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筑平均寿命仅30年 成较大建筑浪费城市

  中国民主建国会北京市委员会向正在召开的北京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提交的书面发言材料中透露,北京建筑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十多年,远没有达到使用寿命五十年至七十年的设计年限。北京已成为全国较大的建筑浪费城市。

  发言中说,据相关部门统计,二00八年北京有公共和住宅建筑面积约五点九亿平方米,其中使用期低于五十年短寿命建筑约四亿平方米。发达国家建筑平均寿命在八十年以上,长寿命建筑达一百多年,甚至是几百年。长寿命建筑与短寿命建筑相比,延长了使用周期,可以节省大量建筑材料。

  人为因素是造成北京市基建工程短寿命的主要原因,例如由于规划缺乏前瞻性,不少新建的住宅使用不到十五年就要被迫腾地拆除。

  在新中国成立的五十多年里,除了重点的历史性建筑、标志性建筑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如奥运工程等)外,北京的大多数旧有建筑基本是构建在比较落后的建筑体系上的。这个落后的建筑体系包括了基本的建筑材料、规划、管理、设计、施工、监理、验收、标准、法规等各个方面。

  在北京提高公共、住宅建筑寿命有相当大的潜力,如果规划、标准和施工质量到位,完全可以将建筑寿命提高到一百年以上。如在城市的公共标志性建筑中应大量采用天然石材做建筑材料、在市区和乡镇大力发展商品混凝土住宅建筑等等。

  北京市现有的商品混凝土住宅建筑还在发展,目前占现有建筑面积的百分之五十五左右,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如果大力发展商品混凝土住宅建筑,北京建筑的寿命会有相当大的改观。

相关文章

·教堂改变罗马 09/01/20

·北京经适房面积下调征求意见稿被撤 09/01/20

·雅居乐协议纠纷 花旗看空穆迪表示不影响 09/01/20

·七成房企计划减少或冻结人员编制 09/01/19

·经济租用房有望在全国推广 09/01/19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