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6日下午2:30,由观点机构联合呼和浩特市委、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2008博鳌房地产论坛草原行”在“青城”呼和浩特盛大举行。众多地产首脑、财经泰斗、国内外投资商以及全国主流媒体齐集参与,共同搭建展示、推介呼和浩特的有效平台,全面发掘呼和浩特的投资价值及发展前景,为呼和浩特的招商引资抛砖引玉、奠定基础。以下为草原精英对话精彩实录。
主持人:再次感谢潘石屹先生。在他演讲的过程当中我听到了大家的掌声和笑声,相信这是房地产业界的所有朋友和潘石屹先生的共鸣。我们也相信潘石屹先生刚才所提出的内容将对在场的每一位朋友有所帮助。
下面进入今天论坛最精彩的环节就是草原精英对话环节。今天对话的主题是“生存与救赎—市场周期考验下的中国地产企业的自我救赎”,以呼和浩特为例探讨:当前中国西部区域的投资价值、发展模式与策略。有请嘉宾主持,呼和浩特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工商联会商李岳清先生和永安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乔志杰先生。
同时请上对话嘉宾:呼和浩特市委常委呼和浩特副市长薄连根先生、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女士、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潘石屹,华远集团董事长任志强、阳光100副总裁范小冲先生。
乔志杰:刚才我已经被各位嘉宾的演讲震撼。在所有精英们对话之前,我给大家一个提醒,我相信大家心中一定有无数的问题,在这样的机会下希望进行交流。在对话时,请大家抓紧时间,我认为这样的互动对我们的价值更大。在台上的各位都是房地产行业的精英企业家,大家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我们可以和大家进行互动。
下面首先请我的嘉宾主持搭档,请李岳清主任先说两句。
李岳清:为了使我们的对话好听,现在就请大家写问题。在座的几位,聂会长也好,或者我们这些企业家也好都是久经沙场,大家把一些感兴趣,有一些火药味、辛辣味的问题提出来,希望台上的几位嘉宾都能畅所欲言。
除了刚才的题目,还请大家结合以下题目,第一个题目是分析当前中国的房地产形式;第二个题目是对呼和浩特的城市建设,对政府和开发商有什么建议和忠告;第三个问题是围绕每个企业家的特点,比如任总是敢于说真话、敢于直言的企业家,以及刚才说潘总是娱乐化的企业家。我中午吃饭的时候跟潘总讲,企业家要有知名度。我们想不要受到刚才题目的影响,希望大家踊跃发言。
乔志杰:刚才李主任谈到要题目自由化,当然也要谈一些核心的问题。任总在很认真地看稿子。我个人对任总有这样的一个评价,他可能是我们业界最有个性、最真实的开发商,他总敢把自己的真实展现给所有的人,而并不惧怕人们对这种真实的争论。在这里有机会听到他的观点,先请任总简单谈谈对眼下形势的看法。就像潘总说的一样,解放军要来了,那么还是多长时间才来呢?请任总谈一谈对当前地产形势的看法。
任志强:主持人说错了,我刚才看了很长时间,原来会议安排上这场节目没有我。
乔志杰:这是群众呼声。再给一点掌声。
任志强:为什么这么安排呢?原来没我,因为后面我有单独发言。如果现在说完了,一会儿不知道说什么。范小冲讲完了以后也有单独发言。所以我现在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潘石屹说“解放军快来了”,我觉得你别想着解放军会来。问题在于没有解放军你是不是也得活着?没有解放军如果还得活着,就别管他来不来,不来也得想办法活下去。
市长在台上,我觉得在这个会场上可以更多地跟市长提问题。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从来就不是一条心。如果要问股市的话一定要问中央政府,因为地方政府无权。但是问房市,别管中央政府说什么,就管地方政府说什么。
规划是谁定呢?是市长定,不是中央委员会定,和常委没什么关系。所以市长要说这个城市怎么发展,他定一个规划,然后定一个土地使用办法,然后定各种相关政策。比如说很多城市为了刺激房地产发展已经出台了税费制度改革政策,地方政府做决定的时候,打官司的时候没有一个房产商按照中央所有的文件打官司,一定是按照地方法规。也就是说汤市长说什么,法院就认什么。所以只要地方政府努力想把市场搞好,一定和中央是两条心。
比如中央说防止投资过热,地方政府会说防止投资过热吗?他巴不得把投资搞得越热越好,所以呼和浩特才连续几年达到20%左右的增长,多自豪。中央会担心粮食安全问题,地方政府用管吗?不用管,没粮食管中央要。物价上涨也和地方政府没关系,是中央政府管的事情。
地方政府最关心的是本地的人民以及本地选民能不能给我投一票,一定要让地方政府的选民生活得越来越好,因为这是城市之间竞争、互利的过程。今年美国采取了大量的减税、减费政策支持经济和房地产发展,日本也在执行这些政策,韩国最近连续出台了减税、免税,鼓励大家把第一套房子卖掉买更好的房子。他们表现的是宏观经济由中央政府说得算。
我们中国比较特殊,比如重庆出台了相关政策,成都出台相关政策,长沙出台相关政策,连保定都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当地的经济和房地产市场发展。因为中央的干部绝不比地方政府更了解你们的居民需要什么,你们的居民城市住房条件怎么样,所以一定是地方政府主导中国的房地产。
1995年《房地产法》生效,但是没有一个官司以这个为主。比如银行不给土地贷款,地方政府可以说合同上签的晚一点付。我可以告诉你25%就够了,我可以先发给你销售证,等等一系列措施都是地方政府最近一段时期已经出台政策中陆续出现过的。所以决定地方房地产市场的不是中央政府而是地方政府。如果你们地方政府的开发商觉得有困难,你们就跟汤市长呼吁出台一点新政策,让我们的日子好过一点。
这就是“解放军”,真正的“解放军”就是我们的市长。
呼和浩特的情况比较特殊,刚才有电视台的同志采访我,让我谈对呼和浩特的看法。呼和浩特作为毛泽东时代的战争预备地,就是准备抛弃的地方。所以改革开放之前基本没有大规模建设。我当兵的时候就到内蒙巡逻,那时的战略措施就是一发生战争,这些守不住的扔了算了,所以没有经济建设。就像福建一样,要经常打炮,所以没有太多建设。
邓小平认为我们要韬光养晦,要维持世界和平之后才进行经济建设。如果把呼和浩特与早期进行城市建设的地方相比,阶段差了很长的周期,因此这几年的高速增长是理所当然的。有人认为呼和浩特在中国七十个城市里面列在增长最快的前四名里面,认为呼和浩特一定是巨大的宝地。我不这样认为,我个人认为人均收入7000美元的呼和浩特,房价再涨一倍都不和7000美元对等。看世界上同样7000美元人均GDP的城市的房价是怎样的?比呼和浩特高很多。呼和浩特的人民很幸福。
前几年是市政府向外扩移的时候,当时市政府穷的连钱都拿不出,不得拿地抵施工款。现在的城市建设大部分居民都从中受益。我们的建设在邓小平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做别的城市早已经做了几十年的基础建设和维护。呼和浩特政府已经拉动了地方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率反映的是对人口的吸纳能力。过去呼和浩特没有好地方定居,但是这几年的发展让更多的人愿意到这里定居,因此GDP才高速发展。或者说我们划一个方圆几十公里、上百公里的半径,可以看到周边没有其他城市,一定要靠呼和浩特这个省会城市让富人到这里来安居乐业,这样城市才有所发展。
所以我想呼和浩特别想解放军,你们的市长已经做得很好了。有这么好的市长,一定能当解放军,你们的日子一定比其他城市过得更好。没有什么可救赎的。我想呼和浩特在未来几年仍然会保持高速发展过程。中国真正的房地产只有十年过程,就是98年以后实行住房分配制度货币化改革以后。呼和浩特前几年没有经济建设,这几年得到了高速发展,这是合理的高速发展。
我们可以看历史上的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曾经都经历了三十年高速和集中的建设周期,那时候他们的住房建设在国家GDP中占20%左右,连续维持三十年。如果按这个指标计算,呼和浩特还差得很远。所以还有一段很长的发展周期,让呼和浩特的房地产和城市建设处于高增长周期中。它不能与已经发达的城市相比,因为建设周期完全不一样。
关于整体的宏观形势一会儿再谈。但是我先表态是整个呼和浩特不要讨论自救,而是要讨论怎么发展。如果你们把发展的问题研究好,比研究自救问题更重要。冬眠对于动物来说要停止呼吸、饮食,可是我们的企业不可能冬眠。你的人工成本总要支付,所以不管是怎么过冬,也要高度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回避冬天造成的损失。也不要希望百万大军过大江,找你们的解放军就行了,游击队也能解决本地的问题。
谢谢!
乔志杰:我也应该代表呼和浩特的房地产企业家们好好感谢任总,他给我们找到了解放军的方向。当我们都在废墟下多少有一些挣扎感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机会和方向。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其实呼和浩特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这样的幸福感不是很多,我在很多的城市经历过,听到市长们在台上呼吁的时候,特别是薄市长讲这样的话,到呼和浩特来可以唱歌,可以跳舞,还要让你赚够钱。这样的话从政府领导的嘴里讲给开发商们听的机会已经不多了,起码他们是鼓励这个行业发展的。
我手上的问题针对薄市长的有很多,首先我要代大家问一个问题,市长您现在是我们开发商的“解放军”,我们想知道这位“解放军”将如何帮助呼和浩特的开发商们。问题是很多城市在建设初期都加大招商,给予了无数优惠政策承诺。但是发展起来以后就加强了各种管理和调控,修改各种政策,然后收紧政策。不知薄市长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听到了市长告诉我们支持和鼓励房地产市场,会不会真的有收紧政策的出现?我们给市长一点掌声,看看我们新的“解放军”怎么救开发商。
薄连根:非常感谢大家的提问。我现在改行了,改成当兵了。因为好像我成了呼和浩特房地产商的救星了。我非常赞同任总的一句话,呼和浩特现在不是拯救房地产,而是怎么看待健康、持续发展的问题,这是思想认识的问题,也需要开发商企业共同对待。我看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呼和浩特的GDP增长很快,第三产业的比重也很高,请问在全国省会城市当中土地供应量的比重占什么位置?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我先回答这个问题。
我觉得呼和浩特的土地供应量这几年是适中的,也可以说是恰当的。我可以披露今年的报告书,去年和今年自治区给我们的农用地可用指标去年是900公顷,今年是890公顷。其中农用地是640公顷,未利用地250公顷。这两年的供应量为什么说是适中的?今年到8月份890公顷的农用地指标全部用光,又在自治区争取了300公顷,就是1190公顷。现在增加的300公顷也全部用光。
在座的开发商都很清楚,因为呼和浩特有两个短板,第一个是基础设施。我们的城市集中供热面积扩大、供水垃圾处理是现在的短板。集中供热前年是近4千万平米,今年近6千万平米。第二个短板是城中村改造。在二环路周边36个城中村,利用三年只能消除17个。因为城区面积扩大,现在所有土地都是农用地,不是国土建设用地,这也不是我能批准的,所以自治区要给农用地转用指标。
为什么我说今年是适中的?我们去年发了八批土地,每年供应量大约在六七千亩的样子,今年发了三批,大约三千五百亩左右,因为今年要保证工业用地。在座的开发商也很清楚,今年的工业用地项目非常之大,比如500万吨炼油厂的扩建,比如富士康问题。这些企业也要占用农用地。今年在房地产的土地供应上适当放了一点。今年的土地供应量到现在为止已经全部用完,我们现在还向自治区争取,争取在9月底以前争取100-200公顷。
第二个问题,刚才房地产商提出原来招商引资的时候大家来了满心喜欢。在结束以后大家有欢喜,有忧愁。但是我自信的讲早现在为止呼和浩特没有一家房地产商带眼泪。每个房地产商到呼和浩特都是赚钱的,没有赔钱。哪一个房地产商说赔钱了,赔了多少,我想说如果有的话我们政府就赔多少钱。
我举两个例子,比如说天津滨海的问题。当时大家很清楚,天津滨海到现在为止为政府公益性事业投入了近16亿,6万人的体育场,包括成吉思汗广场、成吉思汗广场的回迁房等等项目都是天津滨海做的。当时在03年、04年进入呼和浩特,当时中心城区的地价不到20万。当时的土地是成本加价一万块钱,成本是20万块钱,加1万块钱的,也不说挂牌的费用。成本价加一万块钱是政府收益。现在的地价是多少钱?两百万都不行。现在还让我用过去的政策对待,政府可能有收益吗?不可能有。招排挂是从04年开始,呼和浩特最规范的是从05年开始。谁都要走这个法定程序,政府没有协议价。当时答应的到现在为止还能用当时的价格。因为当时招排挂的时候要上办公会,大家要评估,监察局、审批局全过程参加。当时的评估价是多少就是多少,然后加一定的费用。我们也不客气地讲,我们对有些企业仍然信守诺言。比如回民区有企业,赛罕区有企业,区政府招商引资跟开发商定的协议是50万,回民区定的是35万,一个挂牌是71万,一个是挂牌90万。这些到现在仍然是事实。最后我们采取的办法是如实挂牌,因为要经得起国家的审批。挂牌以后原来区政府招商引资对企业的承诺,由市政府和区政府分成管理给企业返还。比如南京京胜协议签了90万,挂牌90万,必须交90万,然后由区政府返还40万一亩,这怎么叫不照顾呢?怎么叫不仁义呢?所以我还是那句话,第一没有赔钱的,第二没有失信于企业的。
乔志杰:我重复这一句话,到今天为止我们市政府没有失信。其实不是政策要变,也不是要收紧,更多的是市场情况改变,现实情况有了调整。所以说所有政策出台的依据或者基础有所改变。我站在企业投资开发的角度来讲,我认为大家已经很幸福了。刚才聂会长谈了很多宏观的观点,任总有一句话说中央的宏观和微观的总是有一些矛盾。聂会长也谈到很多新的机会,我们特别关注宏观上会有新的房地产政策出台吗?比如在金融领域。为什么这样讲?说心里话我们最近有一个误区,所有的人在骂银行不给我们贷款了,有时候我在想银行凭什么要给我们贷款?当没有它的时候,地产自身金融应该有机会。在这个方面,我认为聂会长他们也一直在思考、在努力,在为我们开拓全新的地产金融机会。但是政策会给我们什么支持和帮助?如果没有银行的支持,地产金融有没有新的机会?国家有没有新的思考?我们想听一听聂会长带来的新的信息。谢谢聂会长。
聂梅生:谢谢大家。其实刚才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讲到地方政府。刚才任总把这个事情也说得很清楚。
因为房地产是不动产,首先跟地方密切相连。但是有两件事情离不开中央,一个是整体金融政策。还有就是国土资源部的政策。刚才薄市长讲原来是农业用地必须转建设用地,就需要国土资源部批准。咱们说的银根、地根确实是中央政府左右的。
在一保一控的前提下要有所变化,中国房地产的融资来自银行的较多,占了50%以上。说良心话这个情况应该改变,起码在发达国家不是这样,不是完全由银行解决。由于今年银行缩紧银根,使房地产资金链紧张。到现在这个程度有一条通则,当上帝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一定会打开另外一扇门。另外一扇门就是房地产的直接融资,这不只是对楼市,对股市也一样。我今天的手机短信里面讲到针对大小非这件事情,债权可以对冲。这实际也是开放了另外一个债权市场来解决股市跌垮的预期。这说明国家在资本市场当中对股市的改革底线失败。这说明金融一定会突破直接融资,不管是在股票市场上,还是在房地产市场上。换句话说,通过信托等等会出现新的局面。央行今年的报告当中已经提出在今年适当的时候推出房地产信托基金。今年适当的时候是何时?我想到不了年底,否则就不叫今年适当的时候。我想这是金融方面的一个量限。
还有就是土地,这也会解决薄市长担心的问题。恐怕现在对农村土地集约使用和流转也会出现很多积极的声音。现在也在征求意见,也有望在农村土地问题上突破原来的做法。这都是立根于民生的举措。我觉得不用像猪坚强等解放军把它挖出来,金融和土地制度改革对房地产市场是利好的。
乔志杰:聂会长讲了两个非常重要的信息。一个角度是我们不要更多地关注国家的银根什么时候宽松,银行信贷什么时候走出来,我建议在座各位关注新的金融工具产品的出现。中国在金融改革当中有一个很大的悲哀,就是中国并不是缺乏资本的国家,我们的民间储蓄存款快达到20万亿,还不要说银行存款余额在6月份达到了39万亿。可惜的是所有企业几乎都缺钱,这是一个悲哀。刚才聂会长讲到讲要打开的这扇门可能就是解决这样一个问题的关键。这应该是在座开发商该关注的方向,包括未来土地政策的供应模式的改变和表示,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讲地产的春天也会到来。
这里有一个问题我征求了潘总的意见,近一段时间潘总做了一件我个人认为是非常勇敢的事情。我首先应该代表好多的开发商给潘总鼓掌,他大胆地逆势而上在北京推出了一个决策,房子涨价。这个事情引起了很大震动。我为潘总说一句话,很多媒体都问你为什么要涨。我就有一个问题,关心涨价的人都会买房吗?其实我觉得只要合理了,我卖的掉,我就涨。我想问潘总为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出这样的决策。因为很多开发商都在想快乐涨价的日子。同时还有一个问题请范总和任总回答。问题是潘总涨价,范总、任总你们涨不涨?你们想学潘总涨价,还是学王石降价。
我们先听听潘总为何要涨价,再听听范总和任总是跟潘总学,还是跟王石学。
潘石屹:我们的项目涨价实际是我无意中说出去的话,闯了大祸了,带来铺天盖地的骂声。正好那几天是我们的销售人员放假,把媒体记者也着急坏了,所以都采访我们的保安。保安不归我们管,所以他们说的话有一点偏差。所以我不得不写了两篇文章说明我们的背景。其中骂我最著名的文章是“王石降价值得表扬,潘石屹涨价要批评”。一个企业的东西都卖不出去了,要降价了,银行的钱还不上了要表扬。我想了很长时间想不明白,我不愿意吵架。
公司推广销售部门开了会议,就是媒体再骂我们,我们也不会回应。我每天让市场部给我们汇报疑似记者的人有多少,酷似记者的人有多少。因为一些人都不是以记者的身份去。至于媒体上面问什么我就不回答了。刚才市场部给我发短信过来说“潘总今天是周末,可能媒体记者都休息了,售楼处未出现疑似和酷似记者的电话和来访,今天签约9112万元,市场部刘旭。”所以有好多人说潘石屹演砸了,东西卖不出去了。大家愿意说什么就说什么。因为在北京房产交易网上每天都可以看到交易数字。最关键的是看范小冲和任志强是支持王石还是支持我。我希望他们两个能支持我。
乔志杰:我看这边很多人都是媒体朋友,如果你们去的时候要注意这个问题,到售楼处的时候不要是疑似,要争取做酷似。其实最后这个短信信息说明了很多问题,就是涨一定有涨的道理。说到这里,其实我觉得有一个很小的故事。曾经我在香港LV的店铺碰到一个人骂路易威登说一个小皮包为什么卖这么贵。他们回答了一句很简单的话就是“其实你可以不买”。我觉得这还是有一定的道理。我们给房价赋予的东西太多了。简单来说房价就是卖得出去就合理,卖不出去就高了,卖得太快就低了。现在两位开发商是跟着潘总涨,还是跟着王石降。其实我觉得这话也不是太合理,而是应该跟着企业的需要走。但是既然大家有这样的问题,我们还是掌声有请,先从范总开始回答这个问题。
范小冲:我没有潘总那么大的魄力这么涨价。但是我们全国的项目都没有降下来。因为在今天这个市场中,降了5%、10%,市场根本没有反映。刚到20%可能有反映了,但是会给企业带来非常多的问题;会给原来的客户带来心理上的落差;会给企业未来成长带来很多问题。因为房子供应不是连续的,这个楼盘卖完了,下一栋还没有完工,这样连续不上,会造成银行对你的信用危机,所以简单降价也解决不了问题。再加上今天的客户对价格的敏感度已经不是那么高了。今天大家买房子更看好的是房子是否适合自己,是不是真正给自己带来价值。我们走了另外一条路,我们不是降价,而是更多地关注客户的需求,为客户创造真正的价值。你给客户提供的是更好的性价比和真正的终极需求,而不是一味地降价。如果产品没有特色,是同质化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降价。阳光100是产品定位非常鲜明、客户定位鲜明的差异化发展之路,所以我们是不降价的,而且降价也解决不了众多问题。
刚才大家都谈到猪坚强,这是7月初在无锡项目开始之前,我们大家参加了无锡论坛,冯仑说出了这个观点,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小公司管不了太多就成了范跑跑;一些国有企业为政府扛着变成了谭千秋,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保护市场。我们怎么办?就是争取学习猪坚强,猪坚强也就是汶川地震1000个小时候被解放军挖出的一头猪。它在地震之前是300斤,在被挖出来的时候还剩下100斤了,可是还坚强地活着。在这之后刘永浩花了三千元包养了这头猪,送给了一个房地产商,房地产商做了一个博物馆,把猪寄养在博物馆中。据说现在每天猪喝着牛奶、听着音乐、受着按摩,现在身体已经恢复超过300斤,现在也在申报吉尼斯记录。在会上潘总也表态,说它比任坚强、冯坚强更坚强。这就是猪坚强的来历。后来听说又出现了猪刚强。
我们感觉好像这个比喻未必恰当,一个是因为中国今天房地产的形势不是汶川大地震,不是突如其来的人类灾难。今天中国房地产遇到的问题实际上更像潘总之前比喻的,是像堰塞湖一样,虽然风险很大,但是大家有自救的能力,所以最后没有演变成灾难。
房地产公司也做猪坚强,不是说现在这个形势下大家就冬眠了。刚才任总说现在想冬眠也不能冬眠,也不能只等着“解放军”救我们。最近奥运后刚下了文件就是保银行、舍地产,好像大家期待的“解放军”也没来。实际上我们也不需要“解放军”来。特别是呼和浩特这个地方经济正在成长,不要感到呼和浩特就是汶川,我们离汶川还很远。我们在北京的办公室略有感觉,这边也没有倒楼,也没有造成那么大的灾难。对于呼和浩特而言,现在这里更好,没有问题。所以我们也不做猪坚强,我们也不等“解放军”,也不是汶川大地震。所以大家好好地过我们的日子,在这里买好房、坐好车。呼和浩特在目前房地产一片悲哀的背景下,这次的草原行让大家看到了更加浪漫、更加富有希望的房地产市场,让我们看到了未来中国房地产的信心。
乔志杰:范总还是没回答,涨还是不涨?
我帮你回答,涨势还不改,但是坚决不降。猪坚强好像不太能够鼓励我们涨价的意愿。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请任总一并回答。问题是楼市通常要算房价的租赁化和购房者的收入状况。任先生从客观情况看呼和浩特购房者应该乐观。但是从购房者的收入状况来看仍然有大部分人买不上房。
任志强:买不上房是市长的事。
乔志杰:努力拼命奔波也赶不上房价的变化。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呢?我想我们买不起的东西太多了,我也想把美国的议会大厦买了,我们拼命奔波也买不起。有时候不完全是买不起是别人的错。你关心一下买得起房的人是为什么买得起房呢?不要老关心为什么没有房子能够让自己买得起。这是我的观点。我也很气氛自己,为什么不能把美国海边的别墅买下来。我也在奔,也在波,其实怪我自己,没有潘总的本事,没有他的敬业,没有他的努力,没有像他一样从乡村奋斗出来,他买得起。这才是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别人为什么买得起房子。
任总可以回答一下跟着谁走?别人是跟着自己走。但是我还是想听一下“涨”还是“降”?
任志强:媒体从来都喜欢把潘石屹和王石搁在一起,我们不会上你的当。尽管主持人上你的当,但是我们头脑很清醒。王石和潘石屹本来卖的不是一种东西,非把他们放在一起比,怎么能比得出来?买宾利的人也和价格没有关系。即使奔驰车再降价,买QQ的人也买不起。因为本来就不是一种东西。最近国家提高了对大马力车的进口税,按道理说提高进口税,油也涨价,大排量车就会降价,可还是不降价。所以八月底的时候大家不卖车,在9月1号实行新税率以后,大排量车分别涨了2-15万。除了进口大排量车以外,其他排量的车在降价。这两样东西没有办法放在一起比较。非要放在一起比较,人家涨了你就不能降,人家降了你就不能涨?没有任何道理。所以我从来不赞成把潘石屹的东西和王石的东西放在一起比较。
每一个企业决定自己的产品降价还是涨价,从法律上来说是自己公司的事情,别人没有权利指责。人家愿意降,只有他们的股东可以谴责。你们不算一算王石在每一个城市卖了多少?杭州降价了,当时营业额是2亿6。潘石屹一个礼拜卖50个亿,王石十个项目都降价。这完全不是一回事。我是不是涨价?我现在没房子,去年的房子都给潘石屹了,所以潘石屹拿我的房子去涨价。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可能也是像范小冲说的产品有差异化,涨价不涨价企业说得算。每到晚上菜市场的烂白菜和苹果要坏了所以降价,电蚊香越到晚上越贵。所以别往一块凑,驴唇不对马嘴。
乔志杰:QQ降价,不意味着奔驰不讲价就是笨蛋。所以就是不同的层次、不同的产品,还有企业不同的需求、不同的站位,不同的策划,我认为别人涨价或者降价,重要的是该买的时候还要买,不买的时候也没有必要买。
我代表台上的嘉宾感谢大家,接下来还有嘉宾演讲。如果有问题的话还可以提问。再次感谢市长,感谢聂会长,感谢各位老总。
·潘石屹放言:再投百亿“抄底”楼市 08/09/08
·草原论剑:悲观情绪下的行业自省与救赎 08/09/08
·草原精英对话:从房地产角度看区域经济与城市价值发现 08/09/07
·王永平:呼和浩特商业地产模式探讨 08/09/07
·陶滔:城市发展中的人居环境建设 08/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