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华:孙宏斌郭广昌等大佬们,为何“逆行”投资武汉?

观点网

2020-04-13 16:08

  • 当大企业家斥巨资重仓武汉时,为什么不跟随他们投资武汉的房产?

    杨光华 最近,围观了一次网络直播。

    直播的主讲人是黑石集团的创始人苏世民(Stephen Schwarzman)。

    目前,公司资产管理规模超过5500亿美元。

    这个传奇人物经历过至少7次的市场衰退,以154亿美元的身价,位居全球富豪排行榜第64位。

    拿着7亿美元的年薪,每天工作14个小时,被誉为“私募界的巴菲特”。

    当晚的直播里,与他对话的有高瓴的张磊与万科的郁亮。苏给我们的建议是,有足够的现金,照顾好团队,能观察到全球未来的趋势。

    01

    “不像一个superstar,更像一位朋友、一位长者一样娓娓道来”。郁亮这样评价苏的新书。

    8年前,万科与黑石在物流、商业与基金方面合作。

    最近,万科捐赠清华大学,成立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在某种程度上,是受到苏世民捐赠清华大学建苏世民学院的影响。

    郁亮说,万科的跟投模式,也是受到黑石的启发。

    一次,郁亮参观黑石的办公室发现,不同办公室里的人,像在同一条船上。后来才得知,黑石采取跟投机制。

    当晚,郁亮向苏请教了3个问题。

    一是如何做到随时放下来,保持初始的创业状态。

    二是资金资本与人才资本,如何平衡。

    三是,一个10分人才,如何找到10分人才。

    苏的回答是,创造一个愿景,全力以赴,向内心寻找力量。

    人永远是最重要的。先找到人,再找到钱。一个人才培养,至少要三年的时间。

    对话的最后,郁亮说要学习苏,重新回到创业的状态。

    02

    与过去的7次危机相比,这次危机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当前的危机影响深远,与过去20年的危机不同。

    与2008年相比,美国银行体系基础坚实。苏世民表示,疫情之后,中国可能是恢复最快、最好的国家。

    张磊也认为,最重要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就在当下,“当前是最好的重仓中国的机会”。

    有网友问,如何看待房地产市场的前景,苏世民说,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很强,疫情过后会反弹。

    以美国为例,1982年时,买房非常便宜,甚至到1992年,房价没有太大变化。继续持有后,房子有20%的增值。“你要对增值的时间与区域,有一个判断,特别注意这些周期性的影响”。

    黑石目前是美国最大的房东。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崩溃,贬值40%左右,很多人连买房子的首付都付不起了。黑石在当时买了大量的房地产,在美国拥有5万套房子,目前美国房产又升值了,因此这部分投资每年的回报率是25%。

    苏说,“成功就是抓住了寥寥可数的机遇。”

    03

    苏是一个冒险与保守并存的人。

    一次,他对一项投资,买入与卖出,在同一天完成。这超出很多投资人的思维。

    他说这次疫情是百年之大变局,市场将在一年到一年半后恢复。

    我们要像医生诊断一样,在别人发现问题之前发现问题,抢占先机。危机之后,安全感与舒适感的需求将是主流。

    以武汉为例,截至4月10日,武汉100个重大项目开工,总投资约1866亿元。预计2020年武汉有1326个亿元重大项目,总投资约29325亿元。

    很快,武汉重回“快车道”。这个3万亿投资,未来给武汉带来的影响至少放大10倍。

    孙宏斌说,“武汉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热爱这座伟大的城市。融创将和坚强的、英雄的武汉人民一起,打赢疫情之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二仗。”

    老孙还创下几个第一:“第一个向武汉捐款的企业,第一个到武汉、第一个参与云签约和集中开工的企业家。”

    从2015年起,融创在武汉累计投资30多个项目。据媒体报道推测,从4月7日-10日,他一直身处武汉,是最早到汉、在汉时间最长的企业家之一。

    按照常规,一个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到区域公司,停留时间1-2天。而孙宏斌打破了这个常规。

    在武汉的4天时间里,与母校武汉大学、武汉市、区领导见面,商讨投资投建。平均每天至少见三波人。

    4月10日,郭广昌抵汉,“想要来武汉看一看珞珈山的樱花,来一碗正宗的热干面,吃一顿今年刚上市的油焖大虾。”

    他表示,复星国际对武汉的发展充满信心。复星将进一步加大在武汉大健康产业的投资力度,打造好复星外滩中心、云尚国际时尚中心等标志性项目。

    未来的几周,将有更多大佬到武汉。

    [后记]

    最近,有一位德国华人企业家刘沪平投资武汉青山。

    刘是一家高新企业的董事长,拥有德国最新的制冷节能技术与产品。

    疫情之前,他去过沿海多个发达城市。有的城市开出优厚的条件。

    “武汉人民断臂保护全中国之举,令我感动。作为海外华人,希望为武汉添上点实际的助力。我们愿与武汉人民共赴下一场拼搏。”

    他的想法,也许是孙宏斌、郭广昌等大佬们的心声。

    他们认为,武汉必将成为全国防疫最好的城市、最安全的城市,加速经济恢复政策最优惠的城市。武汉绝地上的反击,就是这些企业家的机遇。

    从苏世民、张磊、郁亮到孙宏斌、郭广昌、刘沪平,他们身上有一个相似的共同点:最好的机遇都是在风险里。

    当大企业家斥巨资重仓武汉时,为什么不跟随他们投资武汉的房产?

    道理不是一样的吗?

    文|杨光华(地产写字人)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杨光华    

    审校:劳蓉蓉



    相关话题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