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广州市五项“AI+金融”合作项目落地,广东华兴银行等机构与华为等企业签约,共推AI在金融领域研发应用。
京东集团副总裁沈建光透露,京东稳定币已在香港进入“沙盒”测试阶段,旨在提升全球供应链和跨境支付能力。沈建光强调合规性为首要原则,将遵循各地监管要求。此次测试标志京东在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重要探索,展现创新与审慎并重态度。
4月23日,金融巨头CantorFitzgeraldLP、稳定币巨头TetherHoldingsLtd.及日本软银集团正就组建30亿美元加密货币投资平台深入谈判,该平台将吸纳数字资产,若达成合作将为市场注入活力推动行业发展。
4月23日央行发布会介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国家外汇局陈之为称将推动外汇结算降成本提效率,新措施拓展自由贸易账户功能,鼓励银行数字化服务及区块链应用,该方案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意义重大。
任何未经授权擅自以“支付宝生活号官方”“支付宝生活号服务商”等名义开展业务推广、收取费用或签署合同的行为,均属违规违法行为。
2024年5月,广州市人民政府与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将在数字金融、跨境支付、科技创新等领域深化合作。
4月18日,在中国人民银行与柬埔寨国家银行指导下,银联国际在东南亚地区成功实现跨境二维码支付互联互通双向落地,深化中柬跨境支付网络建设。2025年一季度,云闪付及境内银联合作钱包在柬二维码交易金额同比增长超2倍,创历史新高。
4月18日,跨境支付板块短线拉升,京北方涨停,四方精创涨超10%,青岛金王、宇信科技、信雅达、拉卡拉、中油资本等跟涨。
4月18日,互联网金融概念股异动拉升,御银股份涨停。四方精创、天利科技、飞天诚信涨幅均超5%,厦门信达、拉卡拉等个股跟涨。
2025年4月前半月,来华外国游客通过支付宝的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50%,其中美国游客增长达200%。
4月16日,全球支付服务与金融基础设施提供商Stripe宣布与腾讯深化合作,在20个国家的Stripe Terminal正式接入微信支付。
4月16日,哈萨克斯坦人民银行宣布推出微信二维码支付服务,旨在为中国游客提供更便捷的支付方式。该服务已在多家商品交易点得到应用,2024年中国赴哈游客数量达到65.5万人次,较2023年增长78%。
4月15日,支付宝与魔搭社区合作推出“支付MCPServer”服务,使AI开发者通过自然语言接入支付宝支付功能。此举旨在促进AI智能体在支付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标准化AI模型与外部数据的交互过程。
在第137届广交会前夕,蚂蚁国际旗下数字支付和金融服务品牌万里汇(WorldFirst)在广州推出“护航计划”,旨在为全球跨境中小企业提供一站式跨境贸易金融服务。该计划整合了四大核心产品,利用数字化技术优化跨境支付、订单履约、外汇管理及金融服务等环节,提升资金流转效率30%。
4月10日,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港投公司)与金融科技平台WeLab宣布达成战略合作。此次合作旨在推动金融科技领域的AI创新及应用,加强金融科技人才培育,促进普惠金融在亚洲的发展。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此次合作将助力本地及区域企业善用AI与金融科技,释放金融潜能以支持亚洲经济发展。
香港财库局局长许正宇宣布,港府即将发布第二份发展虚拟资产政策宣言,旨在推动虚拟资产行业的可持续和负责任发展。港府致力于完善监管框架并创造便利环境,目前已批出十个虚拟资产服务牌照。
通过推出智能全托平台(AI-TAMP),利用商城流量入口、五笔钱账户体系和客群分类等手段,重塑了机构、理财师与用户之间的服务链条。截至目前,京东金融已服务超过4500万用户,自2022年以来,非货基金保有规模增长了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