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问题已经成为限制国内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并为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通胀火上浇油。
中国4万亿投资计划的实质内容远非听起来那么令人震撼。即便如此,在当前全球经济衰退,商品价格下降的大环境下,中国却可能迎来突破基础设施建设瓶颈的黄金时期。
基础设施问题已经成为限制国内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并为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通胀火上浇油。因此,中国4万亿投资计划给经济带来的长期影响与短期刺激同等重要。
11月9日,中国国务院宣布了在未来两年内促进经济发展的十项措施。此举旨在扩大内需,拉动中国重要出口行业的增长,并提振股市信心。
但“4万亿”的真实投资规模和对经济可能带来的影响还需要商榷。
1)政府承诺加大对交通网络(包括客运铁路、煤运通道)的投资,对农村公路和电网进行改造升级,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但这4万亿投资计划却包罗甚广,例如加大对医疗卫生、教育、生态环境和廉租住房建设的社会支出,到通过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来提高农村收入。
另外,四川地震灾区灾後重建基金,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取消商业银行贷款限额,这些举措也都被包括在这4万亿计划之中。
2)4万亿计划中的很多内容此前已经公布过,这回只不过是简单的重申(例如灾后重建,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等);其他一些内容看起来似乎就是日常工作预算(例如老生常谈的增加社会保障开支,关注农村低收入群体等)。政府没有对这笔钱的来源或去向进行详细的划分,而只是粗略地说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新增投资”。
3)显而易见的是,这4万亿资金必将包括来自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投资。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穆虹表示,中央政府将提供1.18万亿元(其中包括2008年第四季度的1,000亿新投资)。但这意味着,还要有人为其馀几乎3万亿元掏腰包。
因为地方政府税基薄弱,其开支高度依赖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所以看起来其馀投资将主要来源于企业。这也许就与他们本来就计划的投资混为一谈了。
尽管“4万亿”的价格标签并不可信,但中国政府却着实打算优先投资于交通线路和基础设施。这说明政府愈发担心铁路、公路和能源线路运力不足,制约工业增长,并推动通胀。
·绿城中国10月销售额6.8亿 08/11/18
·香江控股:发债4亿赎回股权 08/11/18
·广宇集团年内第9次贷款2.6亿 08/11/18
·陈之泉简介 08/11/17
·绿城10月销售急剧萎缩 “24条”效应未现 08/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