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武瑾莹 7月13日晚,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6月份经营情况简报。根据公告,中国建筑上半年建筑业累计新签合同额2832亿元、施工面积29042万平方米、新开工面积719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208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2.5%、42.9%、102.1%、-16.6%。
其中,中国建筑的房地产业上半年累计销售额269亿元、销售面积263万平方米,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7.5%及下跌15.1%;报告期末,中国建筑总土地储备4812万平方米,年内新购置土地储备304万平方米。
在调控颇紧的今年,中国建筑的销售业绩仍保持了一定的水准。但海通证券对其前5个月的业绩评价表示:“公司的建筑业务发展良好;房地产业务受到宏观调控,销售面积同比出现了10%的下降。假如房地产宏观调控持续的话,最终可能对的房屋工程订单也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刚刚过去的6月,中国建筑在项目上呈现了一进一出的局面。
2010年6月19日,中国建筑与北京门头沟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拟推动门头沟新城的全面建设。
公告称,在双方签署具体协议形成正式合作的前提下,中国建筑拟在未来几年内向新城投资500亿元人民币,并负责新城的总体规划设计,进行城市综合开发建设。
双方合作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城市总体规划、生态环境、公用建筑和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棚户区改造及回迁安置房建设、土地整理、房地产开发等。具体项目的合作模式,双方将另行协商并单独签订协议。
海通证券认为,中国建筑此项战略合作协议对业务有正面的影响,倘若最终正式签署,将带动中国建筑设计、施工、房地产,甚至潜在的BT等业务的发展。海通证券表示:“初步估计假如项目实施周期为五年,则中国建筑未来每年要投入的自有资金规模大约在30-40亿元,公司的资金压力并不是很大”。
事实上,这不是中国建筑签订的第一个“造城”项目,仅在2010年年内,中国建筑就先后签下了西安、株洲、长株潭等区域的“造城”协议,涉及资金已近千亿。
另一方面,中国建筑也在调整手中的物业,将部分项目股权售出。
6月初,中国建筑在天津产权交易所发布公告,拟以7318万的价格转让旗下一家地产公司的部分股权,该地产公司拥有一个高尔夫球场配套项目。
资料显示,此次转让标的为湖南梓山湖置业有限公司25.5%股权,中国建筑子公司中建国际建设有限公司为其直接持有人,另外还有25.5%的股权也由中国建筑旗下另一子公司中建国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持有,上述股权转让金额为7318万元。
7月8日,中国建筑挂牌出让的股权已经顺利完成交易,受让方是湖南梓山湖国际高尔夫俱乐部有限公司。
最新的情况显示,7月13日,中国建筑再次于天津产权交易中心挂牌转让湖南梓山湖置业有限公司25.5%股权,挂牌价格为2076.01万元,挂牌期满日期为8月9日。
有市场人士猜测,湖南梓山湖国际高尔夫俱乐部有限公司可能再度接盘,而同样的股权份额,中国建筑第二次开出的价格可比首次少了五千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