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陈小丽 现今的热门社会话题似乎除了跳楼就是房价,房价不跌,跳楼不止。5月25日,富士康证实又一员工坠楼身亡,这是今年以来富士康的第11宗员工坠楼事件,富士康连环跳楼魔咒越传越邪,就连房地产大佬潘石屹接到消息的第一个反应也是:“啊!又一个。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在有图没真相的事件中,人们似乎看到了一个糟糕的循环,就像现在房地产界正在经历的这个怪圈。
眼下的房地产调控恰如富士康跳楼事件一样,玩的就是心跳。就如房产税如此大的事情,短短几天时间里,各权威部门众说纷纭,即相辅相成又似乎相互矛盾,这些戏剧性说法反映在地产股的涨跌上更显得活灵活现。
周二,保利地产、福星股份、金地集团、格力地产等地产股都跌的稀里哗啦,完全没有了周一的涨势,深沪两市跌幅榜前列的都全部是地产股,发改委的一言一行让股市坐上了刺激的过山车。
难怪SOHO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张欣也忍不住感慨:“发改委研究所说3年之内不征房产税,昨天房地产股价大涨,下午3点新华社又发稿:说这不代表发改委的观点,今天股票又大跌。这样管理国家经济也太儿戏了吧!”
当前房地产调控乱象横生,处处皆闻故事和传说。有人如是总结,房产税应不应征与可不可征是两回事,对政府来说,他可以做一件事,使一部分人利益受损,使另一部分人收益;但他决不会冒使所有人利益都受损的风险。目前的前提,政府不缺这个钱,征税如果能使房价下降,使部分人收益,部分人受损,尚可实施;如果征了而房价不降,就得罪了所有人,这个事做不得。
不过,人们还是忍不住追问,中国的股市可以暴涨暴跌,房价为什么不能?事实终归是事实,过去一月轰轰烈烈的房产调控似乎不过是一场房地产版“政治春晚”,种种迹象表明,房产调控似乎正逐渐向和风细雨转变。看看最近各地出台的地产调控政策,各地诸侯出手一个比一个软,广州和重庆等地公布的实施细则都被冠以“温和”的定语,特别是重庆,作为此前高举调控政策大棒的城市,最新的政策却看不到一个月前的狠劲了。
至于房地产是否已现冬天,开发商是否处于崩溃的边缘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眼前呈现的景象远不是调控的最后结果,一场关于政府、开发商以及购房者之间的贴身博弈正在上演。
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正如总理所讲,现在调控房地产处于两难境地。不调整老百姓不答应,调整银行不答应,中国经济不答应。随着不限购不限贷等一系列较温和的房政表态,人们对政府的高压房政恐惧心态似乎有些调整,相信目前的房价是跌比涨更难。
不知道富士康的跳楼事件什么时候会画上句号,就像不知道房地产调控什么时候能真正见效一样。现在的情况是的,行业内的,行业外的人都在踮起脚尖、伸长脖子等着最后的靴子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