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理之年” , G30总评榜 , 中骏上市,观点新媒体,观点网,每日要闻,房地产新闻,2009博鳌房地产论坛,复苏与改变中的房地产新未来,地产博客,地产精英,观点,房地产行业网站,地产中国,华南楼事,居家时代,上市公司,建筑城市,研究院" name="keywords">
二月的尼泊尔已是春意盎然了。湿润甘冽的空气里裹挟着油菜、桃花、炮仗花的蜜意。映衬着雪顶的粉蓝色,极像塞尚油画作品中清朗的天空。有圣维克多山的绝佳背景,此时正是上路的好天气。 从加德满都开往博卡拉的大巴,沿着普利特维公路,穿过这片时光浸染的谷地,朝着尼泊尔中北部驶去。
前方的目的地,是一个堪称尼泊尔国宝的古老村镇——本迪布尔。抑制不住冒险的情绪,我鼓起勇气学着当地的小伙子,攀上大巴车顶——这是印度产的 TATA汽车,车顶安装了巨大的铁质支架,只要敢上去,或坐或躺皆随你愿。要停车?用力拍打车顶,司机立马会意,像一场严肃的恶作剧。
这是无比惬意的车顶旅程,360度环绕的美景:苏里翠河此时像是流动的碧绿绸缎,温润动人;石屋村庄、水稻梯田、河谷上方摇摇欲坠的索桥从眼前掠过,暖风拂面而来;经过检查站时,还可以居高临下地与全副武装的帅气警察打个招呼,或是在沿途城镇停靠时花20卢比买上一抓芭蕉、蜜橘,或是一串黑不溜秋但美味无比的熏制河鱼。
4个小时的美妙体验不得已结束了。普利特维公路在小城杜摩以西两公里处岔开,大巴要沿着主路开往尼泊尔第二大城市博克拉。而通往7公里之外的小城本迪布尔的支线上,只有一种交通工具——皮卡改装的货车。与四五个当地人一起坐在皮卡后座,可能因为山路盘旋,心里有点儿紧张。但随着海拔升高,看到喜马拉雅山系远远地在视野尽头的云团里显现时,心境渐渐变得疏朗。约半个小时后,本迪布尔这个喜马拉雅怀抱的新娘,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这里原是塔拉平原的玛迦人的城邦。公元1768年,廓尔喀王国的君主在征战30年后,完成统一大业,将本迪布尔纳入国土。大批的纽瓦丽族商人涌入这里。这是一个以农、商著称的民族。他们赶着大批羊群、牦牛,带着高山草药、盐巴、中国丝绸越过喜马拉雅来到这里,而印度商人带来了印花棉布、稻谷、玻璃制品、烟草、煤油、糖和佛经。整个城镇像漏斗一般连接着喜马拉雅腹地与印度,成为当时中印贸易通道上的重要站点。光可鉴人的石头马路吆喝声鼎沸,马蹄声嘈杂;夏尔巴人、塔芒人、古荣族人、塔鲁族人、藏人、印度人甚至英国人都在此集结,休整马队。当地人则从获利中支出,修建起了富丽堂皇的庙宇、宫殿和住宅 ——它是机械时代前夜的国际都会。
发动机及车轮碾碎了这一切,任谁也挡不住历史的潮流。新修的公路起点在更为开阔便利的纳拉扬嘉,纽瓦丽人弃城而去,寻找金钱及更多的机会。他们中很多人的子嗣成为当今尼泊尔的大商贾、专业人士或政界官员。
但就像硬币的另一面,被遗忘的本迪布尔几尽完整地保存到今天,仿佛时间停摆,只需轻抹一层灰尘,便露出倾国倾城的姿色。空气里弥漫着18世纪留存下来的优雅与缓慢。表面上的本迪布尔也许有些哀戚衰败。但其背后,自有精巧的定义、深厚的底蕴。
一条石板街道穿城而过,时空的大门早已抛在身后。
街道两边是典型的纽瓦丽式的建筑:房屋通常有两三层,第一层往往架空或用作商铺,起居都在两层以上;临街的墙体嵌着各色各式的雕花木窗;两层空间之间还会架起一线石板,上面或者种花草或者晾晒;屋檐外展都是石质的。
5层高的本迪布尔老客栈在老街上极为显眼:赭色砖块砌成的墙体温暖敦厚,让旅人有归家之感。这家客栈处处洋溢着东方贵族的气息:土红色的墙与黑色的木窗格外搭调,以佛教艺术为主题的室内装修完美无缺,所有的餐具都是特意设计烧制的。不大的天井把光线引入,天井中心正对漂着莲花的许愿池。
客栈对面立着一座两层高的宝塔式寺庙——俾德巴蒂。这是一座典型的纽瓦丽寺庙:覆盖着独特烧制的粘土瓦和镀金铜质的倾斜式多层屋顶,仿佛是为了映衬远方8000米山系的雪顶;每层屋顶下面都有黄铜制成的一排小铃铛;支撑屋顶的木柱上有繁复精美的雕刻;还有被称为子宫屋的神龛。这里是小城的中心——既是地理的,也是心灵的。
客栈的侍应说,4月中旬来最好——比斯卡特节来临,俾德巴蒂庙里的神像将被请出祭血,环游全城,居民们则会举行盛大的拔河比赛及游行庆典。其实,只此一眼,已足够惊艳。本迪布尔就是如此,宗教与生活极好地融合在一起,鲜花是神的饰物,但也装点着凡人的生活。他们并不认为宗教是一种虚妄,并借助信仰规避了被现代文明驯化的命运。
阳光早已驱散晨雾,柔和的金色寺庙的钟顶蔓延开来。一扇扇木窗次第推开,睡眼惺忪的旅人依着窗口,宛若一幅古典油画。这时候去卡梅尔咖啡店应该是不错的选择。咖啡店位置极好——老客栈的对街、与俾德巴蒂庙仅一个小小的露台之隔,南边山地美景一览无遗。循黑色雕花木门而入,径直朝阳光最好的那桌走去。原色木条打磨成的桌子手感甚好,而娇嫩欲滴的野花显然是刚采摘回来的,配上当地铜匠制作的铜罐,天衣无缝的搭配。显然,卡梅尔并不是那种专为旅客准备的咖啡的,服务员甚至有些许怯意。它更像一家neighborhood café——美食在这里不会煞有介事,不会贵得离谱,它是一个让人想停下来的、有安全感的场地。
在小镇中心闲晃了一日,想起《孤独星球》里介绍的欣赏日落的绝佳地点,决意去寻。在当地小女孩的指引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传说中的顿底克赫尔。
空气里弥散着浆果与野花的味道,好似世界尽头的仙境,视野好得出奇。 加德满都谷地此时一览无遗:宅子变成暗红色的积木堆,点缀其间的是庙宇的金顶;一线浅蓝过渡之后,是一座座云海里的空中城堡:蓝塘雪山、加尼甚雪山、廓尔喀雪山、道拉吉里雪山……
这个星球上最壮阔的日落开始上演了。落日像红色的宝石。极目远方,喜马拉雅山系露出光明的穹顶,终年积雪的山头,此刻裹上了金色的糖浆。灿烂与苍凉在此刻交融一体,它们所带来的每一抹玫瑰的红色,都蕴含着希望。待这一切消退,整个世界笼罩在紫色的雾霭中,之前所有的惊喜化为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