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孔艺华 内地楼市实施新政之后,地产股的股价集体跳水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在目前已有回稳迹象的时刻,不少房企大股东或高管层开始增持自家的股票。你说他是抄底也好,说他是护盘也好,反正他们是增持了。
资料显示,6月30日有佳兆业主席兼执董郭英成,以每股平均价1.52港元,增持300万股至持股59.03%。瑞安房地产获主席罗康瑞、朱玲玲夫妇增持约9500万股,持股比例升至51.98%。
另合富辉煌主席扶伟聪也于7月2日申报,增持合富辉煌66万股,每股平均价2.634元,持股量由37.35%增至37.57%。同样地,在6月30日及7月1日两天时间里,金地集团包括董事长凌克在内的8名公司高管通过二级市场增持金地集团,两日累计共增持42.91万股,总金额约261万元。
目的从来都很明确,无非就是想让自家的股价造好,至少,不要下跌得太厉害。不过,股东增持,股价反而下跌的故事已经上演过太多。事实证明,股东增持已经不再是挽救股价的灵丹妙药。
当然,若具备了李嘉诚的气场则可以例外。据香港联交所数据显示,李嘉诚于6月份已先后12次增持长江实业及9次增持和记黄埔,涉及金额约1.77亿港元。实际上,李嘉诚增持长和系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凭借其个人号召力及增持行为所体现出来的对长和系的信心,使得长和系的股价即便在逆市之中也始终平稳。
又如金地,增持行为发生在高管层调整之际,这便在无形之中发出了“平息高管变动不利影响”的信号。一目了然地向投资者表达了金地不会因高管变动而脱轨的信心。当中的气场虽然略带悲壮,但作为给投资者的定心丸,却是分量十足。
正如前文所言,股东增持行为的目的都是非常明显的。一个目的外露的计划,投资者是否会如你所愿买账,就要看开发商的增持行为摆出来是否具备一个足以影响投资者的气场了。
如果可以像李嘉诚一样,在投资界久负盛名,且明显地散发出一种对企业前景充满信心的气场,自然可以引得大量投资者的跟随。
但又有另一种情况,股东突然对企业进行大幅增持,原因却不得而知。这种充满疑惑的气场也往往会引来投资者猜测是否有重大利好因素而趋之若鹜。
不过,若然投资者看到的股东增持只是单纯救价行为,而将该次增持看作是企业对股价的救护已到黔驴技穷的时候,酿成反效果也并不是小概率事件。
在这个时候,与其增持,还不如交出一份令投资者满意的期中报告来得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