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陈小丽 堪称“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实施满月之后,中国的房地产舆论似乎依然翻不过一座山头。姑且不论房地产是否真的绑架了中国经济,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发改委昨日披露全国36个大中城市4月份房价继续上涨。究竟房价会不会下跌,成为对此次“国十条”尚存希望的民众心中最大的悬念。
5月20日,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表示:“房价已经高得很离谱,一定会出现下跌”,这与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回应该观点的说法截然相反,任志强表示:“不认为房价应该跌,国家调控政策的本意是让房价上涨过快的势头被遏制,而不是要让房价跌下去”。
在潘石屹看来,一线城市的土地价格和房子价格完全乱套了,没有逻辑关系了。上海、北京的住宅价格,尤其是高档住宅,每平方超过8万、10万就已经很离谱了,况且,国内住房的租金回报率低,房价一定会跌的!
对此,任志强却不以为然,给出这样的答案:我不认为房价应该跌,国家调控政策的本意是让房价上涨过快的势头被遏制,而不是要让房价跌下去。如果下跌,只是因为有些政策不太合理而下跌。”
任志强认为,没有一个国家或者没有一个政府愿意自己国家的资产会缩水,房地产的价格下降,一定会让国家的资产缩水,国民财富也会在整个下跌过程中,大量缩水。我们的政府想把我们的民众从穷变成富的过程是不会变的。
诚然,政府的初衷是试图通过调控将过快上涨的房价遏制住,并适当下调,同时保证促进成交量的放大。
不过,现实的问题是,目前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大局”,更像是处在一个“胶着”的状态。原本我们期望的“国十条”所提及十多个问题要求各个部委落实的文件,至今“犹抱琵琶半遮面”,呼之不出。
比如关于第二套住房的认定标准问题,是由建设部、人民银行和银监会拟定,而且早在2007年的调控文件中就提出,不过至今住建部只能给予“正在积极研究制定”的“暧昧”回应。
事实证明,比中央政府部门更“暧昧”的,还是地方政府。在这一轮楼市十字路口中间,中央相关政府部门的具体配套政策以及地方政府的执行力度依然是至关重要的一颗砝码,尴尬的是,国十条刚刚出炉时“轰轰烈烈”,各种势力博弈惨烈,然而各地落实新政的细则至今只有少数地方出台,“最严厉的调控”似乎进入了一个“观望期”。
严厉的楼市新政实施月余,但现有利益格局与新政的矛盾没有解决,注定新政的效果有限。这导致房产商与新政对赌。放眼望去,各地楼市成交量锐减,但成交均价岿然不动,股市却一片鬼哭狼嚎,暴跌不止。
让人意外的是,在市场对本轮调控惊魂未定之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话,中国经济政策要“适时适度”以及要注意“多政策叠加的负面效应”,这无疑引起了专家对宏观调控放缓的“浮想联翩”。
奈何任志强语重心长地感慨:“国税总局出面澄清地方无权出台税政,发改委澄清房地产没有绑架中国经济,温说防止政策叠加作用,胡说世界经济前景尚不稳定,新华社再强调刚性需求,要有堵有疏。政策再现不确定性。”。
难怪有人调侃,政府调控楼市像处理家庭纠纷,谁闹就向谁倾斜政策。即便如此,经过最近一轮的宏观调控之后,依然没有人能判断,关于住房价格跌还是不跌的问题上,老潘还是任志强谁的观点更有说服力,但可以断定的是,倘若“史上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被架空,将成为史上最大的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