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
1、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彩色大玻璃。设计中利用十字拱、飞券、修长的立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
2、以新的框架结构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
3、教堂的平面仍基本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门的两侧增加一对高塔。
4、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
5、飞扶壁由侧厅外面的柱墩发券,平衡中厅拱脚的侧推力。为了增加稳定性,常在柱墩上砌尖塔。
·意大利的四大建筑风格之 哥特式建筑 08/11/10
·日本建筑师远藤秀平新作:泡泡游客中心 08/11/10
·意大利的四大建筑风格之 罗马式建筑 08/11/02
·意大利的四大建筑风格之 拜占庭式建筑 08/10/31
·日本关西:泡泡筑透视自然美 08/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