况,大家还在观望。讲房价一直是这个观点,你即使是一个城市的房价,房价实际上最核心的是一个是供需关系,一个是地段。有些地方是不一样的,房价问题,像中西部一些地方,有的地方在涨,有的地方在跌。
观点新媒体:最近关于全国6400万空置房的舆论焦点,经济学家樊纲认为是没有征收房产税的原因,您怎么看?
朱中一:两个方面。一个是报道的6400万套的空置房的真实性怎么样,因为有一些媒体这样报道。有些媒体那样报道,你想6400万套是什么概念,客观来说,咱们现在每年建的商品房大概是200万套左右,6400万套要建十几年的商品房,建了以后都没有人住了,这不太可能,这数字太大了,太悬乎了。这是一个前提,另一个前提,我也没有确切的数字来证明现在空置多少,我们是希望国家通过那个住房普查来证明一下这个空置数字,这是第二个观点。第三个观点,我们觉得,不管怎么样这些问题的提出,对政府怎么样盘活房地产市场是有好处的,政府应该通过制定一些政策,把那个空置的闲置房盘活起来,那么,我们的意思就是通过税收的交集,让老百姓把多余的房子推向市场,或者通过二手房市场,或者租赁市场,让那个资源活起来。
观点新媒体:那您的意思就是比较支持房产税开征了?
朱中一:房产税是这样的,在适当的时候,房产税是这样,我们是这个意见。第一,开征房产税不要给更多的老百姓增加负担,好像给老百姓增加赋税的。第二,我们认为开征房产税,就是房产持有税的投资要减轻其他环境的税收,因为我们这边的税收还比较多,税费比较重,这是第二个观点。第三个观点,开征房产税的目的,主要不是为政府增加税收负担,而是主要让老百姓把多余的房子推向市场,盘活存量,发展二手房市场,租赁市场,是我们宏观调控的目标,就是怎么存量平衡,价格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就三句话,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观点新媒体:您之前在论坛上演讲中称,下半年这个调控还会持续,但是可能不会出新政策,也不建议出新政策?
朱中一:我们的意思就是,调控不能放松,这是一句话,第二句话就是目前紧缩性的政策,我们建议不要再出台。
观点新媒体:原因是什么呢?
朱中一:因为目前从政府来看,现在市场比较焦急,销售量还没有回升,老百姓还在期待,房价还在下跌。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不会有调控机制。从国家层面来讲,目前经济发展当中的不确定因素特别多,如果房地产下滑太快的话,对相关产业还是有一些影响。因为从我们自己目前的企业,或者一些指标来看,有一些企业对未来的投资机会不是很多。像土地的购置,土地的开发,包括施工进度。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再出紧缩性的政策,那企业肯定是对进一步投资,对进一步开发兴趣不是很大,在这种情况下面,虽然今年可能达到了调控目标,但是可能明后年造成供应不足,市场反弹。因此,我们要更注重于目前的政策落实,或者中长期的规划目标和政策。
观点新媒体:今年以来,决策层曾试图紧缩信贷,进一步闲置二套房和三套房的持有来舒缓房价,在您看来,这些措施的成效有多大?
朱中一:应该这样说,因为对二套房的限制,他起码是对目前的投资,投机性需求有点急促效应。它首先缓解了供求关系,缓解供求关系对稳定房价肯定有效果。所以说,这次的政策依然是最有效的就因为这个政策,就是严格二套房的政策,或者说严格了差异化的信贷政策,这是最具有效果的。
观点新媒体:银监会对房企融资方面的门槛也在拔高,会不会对开发商一些资金造成一些压力呢?
朱中一:企业融资那肯定也有一点压力,那是由企业自己去把握市场了。
观点新媒体:朱会长,关注完善保障房体系方面,您有什么看法?
朱中一:通过这十几年的高速发展以来,我们国家对于健全一个中国特色的地方体系,思路已经比较清晰了。第一个,高档的,通过商品房来解决。第二个,低端的,就是通过保障房来解决。中间并夹紧的这一块,通过公共租赁租房这种政策性住房来解决。
观点新媒体:那对于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形势,您最想说点什么?
朱中一:作为政府,肯定还是一个处于观察的阶段。就市场而言,大家都在焦急,希望我们的开发企业,能够客观的适应政策,能够以合理价格销售,把市场盘活起来,这样对整个市场都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