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点指数研究院发布 —————

2022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白皮书

暨影响力指数 · 2022年度地产风尚企业表现报告

8月9日

白皮书发布
地产基金:风口与重组
信托公司在房地产领域的资产规模占比较高,很难从房企的违约潮,及售楼景气下滑中独善其身。
物流资产投资运营:资本奔腾
多只物流基金设立,颇有准备粮草抄底的迹象。
产业运营:逆境铸魂
“十四五”期间,科技创新是战略规划的重点,困于传统地产疲弱的开发商也试图转型开发产业园区,不过相当部分只得其形、不得其魂。
ESG发展:潜力标尺
“经济下行”与“融资收紧”背景下,粗放式扩张模式所遗留的问题亟待解决,未来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房地产及相关行业的共识。
数字化发展:任重而道远
以数字化转型驱动生产、服务和治理方式的变革,将成为房地产及相关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命题。
住房租赁:REITs突破与增长信号
首批两单保租房REITs 申报及头部企业宣布实现盈利均是租赁市场稳步增长的信号。
文旅发展:识变从宜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困局之下,部分稳健发展的文旅企业并未放弃业务的拓张,而是更加求新求变。
康养产业综合运营:窗口与机遇
随着养老事业重要性上升,未来行业的机遇将存在于现有养老问题的解决,同时结合科技手段推动智慧养老的发展将大有可为。
办公空间服务:多元未来
面对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不少企业的选择是增强服务能力,对多元业务和场景进行探索,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
物业服务 |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虽然近年来物业对地产方的依赖度正逐渐降低,但地产对物业仍存在大量隐性托举,二者一荣俱荣,一损均损。
商业地产纵览:静待复苏
疫情影响之下,上半年商业地产行业整体供给和需求都受到挤压,资产交易依旧活跃,被积压的供需预计在下半年释放。
代建管理企业:绿城管理领先,蓝城金地管理各展实力
面对市场环境的冲击,房企们正在经历大浪淘沙的考验,而积极应变,找准方向,踏稳步子显得尤为重要。
影响力地产企业:稳健破局
纷繁复杂的行业环境中,保持稳健经营、寻求风险共担是重要的破局思路。
投资价值地产企业:精耕细作
企业信用、债务规模、资产质量等因素都成为了观察企业投资价值的标准之一。
地产金融:偿债中流
地产行业所面临的“冬季”,或许比市场预料的要更加漫长。
土地市场观察:边际缓和
从单月拿地数据来看,6月前50房企拿地体量环比涨幅较大,同比跌幅收窄,新增土地建筑面积为1083万平方米。
销售回顾:触底与回暖
6月份前100房企实现权益总销售金额5864亿元,环比增加50.4%。
报告快讯
跨省游渐放宽 国庆是行业复苏反弹的关键 | 文旅发展报告分析
行业是否能真正实现复苏反弹,则更需要看国庆期间的出行情况。
文旅板块被地产企业摆上货架 | 文旅发展报告分析
对于急于变卖资产回血的地产企业来说,积压资金大、回报周期长的文旅板块被第一时间摆上拍卖台。
大部分企业陷入经营困境 求新求变成突围上策 | 文旅发展报告分析
无论是在顺境还是逆境中,提升项目核心盈利能力,紧跟时下趋势进行大胆创新,都是上策。
衍生业务助盈利 一刻钟服务圈待突破 | 康养产业综合运营报告分析
过往更多聚焦于自建自营机构养老一亩三分田业务的企业,需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成熟业务的锤炼和对外输出上,此外对于公建民营市场也需要给予更多的目光和尝试。
企业深化原有运营 非机构养老待提升 | 康养产业综合运营报告分析
对于养老机构而言,除了机构养老以外,还需要顺应政策对康养产业链条进行挖掘,提高业务链条的价值变现,以更好地实现营收平衡。
老年抚养比升至20.8 机构迎更多机遇 | 康养产业综合运营报告分析
老年人口的结构性发展,意味着我国将面临规模更大、程度更复杂的养老问题。这不仅需要国家层面积极推动养老事业的高质、高效发展,亦需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共同应对好养老命题。
发展逻辑发生重大变化 及时改变才会免被落下︱产业运营报告分析
随着我国各行业的提质增效,逻辑发生重大变化,及时改变思路才能不被落下。
力保现金流成决策重点 工业用地供应料更严格︱产业运营报告分析
观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12家样本上市企业中有8家呈现负值,企业在一季度现金净流出,现金状况堪忧。企业更需留意自身的现金流健康状况,确保主营业务回款,拓宽融资渠道。
疫情使企业业绩受困 中后期增长或难以为继 ︱产业运营报告分析
一季度由于受到疫情影响,产业运营企业的正常经营受困,租金、招商等收入承压。
17家物企市值跌幅超25% 二级市场仍处下行期 | 物业服务报告分析
当前物业股在二级市场的估值已处历史低点,市盈率甚至普遍倒挂一级市场上的收购标准。
上市热度渐低 出售或另寻他路为企业选择 | 物业服务报告分析
2022年上半年仅东原仁知服务、力高健康生活、金茂服务3家物企顺利上市,数量及整体规模均为近年来的最低点。
收并购市场烈度略减但强度仍在 行业整合加速 | 物业服务报告分析
在物业服务报告中,观点指数认为,上半年的物管行业收并购市场烈度略减但强度仍在。
上半年合计15起重要智慧物流投资 | 物流资产投资运营报告
2022年上半年共有15起重要的智慧物流投资,单个项目投资金额基本在1亿元以上,总投资规模超过70亿元。
智慧物流和新经济受资本青睐 | 物流资产投资运营报告分析
观点指数发现,当前物流资产投资运营市场涌现出了更多的资金,较青睐于智慧物流和新经济领域。
企业外拓探索多业态 产业园受重视 | 办公空间服务报告分析
产业园业态占比最高,说明企业对这类业态的重视程度较高,优客工场、创富港、Beeplus等企业均在此领域发力。
样本企业新签约城市集中度高 | 办公空间服务报告分析
截至目前,样本企业城市布局上的聚集趋势明显。17个样本企业中,布局城市数量在10个以下的企业占比最大,约为60%,布局城市在20个以上的企业占比约30%。
六成样本企业出租率超80% | 办公空间服务报告分析
入驻率的差异,与企业招商能力、运营能力以及项目把控等有关。
大宗交易偏好商办资产 投资增值高于自用 | 商业地产报告分析
写字楼依旧是最受欢迎的交易标的,以写字楼为主体的大宗交易共计15宗,占大宗交易总数量的75%。
购物中心供给下沉 二三线城市新开业超八成 | 商业地产报告分析
把目光放在具备发展潜力且成本更加低廉的二三线及以下城市这类新兴市场,对于开发运营商来说会是更优的选择。
商业地产供给与需求端受挤压 | 商业地产报告分析
商业地产投资热情及供给量有所降低,这其中既有行业整体回落的原因,也有春季时期奥密克戎疫情及其对宏观经济叠加的影响。
首批保租房REITs将发行 底层资产运营受关注 | 住房租赁报告分析
首批两单保租房REITs即将发行,保租房REITs取得突破性进展。
北京租金单价突破110元/平方米/月 波动较大 | 住房租赁报告分析
深圳、北京及广州租金波动相较大,其中北京1-3月租金持续走低,4-5月份连续两月租金实现大幅增长,6月再次回落。
一线城市仍是租赁市场主战场 新开业占比过半 | 住房租赁报告分析
据观点指数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样本企业中,一线城市新增开业项目数合计占比超一半,表明一线城市仍是租赁市场的主战场。
集合房地产信托成立规模530亿 同比下降近82% | 地产基金报告分析
今年1-5 月,房地产信托违约规模428.43 亿元,占总违约规模的比例达到80.45%,房地产企业成为违约的重灾区。
机构投向有所转变 偏好硬科技 | 地产基金报告分析
观点指数认为,房地产基金受行业调控及信用事件影响,投向产生了变化,硬科技领域是房地产基金较偏好的投资领域。
房地产基金规模萎缩 | 地产基金报告分析
房地产基金受行业调控及信用事件影响,总体规模有所缩小。注销关联公司数量占其总数的比例基本在20% 左右,多则在60%-80% 之间。
市场震荡中蕴含机会 物企投资属性表现较好 | 资本市场报告分析
物企由于其经营模式相对稳定,投资属性在三者中表现较好,2018年实现回报率25.93%的高点后有较大幅度下滑,不过近期盈利表现较好,回报率正逐步回升,2021年为20.99%。
研发投入分化 规模过亿元的主体仍较少 | 数字化发展报告分析
总体来看,无论是国资企业或是民营企业,对于数字化发展都有一定程度的重视,不过投入规模超过亿元的主体仍然较少。
房企以“现金牛业务”拉动“明星业务”发展 | 数字化发展报告分析
房企必须寻找“市场增长率”和“相对市场份额”各不相同的产品组合,以相对稳健的地产“现金牛业务”拉动具有高增长潜力的“明星业务”。
行业企业多联合科技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 数字化发展报告分析
部分企业或是认识到自身能力边界与迭代改进的局限性,或是考虑到性价比、企业发展重心等问题,在多方面与科技公司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
传统融资渠道受阻 绿色金融未来可期 | ESG发展报告分析
ESG主题下的“绿色债券”,无疑为行业融资困境另辟蹊径。
环境绩效分析成衡量企业增长与机遇的重要指标 | ESG发展报告分析
在ESG发展报告中,观点指数认为对于企业的环境绩效分析,将成为预估未来的增长空间与机遇的重要指标。
扩募机制助力仓储REITs扩大规模 | 物流资产投资运营报告分析
内地物流仓储REIT可利用扩募机制募集资金进行新物流资产的收购,对私募物流基金而言,退出的机会增加了,对投资者来说,有利于分散资产组合风险,降低投资风险。
绿色债券仍需审慎发行成本 绿色美元债受捧 | ESG发展报告分析
尽管绿色债券平均发行利率与普通债券相比略低15BP,但若加上发行过程中的审查、评估认证等费用,绿色债券发行利率并没有明显优势。
绿城管理规模将超1亿平米 代建或成行业转机 | 代建管理报告分析
在这一次房地产行业大调整中,代建企业能否成为行业转机的范例,这是一个时间问题。
行业调整下寻求风险共担与稳健发展成关键 | 影响力地产企业分析
观点指数发现当前房地产市场利好与风险并存,房企必须巩固自身优势,同时寻找新的发展战略和管理优化。
经营质量与财务表现是重要评价标准 | 投资价值地产企业分析
财务表现之外,新增土储质量、区域市场口碑、产品品质、特色产品等方面的突出表现一定程度上亦可为房地产企业的投资价值赋能。
关于白皮书与指数研究院介绍

《观点指数 · 2022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白皮书》(影响力指数 · 2022年度地产风尚企业表现报告)是对地产行业各领域、业态发展现状与前景所做的整体性研究,由专业研究机构观点指数研究院撰写,并于每年度的博鳌房地产论坛上公开发布。

观点指数研究院在长期跟踪企业动态、市场发展、行业经济的基础上,采用企业访谈、资料数据收集分析的手法,结合专业的数据分析和深度的研究,全方位多维度地剖析当前房地产行业各业态各环节的发展现状,并且对标杆企业项目、产品模式进行综合探析,在2022博鳌房地产论坛现场隆重发布《观点指数 · 2020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白皮书》,与各方企业共谋划,同成长。

观点指数研究院作为观点机构旗下的数据研究部门,长期跟踪房地产企业表现、行业动态、经济走势,并在此基础上捕捉到精准而全面的市场数据,同时结合专业分析,生产原创、深度的企业报告,解读经营策略。

观点指数将实时、准确的数据与深度的分析相结合,采用实地调研、问卷访问、企业访谈、资料检索、历史研究、数量统计等途径,构建独特的观点指数数据分析模型体系,并于全年不同时点、不同方向、不间断推出各种专业研究报告与行业权威研究成果。

基于此,观点指数研究院以全角度视野,把握行业发展走势,对相关资本金融、土地、商业市场等动态、结构、信息,以及复杂的市场和交易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同时,以敏锐的市场眼光,独特的视角,剖析各业态之下的市场万象,如物业、产业、文旅、创新业务等,为企业谋划决策提供参考,共享行业发展红利。

白皮书 观点指数研究院

观点指数研究院联系方式:

APP应用下载

观点指数公众号

地址:香港湾仔菲林明道8号大同大厦15楼1505室

   广州市先烈中路69号东山广场709-715室

电话:020-22375222  E-mail:service@guandian.com.cn

官方微信:观点指数(Guandian_cn)  官方微博:@观点新媒体

官方网址:www.guandian.c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