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溯源,造成公积金不能得到有效利用的根本原因可能还是在于商品房市场的不健全发展。
“要是不被提拔为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我就不会有这个权利,到银行贷款也就贷不到了”。2009年1月13日,在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庭上,原湖南郴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李树彪“悔恨不已”,因涉嫌贪污、挪用1.15亿元公积金,李树彪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仅仅时隔一个月后,北京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朝阳区分中心原主任刘毅也因涉嫌挪用总计近9000万元住房公积金而被提起公诉。接着,因接受民生银行一负责人21.9万元感谢费,北京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原副主任陆兢也是一审获刑……
大案频发的公积金监管领域由此备受舆论关注,在房价持续高企、公积金大量闲置的背景下,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购房者的“奶酪”大量流失?
作为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公积金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在促进商品房市场的繁荣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近几年商品房市场的调整,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上的缺陷开始暴露,各种形形色色的公积金贪污舞弊案件正是这种漏洞的直接体现。
按照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的规定,我国的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是由公积金管理中心具体运作、银行设置专门帐户进行管理的形式。其中,公积金管理中心的监管则是由建设部门会同财政、银行、审计部门来进行。
因此在我国,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定位表面上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事业单位,只负责公积金的归集、保值和增值,具体的金融业务(贷款、结算、开立账户、交存和归还)还是委托银行办理。但事实上,掌握着大量资金的公积金管理中心在功能上已经非常趋近于金融机构的特征。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住房公积金的汇交和发放的“权利”已经集中在公积金管理中心,而银行则演变为了单纯的“出纳”机构:只要有公积金管理中心的批文,银行就可以照单发放。
于是,这就给了各地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们的权力寻租机会:公积金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政府资金,而非公众资金。
在这个过程中,显然取得公积金发放资格的购房者的资信评估、抵押物价值的评估都是由公积金管理中心操作,这个黑色空间无疑成为了滋生刘毅之流的温床。
虽然客观上来说,公积金贷款的风险终究是由公积金管理中心来承担,银行作为委托人,只是收取手续费而没有风险责任,但这种角色定位显然已经潜意识地将公积金管理中心这个事业单位定位于金融机构了,但金融机构的监管方式却并不适合公积金管理中心这样的事业单位,于是漏洞就这样出现了。
由此,似乎可以推论得出,公积金管理中心之所以频频出事,关键在于监管的缺失——将公积金监管寄托在其自我约束的基础上,风险显然不言而喻。根据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和统计,目前我国公积金的总归集额在两万亿元左右,储蓄余额也超过了万亿,按照现在的速度增长,在不久的将来,住房公积金将会成为中国最大的基金。“现行的监管模式和制度能否管好这样一大笔钱实在令人生疑。”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高级经济师丛诚表示。
显而易见,监管制度的改革是杜绝腐败的根本之策。对此,有业内学者认为,将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转变成政策性金融机构,按照金融机构的监管方式去进行监管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式。“这样政府可以设立专门的经营机构,由政府承担经营风险,为政府政策目标服务。”
事实上,这确实将很大程度上避免公积金管理中心“一把手”说了算的弊端:现代金融机构的监管体系将有效防止权利寻租现象。
然而,追根溯源,造成公积金不能得到有效利用的根本原因可能还是在于商品房市场的不健全发展,如果能有效保证商品房市场按照市场的规律运行,那么公积金制度也能发挥其最大的协同效应,一切问题也都将迎刃而解。在目前国内房市仍然迷茫的特殊时期,住房公积金领域大案频发不过是房地产市场近几年扭曲发展的一个局部写照。
·南京:房市的游戏 09/03/25
·上海:博弈在理性的市场中 09/03/25
·北京:“诸侯”的救市攻略 09/03/25
·公积金腐败:谁动了购房者的奶酪? 09/03/25
·绿景地产:08年净利同比增长1135.48% 09/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