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周静怡 香港人对英资太古地产的拥护“情结”,显然在目前内地房地产市场阴霾重重下淡化。从5月3日开始招股,到6日突然叫停上市计划,3天内,原本或有可能创造208亿元融资纪录的IPO,最终还是因投资者对房企融资的认可度减少,胎死腹中。
太古地产也许没有选好一个吉时,放眼看去,在联交所里上市的内房股里,发债求贷的比比皆是,显然大家在这样的节骨眼上,备点干粮过冬,是硬道理。
不管是米是糠,先存着点再说,仿佛成了现在房企融资的惯性。恒大地产、碧桂园、雅居乐等,先后发债,利息早已超出可以理解的水平。昨日花样年公布发行的担保优先票据,利率高达14%,有点触目。
据了解,今年中国地产开发商的银团借贷额已跃升至373亿港币,达到了1999年彭博社开始数据统计以来的峰值,而2009年同期为30亿港币。
境外发债融资的这条路,究竟前面是不是泥泞的羊肠小道,现在还很难说,但国内的融资渠道却可以看见是一条条盲胡同。
有传闻国土部对25家排队等候融资的房企进行了“意义重大”的指导性意见批示。其中17家融资计划遭到“绝杀”,在仅有的8家“给予支持”地产企业中,有两家将通过发债、三家将通过新股上市以及三家将通过定向增发来完成融资。
据了解,这批幸运房企大多是中小企业,然而这样的结局,无疑再次把万科等大房企们的百亿再融资计划拦在了门外。
当然,可以很肯定的一点是,郁闷的绝对不止万科一家。全线的地产股,基本都在愁云黯淡的惨绿色中,等待明天或许会有那么一点火红的生机。
而恒大这会儿,确实是超越万科了,成为了领跑房企降价的第一。
在恒大宣布85折促销之后,恒大港股深度大跌超过10%,看来不管海普瑞是不是在恒大选择降价的当天上市,许家印离“首富”二字已渐行渐远。
有意思的是,在四月底广州市国土局召集恒大、万科、保利等开发商,商讨目前调控政策的时候,开发商们一致的反馈是:调控过于严厉,目前暂时没有降价计划。而现在让人不禁猜疑在这批被广州国土局叫去开茶话会的企业里,到底有多少说的是真话?
潘石屹今天在围脖上,就恒大降价的事情聊得很欢。他说,不知道会不会形成房地产市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就像2008年9月房地产市场中万科引领的降价潮。如果恒大推倒的是第一张多米诺骨牌,第二张、第三张骨牌又会是谁?我们判断的依据主要是看企业的财务报表中指标是否强劲、健康。
大抵好事者赶紧翻出各大房企的年报、季报,用降序方法为所有企业堆出了一条理想的骨牌队形。
按照目前的气候,或许套用那句经典老话不是没有道理,夏天已经过了,冬天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