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笔五年前的投资,南都物业早已回本数倍。
观点网 8月11日,南都物业发布公告,计划减持其持有的安邦护卫股份403.23万股,占安邦护卫总股本的3.75%。
根据公告,此次减持旨在优化南都物业资产结构,增加现金资产,增厚股东收益。
就在不久前的7月14日,南都物业公布了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数据显示,南都物业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亿元到1.5亿元,同比增加387.02%到630.5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4500万元到6000万元,同比减少16.44%到增加11.41%。
南都物业解释,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是安邦护卫的股价波动导致其持有的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较大。
2025年上半年,南都物业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7818.55万元,增加当期净利润5863.91万元。
刚刚在资本市场大赚一笔的南都物业,为何决定此时离场?
漂浮的南都物业与安邦护卫
南都物业与安邦护卫的故事,还要追溯到2020年。
当年,南都物业作为战略投资者,以4717.74万元认购了安邦护卫403.23万股,占IPO前总股本的5%。
彼时的选择并非单纯的财务投资,业内人士认为,南都物业还希望借助安邦护卫背后的国资股东背景,强化自身在浙江省内公建及城市服务市场的竞争力。
资料显示,安邦护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注册资本约1.08亿元,是浙江省属国有企业,具备武装守护押运资质,主营业务涵盖金融安全服务、综合安防服务、安全应急服务及海外安保服务等领域。
截至今年3月底,其最大股东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持股41.85%,南都物业以3.75%的持股比例位列第六。
2023年12月20日,安邦护卫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发行价19.10元/股,成为国内首家上市的安全服务企业。
这一年,南都物业营业收入达到18.51亿元,同比增长0.23%;净利润同比增长26.38%,其中安邦护卫上市带来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功不可没。
然而,这段看似顺利的资本故事,在2024年迎来波折。
当年,安邦护卫股价大跌,直接拖累南都物业录得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306.45万元,减少净利润近4000万元。
2024年,南都物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45%,主要系物业服务项目撤场所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190.53万元,同比下降88.21%。
不过南都物业并未因此急于退出,而是选择坚持,等待转折。
2024年,安邦护卫仍实现营收26.57亿元,同比增长6.9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25亿元,同比增长6.12%。
截至2025年3月31日,安邦护卫总资产为35.99亿元,净资产为18.17亿元。
减持计划背后的不确定性
今年4月以来,安邦护卫股价一路攀升,截止至8月12日收盘,股价达49.16元/股,远高于南都物业最初的投资成本。
与此同时,安邦护卫在2023和2024两年的分红均为5376.34万元,累计分红超一亿。
这笔五年前的投资,南都物业早已回本数倍。
但资本市场的波动让收益的确定性打了折扣。去年的股价震荡和业绩被动缩水始终无法安定南都物业的内心,炒股的每一步棋对于物企来说,都必须谨慎。
在减持公告中,南都物业声明:“由于资本市场变化及个股价格走势等因素具有不可控性,公司将结合市场情况、股价表现以及相关规定等因素,决定是否实施以及如何实施本次股份减持计划。”
由此看出,减持计划的背后,蕴藏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也体现了南都物业的动摇。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减持公告发出的当日,南都物业在公众号中发布了其近日与安邦护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消息——双方将在低空经济、人工智能、通用机器人及城市治理等领域展开合作,共同探索前沿技术在物业及综合安防领域的商业化落地路径。
南都物业还表示:“未来,南都物业将与安邦护卫共同携手,以创新为驱动,以合作为纽带,为构建更加安全、智慧、高效的城市服务生态贡献更多力量。”
这意味着,即便在资本层面退出,双方在业务和战略层面依然保持紧密联系,这段故事或许还没到达终点。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由观点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
撰文:张晶
审校:劳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