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众公开媒体不同,企业杂志更多地将企业追求的价值观放在第一位,而公众媒体则将读者的价值观放在第一位。
《华侨城》杂志主编 胡梅林
自由经济时代的企业组织
曾经有一个经济学家预言,全球一体化之后,大部分人将依存于各种经济体,国家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最终将消亡,取而代之的主要组织是企业。比如,一些人就职于微软,一些人就职于谷歌。在中国,像华侨城、万科这样的跨区域公司,其员工遍布全国各地,深圳、北京、上海等区域的概念将从属于企业而存在。企业作为一个经济体和社会组织的双重特性决定了企业同时也是文化栖息和传承的载体。
我们可以看到欧洲的例子,欧盟在统一货币之后,国与国之间的往来几乎没有屏障。最近一次的金融风暴,实际是由一批企业主导的危机,由此而蔓延成为席卷全球的风波。其影响面之广、影响力之大,足以说明一个以企业为主体的自由经济时代已经来临。
任何一个社会的纽带都需要建立在统一的文化和价值观之上的。今天的全球一体化,也正是因为建立在彼此认同的自由经济价值观基础上的。比如说,一双耐克鞋,其核心价值在全球都是同一个诉求。
不会说在美国倡导自由主义,而在阿富汗倡导民族主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国际品牌往往充当了文化的传播者。这使得企业因为经营的需要,而不得不挑起文化经营的重担。
企业杂志说什么?
另外一个现象是,著名企业往往代表着成功、财富和商业地位。自由经济时代,人们对社会精英的看法,更偏向于企业财富阶层。因此,由著名企业主办的杂志,也成为了社会精英的社会读本。
从古至今,任何一种组织的文化建立和传播,都离不开读本,定期出版的读本就称之为杂志。比如宗教的传播,是以经书的方式传教。这样周期性传播的刊物,使得文化的创建和持续传播能够有固定的载体。
对于企业的内部成员而言,科技的高度发达导致了供过于求的社会生产力,自由个性化的价值观和文化认同,使得所有企业成员要迅速达成同一个共同的目标,变得不是那么轻松。企业管理层意识到需要一个能够表达管理者主张,并有效建立与员工、关联合作伙伴的沟通平台。杂志作为一种传统的正式交流工具,无疑是最有效的。
企业杂志是经过二次包装的读本,与大众公开媒体不同,其更多地将企业追求的价值观放在第一位,而公众媒体则将读者的价值观放在第一位。因为市场逐利的缘故,公开媒体的趣味将首先满足读者的价值观,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刊物的品味。品牌企业的价值观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不会因为市场的变化而变化。一些高瞻远瞩的企业主办了以传播企业价值观的企业刊物。比如华侨城、万科、华润等企业的刊物已经成为社会精英层必读的刊物。其关键因素是价值观的趋同性。
精英化的企业读本潮
企业刊物在国内,尤其是在深圳、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拥有非常大的读者群,这与企业重视有密切的关系。仅在深圳,去年登记在册的企业刊物就有200余家,未登记的刊物估计有300种。内容丰富,各具特色。但总的来说,高质量的刊物还是凤毛麟角。这一现象也说明,中国企业文化的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大部分企业的价值观还停留在生产和销售的层面上。作为一个群体,其与社会的界面大部分还停留在产品利益上,还没有形成长期的价值观。甚至有些企业创办企业刊物的目的,纯粹是为了促销或者是面子工程。这从根本上制约了企业内刊的立意和办刊水准。如果将一本刊物作为企业的经营报告或者产品说明书,无疑,暗淡了企业刊物的前景。
一本企业刊物究竟该说什么?这是一个永久性探索的命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在社会组织中的比重和影响力逐渐加大。企业与政治的关系,企业与教育的关系,企业与家庭的关系,都将影响一本刊物的价值观体系。我们相信,未来的中国企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企业读本和刊物的发展,并成为精英阶层的重要读本。
·2009年广州房地产市场发展预测 09/03/26
·2009•中国房地产激活之年 09/03/26
·陈章勃 开发商与购房者的熊市 09/03/26
·张天宇 二套房贷该松绑了 09/03/26
·成实 绿色沿海 09/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