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阶段,审视。
当记者把思路再次切换到社会的立场,站在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立场,又深切感到,中国的民营企业和富豪阶层,迫切需要自我反思,迫切需要领会社会经济转型的深刻性,迫切需要增强对“公共性”和“社会性”的理解,而不是委屈冤枉,失落焦虑,对前途失去信心。
和整个中国变迁的方向相一致,中国的商业环境也在深刻变革——从粗放的、不计社会成本的、扭曲资源等要素价格的、投资拉动的、地方政府和政策驱策的、唯GDP和政绩导向的、急功近利的、不顾长远的、财富分配对资本利益倾斜的商业环境,转向集约的、体现社会成本的、要素价格不受扭曲的、内涵增长的、依靠法治的、关注国民福利的、立足长远的、更能体现社会公正的商业环境。此时此刻,让我们向那些富豪榜前列的房地产富豪们探问——
面对这沉默的大地,你是感恩时代垂青,还是觉得才具独有?那令土地升值的真正动力,是这个时代无数人辛勤劳动所积蕴在土地深处的无形财富,还是你的个人眼光?面对这大地,你有无敬畏?
2002年之后这轮房价、地价的上涨,使整个房地产行业一派风光,利润远超“中国制造”的微薄所得。你的财富增长,主要是靠优质产品的供应所带动,还是靠社会需求的爆发所带动?
在这片土地上,曾经栖居的农民哪里去了?和你累积的财富相比,他们在信息不对称和权利不对称条件下,获得的那种一次性补偿,你是否觉得已经足够,甚至心安理得地认为你还在造福他们?
这不会言语的土地,急于发展的官员,习惯忍让的民众,在过去的很长时间,为了支持近功速效的发展,对那些市场经济的先行者们,都给予了扶助和支持,降低门槛,灵活变通,小错不纠,既往不咎。中国富豪的原始积累速度世界领先,与此不无关系。俗话说“大富由天”,在中国发展的特定阶段,“天”不仅是指鼓励创业致富的政策环境,持续增长的经济环境,也是指社会成本低估和要素成本扭曲的环境,正因为土地、资源、环境、劳动、资金等价格偏低,在客观上有助于创业者以较低的成本起步与发展。庞大的国有和集体存量资产的战略性重组,也释放出前所未有的财富增长机遇。对这样的“财富生成方式”,你有何知觉?有无内省?
在没有开征资本利得税和遗产税的今天,中国富豪阶层的资本利益可以得到更多扩张和延续。从社会的角度看,你觉得这公平吗?美国最富有的人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反对取消遗产税,他们认为遗产税可以鼓励人们为慈善事业捐款,“不鼓励财产继承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那么,你考虑过分享与共赢吗?
一面要求法律保护私有产权,要求政府爱护、民众理解,一面又在追求变通利益,习惯隐秘操作,这两者之间的内在矛盾,你又何以解释?
……
这些问题也许苛刻,问题的根由也非只在企业一方,但对土地这样的无法再生资源,难道我们不应该有更深切的追问吗?我们在价值关怀上可以无动于衷吗?
一个漠视商业利益的仇富社会当然不是中国发展的选项,同样,一个丧失社会成本意识、缺乏对公共性、外部性的理解、因而失去社会向度的唯利是图的商业族群,不是社会的福音,而是社会的隐患。
真正具备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一定会注意到中国商业土壤与社会成本的变化,并主动给予建设性的回应。今天中国所倡导的社会公平与正义,不是要剥夺富人,不是要回到“一大二公”,而是社会经济向着更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方向的伟大转型。
·杨国强答问录 08/01/11
·楼市“拐点”分歧始末 08/01/11
·杭[2007]75号地挂牌 港资角力 08/01/11
·深圳闲置地逾20平方公里 08/01/11
·双城记:彻夜笙歌 08/01/11
观点网关于本网站版权事宜的声明:
观点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客观提供更多信息用。凡本网注明“来源:观点网”字样的所有文字、图片等稿件,版权均属观点网所有,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或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您速来电020-87326901或来函guandian#126.com(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与观点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