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2月5日,一场7.9级的大地震将这个小镇夷为平地。纳皮尔人在一片废墟上完成了城市重建,并将其变成了装饰艺术的圣地。
遥远的新西兰小镇纳皮尔,从未像现在一样受人瞩目。自从汶川地震发生以来,关于灾后重建经验的话题,往往离不开纳皮尔,因为纳皮尔也惨遭与汶川地震几乎相同的摧残。
1931年2月5日,一场7.9级的大地震将这个小镇夷为平地。纳皮尔人在一片废墟上完成了城市重建,并将其变成了装饰艺术的圣地。
纳皮尔市市长阿诺特??芭芭拉说:“是的,纳皮尔环境清幽,生活节奏悠闲,而且,每年的"雅迪歌"节也为它增加了很多浪漫。”奥运前夕,她带着纳皮尔灾后重建的经验与诸多互助政策到四川绵阳,与绵阳结为友好城市,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多关于纳皮尔的城市细节。
纳皮尔的重建
在1931年地震前,纳皮尔街屋大多是维多利亚式的建筑,建筑物上有太多的装饰物及阳台,地震发生时人们慌张地逃到街上,却被掉落的装饰物、阳台击中造成伤亡。
重建过程中,纳皮尔采用了新的都市计划,将原本狭窄的道路拓宽,并将所有的电线管路地下化,建筑物外表的装饰物、阳台、招牌都被限制。ArtDeco(装饰主义风格)型式刚好是当时流行的式样,于是一个全新的纳皮尔诞生了。
装饰主义风格作为纳皮尔重建的选择,或许是一个必然的偶然。一方面,装饰艺术恰好是上世纪30年代的主流建筑风格,当时装饰艺术正风行欧美,流行工业文化所兴起的机械美学,又汲取了远东、中东、南美古文明的图腾文化,强调简约对称的几何造型、鲜艳明快的色彩。另一方面建造充满装饰主义风格的建筑也是为了安全方面的考虑。
纳皮尔的大部分建筑是由当地的建筑师路易斯??海设计的,他是建筑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追随者。他将毛利文化主题融入了建筑中,赋予了纳皮尔与众不同的新西兰特征。例如位于哈斯丁大街和爱默森大街街角处的ASB银行大厦的线条和曲折线就与毛利文化的花纹设计类似。
地震发生两年后,一幢幢统一的装饰主义风格建筑在纳皮尔出现,纳皮尔成为当时“世界上最新的城市”。直到现在,纳皮尔小镇仍是与美国迈阿密南海滩齐名的“ 全世界最好的装饰艺术城镇”。世界装饰艺术爱好者视这里为“艺术圣地”,因为只有在这里,才能看到如此众多的上世纪30年代装饰主义风格建筑。
处处都是新房子
纳皮尔小镇并不大,几乎所有的建筑都聚集在镇上仅有的两条商业主干道上。这些建筑普遍两层楼高,作为装饰主义风格建筑主要特色的对称图形外立面在这里比比皆是。考虑到将地震损失减到最小,重建房屋一律以轻巧材质建造,因此房屋看起来非常可爱。
当时这里的建筑原本多为商业用房,后来,许多商家搬到此,发觉此地的房屋非常有特色,便纷纷仿效这种上世纪30年代的风格又建造了一批新房子,其中还包括世界上仅有的两家装饰主义风格的麦当劳门店。
去过纳皮尔的人曾经说过,纳皮尔市中心让人感觉就像一个时光宝盒——各种搭配协调的20世纪30年代建筑格外迷人,而欣赏街景的最好方法是自己随心所欲的散步。在新西兰,处处都是百年以上的房子,而在纳皮尔,70年的房子还算是新房子,也就是说,在纳皮尔,处处都是新房子。
纳皮尔的博物馆至今仍然保留着灾后纳皮尔的大量悲惨记忆,如今,这座巨大的“建筑艺术博物馆”已成为新西兰重要的旅游胜地。在纳皮尔博物馆里,设有地震展示主题馆,为的是让后人记住这段既悲惨又光辉的历史。地震重建的历史经验,已经成为纳皮尔人推销城市的品牌,是最受世界各地瞩目的旅游热点之一。
“现在,纳皮尔有500多个震后幸存者,他们年纪都很大了。”芭芭拉市长表示,“虽然当时他们年纪很小,但是对地震记忆依然清晰。”相比于这座装满残酷记忆的建筑物,他们更像是活着的地震博物馆。
“雅迪歌”的狂欢
如今,距离地震已经过去77年了,小镇纳皮尔凭借装饰主义风格的建筑成为新西兰最富盛名的旅游城市之一。装饰艺术基金会执行长罗伯特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偶然间发现纳皮尔这些为因地震而盖的装饰艺术建筑数量惊人。于是开始倡导“装饰艺术周”(ArtDecoWeek),以此来纪念那场灾难,并成为纳皮尔的特定节日。
每年2月第三个周末,都举行“装饰艺术节”(雅迪歌)。纳皮尔人将震灾死亡的黑色记忆,融入耀眼的艺术光彩之中,随着“装饰艺术周”序幕的拉开,小镇便开始了一年中最活跃的时节。
每到“雅迪歌”节,纳皮尔的街头时光似乎就倒流70年。满目怀旧风情,男女均着英国传统服饰,男士着笔挺贴身的西服,拎着手杖,显现男士的翩翩风度。女士们穿传统碎花图案连衣裙,帽子、披肩、手提包、皮鞋、一应装束仿佛回到了30年代。
大家开着老爷车来到市中心商业街,随着音乐跳查尔斯顿舞来庆祝小镇在地震后重生。人们不是以哀悼而是以欢乐来纪念77年前的那场灾难,或许这与纳皮尔人坚韧乐观的性格有关。也许是受这种精神感召,许多新西兰人甚至国外游客,每年这时候总会驱车特别赶来加入“雅迪歌”的狂欢活动中去。
纳皮尔的灵魂所在
纳皮尔气候宜人,日照时间长,盛产葡萄和苹果。这里的葡萄酒非常著名,是除了“雅迪歌”吸引外地游人的另一个胜景。
纳皮尔酒庄是最古老的酒庄之一,由一个多世纪之前的酒窖改建而成,在馆内墙壁上你会发现一层仿佛宝石般闪烁的晶体,它们是由曾经存放在这里的葡萄酒中的酸性物质形成。酒庄里有全新西兰唯一的红酒博物馆,馆内保存着历史久远的酿酒工艺文物。
距离纳皮尔不远的几德内皮尔海角是世界最大的鲱鸟保护区,区内鲱鸟多达15000只。鲱鸟是一种巨大的海鸟,两翼展开长达2米。每年10月到次年2月是鲱鸟繁殖的季节。每到这个季节,来这里观看鲱鸟的人往往会被眼前的奇观所震惊。
但是对于芭芭拉市长而言,纳皮尔的灵魂则在于在废墟上重建的“信念与勇气”。“我们总是以人为本。”芭芭拉市长在接受《财经时报》专访时说,“信念与勇气是我们城市的座右铭,这些话总是我们城市的共同信念。这些话直接来自于地震时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我们将会永远把他们铭记在心间。”
·国土部:全面查清实际新增建设用地 08/09/07
·震后重建:纳皮尔的“信念与勇气” 08/09/07
·陶滔:城市发展中的人居环境建设 08/09/07
·饶及人:07年房地产的浮华换来08的沉思和09年的健康 08/09/07
·刘嘉峰:城市的未来与建筑趋势 08/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