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博鳌房地产论坛_复苏与改变中的房地产新未来
六十年的沧桑历史

  共和国六十年,国家沧桑巨变,如何评价总结这六十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六十年,对历史长河而言,仅仅是一瞬,而对一个人而言,六十年就几乎过了大半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今年的十月就有了整整六十年的生命。我个人在它的的后三十年从一个满地爬行的婴儿,变成了芸芸众生中奔波忙碌的一员。

  我是一个从小就喜欢看历史书的人,但我几乎一直都是把历史等同于故事,或者是故事——如《东周列国志》和《三国演义》——等同于历史。爱看历史其实只是另一种听故事而已,别的也没想过什么。当我结束了学生时代,在现实中,慢慢感觉到历史其实不仅仅是故事,它有更深刻的东西。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序言中说:“它(历史)不能像水晶球那样用来预言哪个政党将获胜、哪个国家领导人将遭暗杀、哪个国家会发生一场革命、或哪个地方会爆发一场战争。但是,历史若得到适当的研究,就能表明各种条件和政策的什么样的结合在过去导致的暗杀、革命和战争。如果我们了解了这类过去的模式,那么我们对现在和未来就有了某种指导。”这段话告诉了我们历史有什么用。研究历史是为了了解社会中历史事件发生背后的因果关系,这样我们就取得了某种“经验”,这种“经验”无疑是非常宝贵的,它可以使我们少走很多弯路,少受很多损失。

  共和国六十年,国家沧桑巨变,如何评价总结这六十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我想如果我们想从共和国历史中吸取教训,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全面客观公正地观察这六十年的风风雨雨,不造假,不隐晦,真实地还原历史,否则不可能从中吸取到真正的经验教训。

  令人遗憾的是现实中的我们把历史的作用人为地给降格了。历史不再是宝贵的经验教训,它成了大多数人推销自己观念的工具,这样我们就看到了任意扭曲的历史。因此,六十年乃至更久远的历史就成了人们手中的玩物,品德高的人按照自己的需要从历史中截取对自己理念有利的,对自己不利的史实就当没发生过,视而不见。品德低下的人为了推销自己的理念甚至伪造历史,彻底把历史的作用负面化。这样对待历史,文雅的说法叫“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通俗的说法是“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种手法对六十年的共和国史尤其严重。这样的现实对当代的普通人而言是很遗憾的。

  共和国的历史,我们当然可以把它作为整体放在历史的长河中考察。不过现在对于共和国的历史,一般把它分为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前三十年也可称为毛时代,后三十年也可称为改革开放的年代。当然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对中国历史而言,前三十年的激烈的改革程度甚至远远超过了后三十年,不过我们按照约定俗成的说法,把后三十年称为改革年代。这种分法其实还是有些粗糙,因为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都不是铁板一块,比如前三十年的文革时期是最被常常提起的,而后三十年中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和现在,人们对改革的评价是有很大差异的。不过为了方便,我还是用前后三十年来写,具体的细节还是让历史学家们去研究。

  现在人们争议最大的其实是前三十年的共和国历史,这其中还涉及到对毛泽东的评价问题。如果你去看资料的话,几乎有精神分裂的危险,因为不同的人给我们提供了大相径庭的历史,左派提供的是一部光明史,自由派提供的是一部黑暗史。左右派都没有撒谎,他们只是使用了我上面所说的降格的历史,几乎没有人去全面地看待历史,几乎每个人都选取“局部历史”,真实但却片面。这样的降格历史教育出来的人,最终会忽视事物的复杂性,只能单向地思考问题,只会是简单理念的狂热拥护者,自己却觉得自己无比正确,而与自己观念不同的人都是“脑残”。不同的理念和声音恰恰是事物复杂性的体现,而人们根本不去思考这样的复杂性,只顾与不同的理念去“战斗”,去“维护真理”。

  也许我们真的无法做到客观公正地去看待历史,但是这种努力无疑是必须的,我们还要同自己战斗,如要想公正就要与自己的倾向性作战,这也是不容易的。

  在前三十年的历史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巨大的成绩,也可以看到巨大的牺牲;既可以看到孜孜不倦的探索,也可以看到探索失败的灾难。这种成绩、牺牲、探索和灾难组合成了一个异常复杂的社会面貌,而现在的人们却只想用好与坏、黑与白这种简单的二元分法来界定,这和那些小孩子看电影时只问角色是好人还是坏人很相似,不过电影编导很多时候也只是用好人和坏人的标签来创作人物,所以小孩的问题并不太可笑。而现实中用这种方法就可笑了,问题在于我们都不自觉地使用了。

  在今天,有人用“阵痛”、“改革的代价”等来形容在改革中失去利益的人,左派们很不满意,称之为“抢劫”,质问为什么阵痛和代价是由大多数人来承担,而获益者却是少数人,这种质问我是有点赞同的。但是左派应该注意的是你们所赞扬的毛时代不同样是“抢劫”吗?那时难道不是人为地压低消费,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把钱拿走了吗?人们只能是低工资,低消费。不过那些拿走的钱没有流入个人的腰包,而是用来建立了一个工业体系,一个技术研发体系,而且这些体系对今天的中国是有着深远的意义,它使中国从一个农业国家向一个工业国家过渡,是有功的。

  又比如文革,官方和自由派是全面否定的,而民间的确有不同的声音。依我看,对文革持赞赏态度的人大多数赞赏的是其理念或出发点,持否定态度的人否定的主要是文革造成的实际效果。其实对于今天的中国,那些理念或出发点依然很有些针对性,所以重新评价文革的声音从无到有,恐怕人数会越来越多。

  对于毛泽东,人们分裂得更厉害,而如果想了解真实的毛泽东,就不能只看左派或只看右派的文章,恐怕必须左右两派的文章都看一些,那样你会看到一个极其复杂的毛泽东。对这些文章梳理和鉴定后,你就可以得到一个立体的毛泽东,而不是一个仅作为好与坏符号的毛泽东。

  毛时代我们既看到了贫穷,饥饿,人身和思想的禁锢等等,也看到了扫盲,改造妓女,禁绝毒品,核武器,战争的胜利,婴儿死亡率的降低,赤脚医生,女性地位的提高以及人们具有的主人翁精神等等。这种多面的状况构成了一个真实的毛时代。

  进入了改革时代,成绩是巨大的,成千上万的人吃饱了肚子,脱了贫。“组织”也不像以前那样无孔不入了,思想的开放迎来了各种“主义”。但是到今天,社会也积累了许多的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创造性地解决这些问题,走出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新路,将是我们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是我们解决问题必不可少的一环;还原复杂历史,则是历史学家们的责任。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历史学家才能对历史进行真正的总结。打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魔咒,努力再现真实的历史,将是对中国的伟大贡献。

相关文章

·国庆群众游行:全景智能仿真系统挑大梁 09/09/17

·看《建国大业》的理由 09/09/15

·十七届四中全会今日起召开 反腐败等成关注焦点 09/09/15

·捡300万金饰女工被查出患肿瘤 可能“轻罪免罚” 09/09/14

·广州8月一手住宅成交数据严重失真 09/09/08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