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G30
恒基兆业中报:内地土储过千万

  内地方面,恒基兆业期内物业销售总额达港币1.87亿元,而主要原因是重新推售的广州恒荔湾畔项目销情相当理想。

  3月19日,香港地产企业恒基兆业发布了2008-2009财政年度中期业绩。

  香港业绩下降

  根据中报披露,恒基兆业地产截至2008年12月31日止的6个月内,股东应占未经审核的基本盈利为港币14.05亿元,较上年同期港币37.55减少港币23.54亿元或63%。以此基本盈利计算,每股盈利为港币0.65元,而去年同期的每股盈利为港币1.92元。

  经计及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期内股东应占盈利则为港币11.71亿元,较上年同期港币91.89亿元减少港币89.18亿元或87%,每股盈利为港币0.55元,去年同期每股盈利为港币4.69元。

  恒基兆业表示,报告期内,集团应占的香港物业销售收入总额为港币23.91亿元,当中主要来自西九龙星汇居、大埔比华利山别墅,以及旺角百汇轩,业绩与去年相比有明显下降。

  对此,恒基兆业解释原因是“由美国次按问题所引发之金融海啸,已席卷全球并使世界各地经济均蒙受损失。作为高度外向型之经济体系,香港亦因此未能幸免。面对本地失业的攀升及经济下滑,置业人士及投资者皆转趋审慎,令本港物业交投量自去年下半年显著回落。加上信贷收缩以致银根收紧借贷,进一步打击投资意欲。”

  下半年,恒基兆业将有1370套物业推出。

  内地业绩上升

  而在内地方面,恒基兆业期内物业销售总额达港币1.87亿元,而主要原因是重新推售的广州恒荔湾畔项目销情相当理想,余下约240个住宅单位已近乎卖完。

  此外,恒基兆业共有28.8万平方米的投资物业组合亦表现理想,期内集团应占的租金总收入及租金收入净额分别增长19%至港币1.5亿元,以及18%至港币9200万元。其中集团于上海的租务表现仍保持良好,未受浦东租厦供应大增及全球金融海啸冲击。

  对于2008年内地房地产市场的表现,恒基兆业认为受到全球金融海啸的影响,内地的经济增长率持续减少,导致全国的购买力下降;同时调控政策使买家普遍持观望态度,房地产逐渐步入低谷,房价也回落,成交亦萎缩。

  截至中报期内,恒基兆业在内地土地储备总楼面已增加至约1086万平方米,当中约77%为可供出售的住宅楼面,至于写字楼楼面及商业楼面分别占11%及9%,而会所及其他小区设施则占余下的3%。

  2008年7月,恒基兆业与新鸿基地产及九龙仓集团签订一项合营协议,按分别占三成、四成及三成拥有权的比例,携手在成都市东大街发展一幅约17.2万平方米的商业地块。建成后整个项目可提供总楼面面积逾104万平方米,集团占当中约31.6万平方米。

  2008年12月,恒基兆业的一合资公司以6270万元购入一幅位于长沙市开福区的高岭组团,面积约5.8万平方米的土地。连同早前于2007年10月以约3.5亿元购入并座落在旁面积约36万平方米的地块,两者将一并发展成为大型住宅小区。其中,恒基兆业所占股权为55%。

相关文章

·嘉里上海卓悦居均价降15% 09/03/19

·上海“两个中心”政策有望获批 09/03/19

·戴德梁行独家代理瑞安沈阳中汇广场 09/03/19

·中原地产两员工承认行贿及受贿罪 09/03/19

·高力国际:全球写字楼分析报告 09/03/19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