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裕和刘永行的幸福

  很可惜,我不曾就幸福这个问题向黄光裕请教,但记得刘永行的回答:“开始的时候,是生活得好一些。现在,是做一个百年企业,让更多的人生活得好一些。”这话虽然境界不低,听起来和“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也差不太多——我相信黄光裕能够说得更精彩。

  最难之处,在知行合一。尤其是成为首富,各种资源开始在聚光灯下向他们聚集的时候。

  他们都很勇敢、果决,并且善于学习。这是他们能够在时代大机遇下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但在成为首富以后,两个人的成长轨迹却显著不同。

  “他的目光变得深邃,但杀气和霸气越来越重。”接近黄光裕的人如是说。很多人记得他的光头形象,眼神中透露出“睥睨一切”的气势。2004年以后,年轻的黄光裕以总计数十亿的代价,相继收购了永乐电器、大中电器和三联商社,成为国内家电零售连锁业无可争议的霸主,并一度向主要竞争对手苏宁电器提出合并邀请,一时风头无两。“一有机会就出击”、“三分把握就做”、“要做就做到最大”,这是他的经典话语,他的偶像是李嘉诚。

  与之相比,刘永行低调保守得多。“他像一个农民,走到大街上,都不知道他是干啥的”,接近刘永行的人如是说。2003年,他考察了7年的第二主业“电解铝”项目上马,当年不幸遭遇宏观调控,项目被迫停工。“好在我们投进去的20亿没有一分钱银行贷款,慢就慢一点,总有机会起来,”他的偶像是王永庆。

  黄光裕追求的是“快”,因此他特别注重资源整合,向外扩张。刘永行追求的是“长”,因此他特别注重管理优化,向内发展。这种企业经营的战略差异也表现到他们的行为举止上:黄光裕跟政府官员以及资本市场沟通密切,而刘永行却主动保持距离;当黄光裕带着众多保镖出席“博鳌青年领袖论坛”时,刘永行带着他的秘书在办公楼里爬楼梯。

  可以说,他们都在用行动实践着他们的理想。他们的行动不同,缘于他们对世界的理解不同。在黄光裕,既然世界充满无限的可能,为什么不去尝试?而基于对社会历史的长期观察,刘永行可能悲观得多。

  不能因为黄光裕此番“出事”,就说“快”不好,因为这是今日世界的主流。从某种意义上说,黄光裕的选择倒是更符合“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即便如一些人所预言的那样,“他这一次很难过关”,我也不认为人们会从中记取些什么,因为速度和扩张对于人的诱惑,实在是难以抗拒的。至于刘永行,他的这种冷静和自我克制之所以被人尊敬,只因为绝大多数人无法学习。

  米兰·昆德拉在其小说《慢》的结尾处说:明日不会来,听众不再有。朋友,我请你做一个幸福的人。而且我隐约觉得,我们唯一的希望取决于你有没有能力做一个幸福的人。

  我猜想,如果我们能够慢一点,也许就能够记得自己关于幸福的最初想象,大概就会变得幸福一点。

相关文章

·黄光裕和刘永行的幸福 08/12/01

·轻重与快慢 08/12/01

·谦卑而不羁的爱尔兰 08/12/01

·黄光裕的“赌台” 08/12/01

·美国10月新房销量创历史新低 08/12/01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