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番博弈的背后,政府似乎时刻都在被精明的开发商“算计”着。
08年下半年后的北京房市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各路“诸侯”都在各种救市的政策中“斡旋”。胜利者有之,失落者有之,皇城根下的故事总会多那么一点点耐人寻味的余韵。
被“算计”的政府
2009年,1月24日,临近春节的北京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对于北京的开发商来说,这个新年注定将过得很特别。
当天,北京市建委、地税局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在延缓地价款交付、放宽外资限制等方面作出了新的规定。对于仍在房市寒冬中煎熬的开发商来说,这无异于是一份提前到来的新春大礼。
“已经记不清楚这是政府第几次出手救市。”在北京一家房地产策划公司上班的大卫看来,金融30条、金融15条、国15条等救市名词已经让人“眼花缭乱”。年后上班的第一天,大卫接到上司的要求,要求他对近期北京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进行逐一梳理后上报。
政策是一拔接着一拔,从去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以来,北京对于救市的态度似乎就开始变得异常积极,但是效果还是没怎么看到。面对北京上半年以来持续性的市场低迷,大卫对于市场的判断感到依然迷茫。
早在去年11月,北京市建委、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等11个部门就已联手发布了《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涉及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新政包括:降低住房交易税收负担、调整享受优惠政策的普通商品住房价格标准,加大住房消费信贷,公积金贷款支持力度等内容。
“短短时间内政策由‘稳定’向‘健康’过渡,说明政府对北京楼市的判断,已经悄然发生变化。”对于在年前出台的这份《意见》,北京一些开发商已经敏感地察觉到政府态度的微妙转变。
“这种态度的变化一定程度上给了不少开发商‘扛下去’的信心。”大卫表示,虽然政策刺激下的北京2月份的成交量有所回升,但不少开发商已经抱有“继续扛”的心理:“一句话,又想当猪坚强了。”
但在政府救市背景的支撑下,2月份的北京还是传出了开发商寻求降价走量的消息,并且愈演愈烈。
对此,早已谙熟开发商心理的大卫不以为然:“不要被这些少数降价的开发商所迷惑,现在北京降价的开发商不外乎两种,一种是资金链紧张、真正缺钱的开发商,这种开发商不会太多,另外一种就是自己的盘子比较大,比较担忧未来市场风险的。”虽然目前的市场情况已经摆在了面前,但在大部分业内人士看来,下半年的市场依然是个未知数,风险不可预测。
·保利西子湾交楼即上“公堂” 引发限价房争议 09/04/01
·1个月卖出24亿 冠城大通另类卖楼 09/04/01
·恒基地产西安项目开建 09/04/01
·绿地集团100亿参与嘉定新城建设 09/04/01
·南汇并入浦东新区地产业受益 09/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