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梁嘉欣 3月11日,太古股份公司发布2009年年度业绩报告。报表显示,太古2009年度实现股东应占溢利199.17亿港元,较08年同期增长2.4倍。期内基本溢利84.75亿港元,较08年同期增加61.8%,远高于此前券商所预计67亿及75亿港元的基本溢利。
业绩“亮眼”
公告显示,太古股份旗下地产部门基本溢利39.66亿港元,较08年36.75亿港元上升8%;业务溢利153.9亿港元,其中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化溢利116.01亿港元,物业投资溢利40.98亿港元,较08年上升18%,但酒店业务亏损3.32亿元。
太古称,溢利上升主要因为香港写字楼物业组合续约租金的正增长、少量的资本溢利以及财务支出净额的减少,足以抵销物业买卖组合溢利减少及酒店业务疲弱的影响。
此外,2009年地产部门的应占投资物业估值收益净额为144.83亿港元,而08年的收益净额则为2.41亿港元。太古表示,该物业估值于2009年初期下降,其后随着地产市场前景转佳,使整体估值收益受惠。
太古表示,集团已落成的写字楼物业组合已接近全部租出,当中按楼面面积计约14%的租约于2010年间期满。其中集团在香港的商场于2009年全年的租用率已接近100%。截至09年末,租金收入总额增加9%至74.43亿港元。但集团旗下商场的整体零售量略有下降。
太古称,09年上半年香港写字楼露面需求疲弱,但下半年随着经济改善而复苏。此外,续约租金普遍维持正增长,租用率全年高企。
尽管太古09年的业绩颇“亮眼”,但业界最关心的,大概也就是太古地产分拆上市一事。
分拆地产
早在2月8日,市场有消息传出,太古于2月就分拆太古地产上市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最快或在今年5月进行招股。消息称,太古地产上市的融资额将达到30亿美元,预计将在4月第一周复活节假日结束后进行。
而在3月11日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太古主席白纪图对分拆一事早有准备,问答环节还未开始,白纪图就表示对此事“封口”,不会回答任何有关太古地产IPO的问题。
不过关于分拆一事,还是能从业绩报告中看出些“端倪”。
太古于业绩报告中证实,集团已就分拆太古地产独立上市一事向港交所提呈申请,分拆的目的是为太古公司及太古地产投资者带来利益,而交易所得资金将用以投资于两家公司。太古地产上市后,将可直接于股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而早在09年底,太古地产在广州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太古分拆地产上市所筹资金主要用于拓展内地业务,会考虑进入住宅地产市场。
太古表示,联交所已确认公司可进行建议的分拆,但太古地产独立上市会否获联交所上市委员会批准则并无保证。如分拆及独立上市得以进行,太古地产将继续作为公司的附属公司。
突进内地
由于太古未进一步指明分拆地产业务的计划,包括具体规模及上市时间表、上市资产中内地业务与投资性物业的占比等,美林重申太古“跑输大市”的投资评级。
但永丰金融则认为太古的前景光明,料其将受惠于经济复苏及分拆太古地产单独上市的计划,并认为,太古分拆是希望抓住目前香港地产市场繁荣的时机。
据了解,太古地产持有集团于香港、中国内地、美国及英国的主要物业权益。尽管太古地产行政总裁郭鹏早前透露,集团将会把投资重点转回香港楼市,但太古地产中国区总裁安德里表示,太古地产仍将长期看好内地的房地产市场。
综合3月的举动,太古地产最近亦似乎颇有加大在内地市场投资之意。
3月4日市场消息称,太古地产及香港兴业的上海大中里地产项目已获中国银行提供得80亿元贷款融资,年期为13年。
3月8日,太古地产就与远洋地产达成战略框架协议,共同开发及收购内地的地产投资项目。太古地产行政总裁郭鹏表示,太古现时在内地已有四个项目,预计新的合作关系为集团在内地的发展引领到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