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荣智健加盟中信集团的香港业务,转年他在一次企业重组中接掌了中信香港(Citic Hong Kong)。后来,该公司收购了香港一家不知名上市企业的控股权,并将其更名为中信泰富,然后以中信泰富为母体开始收购资产。中信泰富在不少公司都拥有数量可观的非控股股份,目前仍持有国泰航空(Cathay Pacific Airways) 17.5%的股份。与此同时,荣智健也与李嘉诚等香港大亨建立起了密切关系。
过去这些年中,中信泰富在香港和中国大陆的一些基础设施和房地产项目中进行了大量投资,这些项目包括隧道、购物中心和发电厂等。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信泰富这家人脉广泛的企业很被投资者看好,其股价也一路上扬。与此同时,荣智健在中信泰富的持股也逐渐增加到目前的19%,再加上中信集团29%的股份,荣智健目前已成为中国最富有的人士之一。
在中信泰富投资外汇出现重大失误之前,香港最近已经发生了几起涉及高层官员和商界领袖的有争议事件。立法会议员何振林(Albert Ho)周三称,中信泰富投资案再次提醒人们,香港政界和商界的密切联系蕴藏着利益冲突,他还呼吁中信泰富董事总经理范鸿龄永久辞去在SFC和香港交易所的职务。
中信泰富此次投资失误显然起因于它对澳大利亚铁矿日益增大的兴趣,该公司投资澳大利亚铁矿之举与中国为支持经济增长而对自然资源表现出越来越大的胃口是一脉相承的。由于投资铁矿是一项资本密集业务,中信泰富因此需要以澳元购买设备和其他必需品。
虽然企业对自己的外汇敞口进行套期保值是一种常见做法,但中信泰富做的还不止于此。它还购买了俗称“累计期权合约”(accumulators)的结构性产品,这使它须以一个固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澳元。具体而言,中信泰富需要购买大约90亿澳元(以目前汇率折算约合61亿美元)。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连带影响,澳元汇率最近几个月大幅下挫,这使中信泰富的外汇风险敞口显著增大。投资澳元的交易已经使该公司录得8.077亿港元的帐面损失,如果按目前市价计值,损失更是会扩大145亿港元。由于中信泰富并未对其澳元头寸作平仓处理,如果澳元兑美元汇率继续下跌,该公司的投资损失还会进一步加大。
荣智健将此次投资失误归咎于中信泰富的集团财务董事张立宪(Leslie Chang)和集团财务总监周志贤(Chi Yin Chau)。这两人都已被公司解雇,而荣智健36岁的女儿荣明方(Frances Yung)也将遭受调整职务和降薪的处分,她目前担任中信泰富财务部的负责人。但批评人士正日益对中信泰富的高级管理层在这一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提出质疑。
香港立法会议员何振林指控中信泰富有意隐瞒其财务状况。荣智健曾表示,公司管理层6周前就知道了这一投机性损失,中信泰富之所以没有立即披露这个问题,是因为它想先解除这一交易的一部分。
中信泰富9月12日(在管理层所说其首次知晓这一损失的日子之后5天)向监管部门所提交文件的附录称:董事们不知道自2007年12月31日以来公司的财务和交易头寸出现过任何实质性的负面变动。
周三,荣智健和中信集团在中信泰富的持股比例都略有提高。中信泰富周三晚间称,荣智健已斥资737万港元购买了100万股该公司股票,将其在公司的持股比例由19.12%提升至19.17%,而中国国有企业中信集团也斥资1,478万港元购买了中信泰富股票,将其在公司的持股比例由29.35%提升至29.44%。
·中信集团与荣智健增持中信泰富300万股 08/10/23
·中信泰富上海项目未受“炒汇”事件影响 08/10/23
·瑞安:下一个中信泰富 08/10/23
·中信泰富上半年纯利减12%至43.77亿港元 08/08/29
·中原报告:7月上海写字楼市场分析 08/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