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红星 买房年代 2009五一黄金周特刊隆重推出
商业地产:危机带来机遇

  严格意义上说,中国的房地产行业真正起步是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目前尚未走过一个完整周期。

  严格意义上说,中国的房地产行业真正起步是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目前尚未走过一个完整周期。商业地产因为其复杂性,更是处于刚起步阶段。如何渡过本轮经济危机,我们有必要从海外成熟市场借鉴更多的经验。

  商业地产企业如何“过冬”?香港的恒隆公司在几次经济低谷中的经验教训是非常有参照意义的。在1980年初,香港历时十年以上的高速发展后,经历了一次严峻危机洗礼,恒隆因大量的商业物业尚处于开发阶段,资金周转困难,几乎破产。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后,香港房地产价格大跌,恒隆因持有很多成熟期的商业物业,现金流稳定,反而抓住机会在熊市抄底获利。

  因此,当经济不景气时,房地产行业重视的是快速周转,此时投入开发阶段的商业物业会因其低周转性而被拖入泥潭。相比国内,在2008年初,房地产行业开始过冬,一些人开始鼓吹商业地产是“避风港”,使得一些住宅开发企业贸然进入商用物业开发,现在,他们已经开始品尝苦果了。

  当然,如果企业资金雄厚,资金成本低,投资回报率能够覆盖资金成本,那么现在逢低吸纳,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遇。

  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经济与房地产泡沫同时破灭,众多的房地产公司破产、银行形成大量的坏账,却带来了房地产证券化(REIT、私募基金等)的繁荣,推动了商业房地产领域的革命性变化。因此,本轮危机是否可以加速推进国内商业房地产模式的变革,值得拭目以待。

相关文章

·胡祖六:金融危机新动向 09/05/12

·地震采访和杭州飚车 09/05/12

·陈发树要做巴菲特 09/05/12

·危机再现:中新地产突遭香港廉政公署调查 09/05/12

·忘掉创业板,忘掉IPO 09/05/11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