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取名为“乐建居”,是希望大家一起参与兴建,让市民安居乐业。
观点网 香港报道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对香港提出“四点希望”,其中之一就是:“切实排解民生忧难”。
为加快公营房屋供应,纾缓公屋轮候时间,香港特首李家超去年公布的首份《施政报告》中,也提出重启私人参与兴建资助房屋。
6月13日下午,香港房屋局长何永贤公布了私人参与兴建资助房屋先导计划的细节,其中订明单位将以市价六五折发售,并由发展商负责销售。
有关私人参与兴建居屋先导计划名为“乐建居”,据何永贤介绍,在先导计划下,将设两大模式,一是公开招标,港府会由2023/24财政年度起,分批推出三幅政府用地,让私人发展商投标兴建资助出售单位;另一种为私人土地形式,就相关换地或地契修订提供优惠地价安排,鼓励私人发展商申请改划其拥有的土地以兴建资助出售单位。
何永贤表示,项目取名为“乐建居”,是希望大家一起参与兴建,让市民安居乐业。
他还指,港府推出三幅用作乐建居的招标土地,包括今年底推出的东涌第122区已平整用地,提供1600个单位,以及明年首季推出的柴湾祥民道地皮,提供700个单位,至于第三幅土地其余1幅因涉技术问题未推,将会在适时推出。售价方面,参考自2014年复售居屋以来不同期数居屋的平均折扣率,私人兴建资助出售单位售价的固定折扣率为市价的35%。
地价方面,就“公开招标形式”而言,香港地政总署在厘定底价时,会考虑私人兴建资助出售单位35%折扣率的售价。
按既定做法,如投标的出价未达底价,标书便不会批出;而就“私人土地形式”方面,参考了香港房屋协会资助出售单位项目的地价安排,就私人发展商提出的地契修订或换地申请,住宅部分用地会收取以市值三分之一计算的优惠地价;非住宅部分则收取十足市值地价。
为确保发展商不会兴建太多面积细小的单位,同时亦让发展商可因应市场需要灵活地设计合适的单位组合,所有先导计划下的单位均须符合现时政府就卖地项目所设的最低实用面积要求,即26平方米。
此外,有关土地文件亦会订明兴建单位的最少数目,及规定至少七成单位的实用面积不少于34.8平方米,即居屋项目供三至四人居住的单位面积下限。
何永贤强调,港府不会回购未售单位,发展商必须做好“乐建居”质素,并须聘请独立检查人士进行最后验收工作。若质素未够理想,当局不会批出满意纸。
另外,她又指,项目落成日期与一般卖地一样,若超过列明的落成日期,会有罚则,而发展商须在指定时限内一次过推出项目单位。
在这三幅土地推出后,港府会检讨先导计划,届时会视乎发展商反应,再调节计划详情。她相信,三个乐建居项目料于4至6年间完成,即约2028至29年完成,会较原先预计快两至十个月。
虽有加息等利空因素,但香港楼价目前依然稳定,暂没有大起大落情况。何永贤补充,“乐建居”的买家资格及转让限制等,会跟随居屋准则,而私人土地方式则容许作出微调,但须经房屋局局长按个别情况考虑。
就乐建居政策框架,新世界表示,该框架为计划提供清晰的方向及指引,并有助增加房屋供应及丰富置业阶梯,集团会积极研究参与计划。
该公司又指,集团一直致力以创新思维帮助解决本港住屋问题,并于2021年成立非牟利房社企“新世界建好生活”,倡议发展全港首个私人资助房屋项目,相关项目现时进度良好,集团会继续与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紧密合作,待更多细节落实后尽快公布详情。
至于恒基兆业则表示,会详细研究“乐建居”的计划细节,对任何可纾缓房屋问题的方案均持开放和正面态度。
香港传真 | 一座城市里的漫游和画像。
撰文:冯慧欣
审校:徐耀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