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份之前,蒙牛是很多企业学习的对象;牛根生是创业者以及老板们效仿的目标。
毒奶粉发生之后,三聚氰胺被中国人熟知。紧接着,各大牛奶品牌的液态奶纷纷“出事”。出事的企业中,蒙牛最被关注,蒙牛的麻烦也最大。中国人常说无商不奸,但是对蒙牛,百姓心中一直给与高分。当蒙牛也出现三聚氰胺,过度的信任导致过度的失望。万言书一事弄巧成拙;特仑苏致癌让蒙牛旧伤未愈,又添新伤。伪造媒体公章再给蒙牛重击。
从去年9月份之后,相信老牛已经身心疲倦,力不从心。老牛可以带着蒙牛跑的很快。当遇上“问题”,这跑得快的隐患倏然迸发,让蒙牛成为箭靶。
以前,一直以为老牛善于品牌运转术,当央视对话邀请牛奶巨头而老牛缺席,我心中叹息,老牛错失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中国人善于愤怒,更善于原谅。对话的收视率一直不错,当对话可以免费给老牛一个说话的机会,一个道歉的机会,老牛为什么错过?
蒙牛的问题接二连三,当伊利与光明在修补三聚氰胺的伤口,蒙牛新增加的伤口太多。虽然广告一直多多,但是负面也多多,这必然使得相当一部分广告费白白的蒸发。是不是老牛还想快快的跑?如果是这样的战略,蒙牛的明天不是一般的危险。
重伤在身,还是慢一些吧。背着重伤快步走,身体会失去更多的血,蒙牛目前需要健康,健康需要牛根生仔细管理以及更理智的管理。只有确保产品绝对不存在问题,牛奶才可以运出工厂。产品是第一位的,必须带给消费者健康的营养补给。否则每天一杯奶,全民残奥会。
其次,是人员的管理,何以伪造媒体公章?这是太小儿科的把戏,是更危险的揪乱反正。蒙牛的产品要健康,需要健康的员工,健康的员工包括营销与市场上的服务人员。只是,老牛用仁管理员工,或许是悲剧的始作俑者,高级领导人不能太宠自己的员工。去年9月份,蒙牛旗下,首先是牛奶出现问题,我惊讶的是,当蒙牛的牛奶出现问题,老牛做一件错误的事情。第一时间闪着翅膀保护员工:声称员工并不知情(没有添毒)。
当公司出现如此危机,区区员工不知情,老牛不知情就可以对消费者交代?三聚氰胺如何跑进蒙牛的液态奶?管理环节是谁出现松解?就算舍不得真凶现身,也必须有人出来负责,不见得一定是老牛,不一定非要牺牲老牛,但有人对此负责终究是对消费者负责。可惜,我们都没有听到蒙牛公司的谁,来为此事负责。蒙牛的管理层,居然没有一个人来牺牲自己救蒙牛。就算是不能彻底拯救,但是出来一个顶罪的人,也会给蒙牛这个品牌“担一些忧愁”。
蒙牛是民族品牌,因为你是民族品牌,所以更要走的准、走的好,然后才是走的快。从目前来说,显然这个次序是颠倒的,走的快却没有走的准、走的好。诚心希望老牛静一静。虽然蒙牛有过失足,但老牛才华满腹,终究是有才华的智者老板。目前而言,蒙牛公司的慌乱、是非多多不应该是老牛希望的,现在的蒙牛公司,要稳的前提是老牛必须静,在安静的心境的支撑下,老牛才能智慧显现,也才能更稳的带着蒙牛走光明大道!
·营销趣谈:老鼠为什么要娶猫的女儿 09/03/29
·黄怒波:后金融危机时代地产市场细分与风险规避 09/03/27
·直播实录:城市观点论坛武汉行 09/03/27
·什么力量让AIG腐而不朽? 09/03/26
·流放者归来 中年黄怒波 09/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