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口过关,工作人员接过我的证件,说:“我记得你第一年年会就来过了。”仔细回忆了一下,第一年已经是2001年了。
从海口到博鳌,觉得和从曼谷到帕塔亚的沿途感觉很相似,毕竟都是热带的地方,不过这里显得视野开阔的多,也干净整齐的多,当然,这里显得更加繁荣,因为沿途那些房地产广告。
第一年的年会,也就是成立大会,记得是在户外搭建的临时建筑里面召开的,听说那个地方还保留着,成为了一个旅游景点。那个时候博鳌还是一个小渔村,只有一家五星级酒店,也因为这样,第二年的年会,因为来的人太多,甚至出现了代表都没有饭吃,没有地方住的情况。
不过自从03年的永久会址和相连的五星级酒店启用,情况改善了很多。现在,再加上一个卖不出去的楼盘改成的“五星级”酒店,加上新落成的另外一家五星级酒店,要在会议期间容纳几千名的代表和记者,已经不成问题。问题是,不开会的时候,不知道这些酒店的入住率到底有多少?就拿我们住的酒店来说,门市价四个房间三千多,会议期间当然没有折扣,但是只要过了这几天,在网上一千多点就可以订到,差不多打四折。
论坛人气旺当然是好事情,不过除了参加会议的代表算是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看看采访的记者,依然是自家人占了绝大部分。香港记者算是不小的一伙人,很大的原因,是因为特首每年都会参加,记者们关心的,是特首是不是会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接见的时候,领导人的表情和语气,是否可以透露一些对特首的满意程度?
今年网络媒体来了不少人,网站的直播,当然比电视的直播很多时候还有优势,因为可以随时翻看,而报纸,在信息传递的速度方面,是没有办法和网络媒体相比了。当然,采访这样的会议,信息量和速度的快慢算是一个方面,但报道做的好不好,其实还是要看媒体能不能够自己设定议程,自己是否清楚要把重点放在那里,要报道什麽。有的时候期望面面俱到,反而失去了特色,淹没在眼花缭乱的信息里面。
不过这个年头,准确与否已经不重要了,关键是要标题吸引人,就好像星期三,不少媒体信誓旦旦的标题:根据可靠消息,国务院当天讨论新的刺激经济方案,不过仔细看,都是一些专家信誓旦旦的猜测性言论,甚至断言,将会重点放在刺激股市。这样的报道被网络重点报道,不知道对于股市的继续升高是否有关联?当然,知情者是不会当真的,还是苦了那些小散户。
在会议日程还有参加会议的代表里面,努力的寻找自己需要的采访对象和内容。名人很多,但是名人并不意味着有价值的新闻。比如小布什,可能比不上一家上市公司老总有意无意透露的信息,后者的言论可能影响到股价,而前者,虽然世界知名,但却只是一个透过演讲来赚取收入,为这次会议锦上添花的人物。一个朋友开玩笑,如果达沃斯是富人俱乐部,这里则像退休政要俱乐部。当然,如果退休政要依然有着影响力,那远远要比富人俱乐部重要。
不过还是会有很多收获,比如从去年的胡萧会开始,这个论坛在两岸经贸上面扮演一个平台,这次台湾带队的是前监察院长钱复,带着马英九的口信。还有几位中国财经界的重头人物,央行行长,中投的话事人,捧场的外国记者,最关心的当然是这几位,看到日程上显示,他们要到星期六才出现,老外不断在电话里面抱怨自己来得太早,因为这两天的论坛,是企业家还有名人的天下。不过这要怪他功课做的不足,年会官网上的日程一早已经公布。
结束完采访,刚要离开,发现酒店门口站好了一排穿着红色旗袍的礼仪小姐。看来是为了迎接vip的,以为会是什麽大人物。一打听,原来是几个公司的老总。看来会费给得还挺值得,就算在北京开两会,礼仪小姐也只不过是在车门口举举牌子,哪里有这样在门口恭候如此隆重?不过看了有点点心酸,安保的原因,从记者的酒店到会场只能乘坐穿梭巴士,但我们从酒店到会场,五分钟的车程,结果用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看来,接下来几天,一定要预备定充足的时间。
·博鳌亚洲论坛地产大腕经典语录 09/04/20
·一些人和一些事 09/04/19
·观点新媒体出品人、博鳌房地产论坛秘书长陈诗涛致辞 09/04/18
·城市观点论坛冰城行开幕 09/04/18
·直播实录:城市观点论坛冰城行(上) 09/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