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人类地域

  

  当我问到关于如何理解人类地域图谱时,Peter Petronzio上尉,24旅的指挥官说出了自己对其定义的一些想法,他建议在当地收编一些土生土长的顾问人员而不是哲学博士们,“不是学院讲师也不要社会学家,就是当地的土军师,这些人才能在战斗中给指挥官提供建议。”。这位上尉的想法是,一个当地人才能分辨出习俗,手势语和口音的细微差别,当谁言行不一的时候或者很多其它情况我们就可以得知。

  语言又是另一个问题,“很多翻译都很菜,我建议找出十数位翻译然后让他们直接跟着指挥官”,上尉说到,怎么不让海军陆战队的人学习普什图和多里这两种阿富汗主要语言而依赖语言学家呢?“我们可学不了,每年三分之一的陆战队员倒一次班,怎么可能让他们学那些?我们更重视的是文化而不是语言。”。

  在八月的一个晚上,我跟随一个步兵排在一个村庄巡逻,就要出发的时候,中士萨缪尔格莱姆的声音从广播中传来:“米歇尔,你带手铐来了吗?”。“看来他们跟谁干上了”,那位米歇尔说。格莱姆从一个院子里慢慢踱出来,随脚踢起飞扬的尘土。他带着两个塑料手铐,“计划改变!”,这个班停止了在附近村庄的巡逻,现在要去逮捕一个暴乱分子。“五英尺高,二十来岁,短胡子”,格莱姆这样描述,全班立马笑了起来。

  那个村庄灌溉水渠纵横交错,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国际发展署工程的遗留物,这个地方曾是冷战期间美国发展项目的桥头堡,最近更多的成为了塔利班的堡垒,这些水渠所灌溉的肥沃土地成了最佳的罂粟种植场。村民们面无表情的看着队员走过。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已经夕阳西下了。疑犯可能藏在某一个老人的矮矮的砖砌的房子里。格莱姆敲了敲一户人家的门,出来了两三个人。通过翻译,班长在外面盘问了一阵,而队员们警惕地观察着一个水渠对岸骑着辆板车闲转的人。疑犯和他的头目都不在。

  欢迎来到南阿富汗:没有对的上号的住址,没有身份证,没有运作的当地政府,没有移动电话网络,只有无尽的奔走。部队往回开拔,格莱姆开始抱怨,“真是绝了,所有人都一个样:五英尺高,短胡子,戴着头巾。那村子一半人都长那样!”。作为普查一部分的“人类地域绘图”,海军陆战队会给当地领导人拍照片,绘制的图谱将涵盖部族关系,罂粟种植及对联军态度等多个方面。

  在陆军,由社会学家和研究者组成的“人类地域系统”将会主导进行战地研究并为指挥官们提供建议。计划已经在争取支持,堪萨斯城星报的一篇文章建议“人类地域小组”能接着在非洲和拉美出现。海军陆战队远征队并未配备这样的小组,但是看起来已经干起了收集人类情报的活计。

相关文章

·“星河湾6号”引爆跨区域参观热潮 08/10/09

·“星河湾6号”:再次掀起豪宅革命 08/09/26

·德国:经济复苏的绿色印记 08/08/31

·当金牌变成金钱…… 08/08/21

·中国奥运追梦的25个历史节点 08/08/14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