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博鳌房地产论坛_复苏与改变中的房地产新未来
气象专家何立富:华北高温强度还将持续甚至更强

  连日的高温天气让北方的高温范围进一步扩大。继23日晚和24日早晨发布高温预报之后,中央气象台将预警级别提升到高温橙色警报(仅次于最高等级的红色警报)。北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高温天气?高温天气还将持续多久?未来我国天气将呈现什么样的特点?围绕这些问题,我们专访了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请他深度解析近日北方多地的高温天气。

  极端高温天气接近历史的极值

  Q:请您首先介绍一下这次的高温天气都影响了哪些地区?高温的中心在哪些地方?北京的高温情况如何?

  何立富:从23日开始,北方多地出现了35摄氏度的高温。整个华北大部分地区,包括黄淮、江淮、江汉、西北地区都出现高温。

  本次高温天气的中心位于华北的中南部到黄淮一带,也就是在华北平原。北京、天津,还有河北、山东、河南一带温度最高,24日的气温都超过了37摄氏度以上,在河北西部,还有河南北部一带,从24日下午14时的温度看,都已经达到了40度,而这可能还不是最高温度。

  北京南部地区气象台观测到24日下午14时的气温是38摄氏度,城区气温可能更高。

  Q:与历史同期相比,有没有某些地区突破了高温的极值?

  何立富:刚得到了最新消息,24日北京南郊观象台最高气温为39.6摄氏度,与历史上6月下旬的最高气温来比较,北京已经突破了历史极值39.5度。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等地24日的高温天气也已经超过了40度,尽管还没有突破历史极值,但是已经比较接近了。预计华北平原一带今天高温的强度还将持续甚至更强,特别是京津地区、河北、河南的局部地区,有可能接近或突破历史极值。

  Q:这次的高温天气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

  何立富:近期尤其是近一周以来,我国南方的降雨主要出现在江南华南;而北方地区则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受偏北气流控制,北方大部分地区基本以晴热天气为主,太阳辐射增强,蒸发作用加大,导致近地面大气明显增温。同时,位于中亚地区的大陆干暖气团近两天不断东移,目前已经控制了长江以北大部地区。势力强大的大陆暖气团加上地面晴空辐射的共同作用,使得北方地区出现了这种大范围的比较极端的高温天气。

  可以说,这种情况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非典型”梅雨天气有关。按理来说,6月下旬到7月中旬,应该是江淮流域的梅雨季节,此时北方地区的天气相对来说不会这么炎热。反而应该是华南、江南南部一带出现高温闷热天气。

  尽管6月20日以后,浙江、上海等地都宣布“入梅”,但从目前的降水情况来看,上一周的主要降雨发生在江南和华南地区,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并不是很典型,可以说是“非典型”的梅雨,导致了淮河以北地区出现了这种比较极端的高温天气。这种“极端”,表现在这段时间的温度接近历史的极值,另外,雨带并不位于长江中下游而长时间位于华南江南,都属于异常现象。

  28日以后高温天气将得到缓和

  Q:本次高温天气将持续多久?

  何立富:在受到比较强的冷空气主体影响、形成降水天气之前,这种高温天气还会维持几天。

  在华北地区,特别是在京津、河北地区,预计25号、26号,可能会维持这种高温天气。预计在27号以后,有一股弱冷空气南下,部分地区如华北中北部会出现降雨,这一带的高温天气将有所缓和。而大范围的冷空气南下要到28号以后,也就意味着黄淮、江淮、汉水一带的高温实际上要到28号以后才能缓和。到那时,长江中下游才会出现真正典型意义上的梅雨,大范围的雨带就会维持在长江中下游这一带。到那时,北方地区的冷空气相对比较活跃一些,所以不会出现这种高温天气。

  Q:28日以后,长江中下游出现典型意义的梅雨,我国将呈现出什么样的天气特点?

  何立富:28号以后,真正梅雨期的雨带才开始出现。冷暖空气的交汇处,将位于江淮地区一带或在长江中下游一带。那时,天气的特点为典型梅雨的特点,雨带将从四川盆地东部一直到长江中下游一带,北方相对来说则比较凉快一些。之后的高温天气,将出现在华南和江南等地;由于受到海洋性暖气团的控制,南方的高温天气表现除了温度较高之外,还非常闷热。北方地区相对来说,反而不会出现这么强的高温。而降水则主要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梅雨。

  而在本次高温天气中,由于冷空气较弱,受干暖气团的控制,空气湿度比较小,这就是为什么大家觉得虽然温度高,但是不会像南方的闷热那么难受。

  Q:预计本次高温天气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会不会演变成极端天气事件?

  何立富:所谓的极端天气事件,是指这种天气将会带来比较严重的灾害后果。中央气象台今天发布的是高温橙色警报而不是最高级别——红色警报,主要考虑到这次高温天气的影响和持续时间。通常,在某个地方,高温已经持续很长时间,而且还将加剧,尽管温度不是太高,但是其影响后果可能会越来越严重,我们在预报时会将预警升级。而这次高温天气在大部分地区的持续时间不是很长,不会带来特别严重的后果,也不会给电力、生活用水等生产生活方面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专家支招应对高温天气小贴士

  Q:在这种高温天气里,公众应该如何做好防范工作?

  何立富:北方晴热高温不同于南方的闷热高温天气,紫外线的强度会非常强,而过强的紫外线容易导致皮肤病或皮肤癌,所以,特别提醒广大网友,要加强防晒工作。

  建议大家要选择适宜时段外出,应尽量减少午后高温时段的户外活动或作业。户外工作人员需要穿宽松、透气性能良好、色浅的衣服,同时采取必要的防暑降温措施,携带必要的遮阳工具,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并要缩短工作时间,保证充足睡眠,一旦感到不适就应即时休息。

  另外,当气温过高,超过35摄氏度时,外界温度与人体温度接近,甚至超过人体正常温度,会造成人体体温调节障碍。其主要影响人体对流和辐射散热,使得体热积聚,体温升高,容易发生中暑。对于老年人还有体质比较弱的朋友,尤其是在心脑血管、消化系统以及肝、肾等疾病者,应尽量减少在高温环境中的停留时间,注意防暑降温,多喝白开水,补充身体水分。

  当气温达到35摄氏度以上,建议爱好运动的朋友要停止运动,并保持充足的饮水,同时,应随身携带一些仁丹、风油精、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常规的防暑药物。

  此外,建议大家将室内空调温度调节到26摄氏度,以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引发空调病。

  科普小资料:

  高温热浪:所谓高温是指超过35摄氏度以上的天气。热浪没有明确定义,但一般指连续的高温天气。高温热浪的程度,可以用高温积温平均值来说明,也就是用日最高气温减去35摄氏度。

  “桑拿天”:一般指温度在32摄氏度以上,最小相对湿度达到80%的天气。“桑拿天”产生原因:降雨导致空气相对湿度加大,地面温度较低,而高空温度相对较高,风力小,空气流通速度减慢。

  高温预警信号:高温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高温黄色预警信号的标准是: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将在35摄氏度以上。

相关文章

·京津冀等13省市高温:42℃ 09/06/25

·41.4度!山东东营高温预警升级为红色 09/06/25

·河南持续高温 郑州破6月下旬最高气温纪录 09/06/25

·高温烤河北 气象台连发高温预警信号 09/06/25

·河北无极县高温导致路面爆裂隆起 09/06/25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