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G30
汉正街:大武汉的繁华与演变

  在大多数时候,我们对城市建筑的关注,往往重视于“城”的价值,而忽略了“市”的内涵。

  而更多的时候,我们往往能够发现“市”本身在人类社会形成及发展过程当中的意义。这种意义是建立在人类社会分工与交流的基础之上的。人类在城市聚集,因为“市”为人类交流与商贸带来了更多方便,而城也许是在“市”的基础上形成的。

武汉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汉正街从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中国“市”的繁华与演变,意味着武汉“城”与“市”的变迁。

  15世纪,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而长江作为当时中国最为主要的交通动脉,各路商家开始在汉口驻扎。

开头

  苏商逆江上溯,川贾顺水下流,行至汉口,泊船汉江,上岸歇息。汉口出现了宗三庙、杨家河、武圣庙、老官庙和集家嘴等众多的码头。苏商川贾与当地栖居者交融通商,沿河成基,依河而市,形成街道。

  一时间汉口繁华满地,“四海九州之物不踵而走,特形异物,来自远方者,旁隘露积”,汉口,亦成九省通衢,中国南北东西商贸交流的集散之地。

  清康熙年间,设立汉口巡检司,于是有了汉口正街,即“汉正街”,在当时亦称“官街”。

  时至清末,汉口不但因长江而成为中国东西交通的中转站,亦因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而成为中国南北交通的中转站。作为中国内陆最早开埠的城市之一,汉正街在清末迎来了它最繁华的年代。

相关文章

·汉正街:大武汉的繁华与演变 09/03/26

·成实 绿色沿海 09/03/26

·上海:博弈在理性的市场中 09/03/25

·为了一个上海户口 09/03/24

·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房地产市场表现 09/03/24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