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德恒隆新世界居前 坚定内地业务发展信心 | 非内房企表现报告

观点指数研究院

2023-03-22 15:10

  • 即使过去一年受疫情等大环境影响,港资、外资企业等依然表现出对内地市场的看好,通过获取新项目、加大投资力度等方式扩大内地的资产规模。

    观点指数 新的一年,经济强复苏预期中,深受影响的各行各业对未来都有更多憧憬,期盼涅槃重生,成为增长的一环。从地产、商业、物业,到产城、物流、租赁,再到文旅、康养、金融资管等领域,一时间尽显“春风吹拂,万物生长”的美好希望。

    我们知道,具体到行业、企业与个人则仍然会面对许许多多的不同问题和挑战。没有人能预测疫情是否彻底远离,经济增长的各驾马车又会在重启过程中遭遇多少波折,但坚定的信心是最重要的。我们相信,无论是科技产业、房地产行业还是消费领域,都将在新起点上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构建出更多新的模式。

    不舍昼夜,只为万物生长的春天。

    观点指数长期监测行业数据,关注重点企业,每年定期推出《卓越指数 • 2023房地产年度卓越表现报告》,盘点这一年地产行业的发展走势,从全面的视角解析行业未来。

    以下为其中的《2023非内地房地产企业卓越表现报告》及研究成果,更多请点击2023观点房地产卓越指数 - 观点网 (guandian.cn)

    2023非内地房地产企业卓越表现,研究对象为所有在中国内地开发、投资及运营项目的非内地房地产企业,主要从营运、管理、商业模式、品牌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

    最终研究成果名单中,港资企业依然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但外资的表现也不可忽视。整体上看,即使受疫情等大环境影响,非内地企业依然表现出对内地市场的积极看好,通过获取新项目、加大投资力度等方式扩大内地的资产规模。

    凯德集团、恒隆地产和新世界中国位居研究成果前列。

    作为外资代表的凯德,在中国内地拥有庞大的资产管理规模,覆盖购物中心、写字楼、产业物流及酒店公寓等各类资产。期内,凯德更是积极在新经济领域寻觅投资机会,借此持续扩大管理资产规模。据凯德投资发布的2022财年业绩报告显示,其全年营收同比增25%至28.76亿新加坡元,主要由收费相关业务和房地产投资业务增长所带动。

    恒隆地产长期坚定在内地发展高端商业业务,截至2022年底共拥有7个高端商场及3个次高端商场。2022年,恒隆旗下10个商场共录得46.07亿元的租金收入,虽然期内仍受到疫情的影响,收入同比轻微下滑,但在一众港资企业中依然突出,展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随着疫情放开后的消费力复苏,其有信心将创造更好的业绩。

    新世界中国作为港资重仓内地、特别是大湾区的代表,2022下半年在内地的整体物业合同销售金额约为人民币92.4亿元,在内地物业投资收入达到8.96亿港元,贡献占比较大。其中,合同销售金额的地区分布上,以长三角地区为首的东部地区及大湾区为首的南部地区贡献最大,超过 95%。相关数据显示,新世界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累计投资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

    新鸿基地产虽然核心物业受疫情影响收入减少,但整体依然可观。2022下半年,内地其总租金下跌10%,录得25.7亿元。同时还有较多项目储备,截至2022年底,如按所占权益计算,新鸿基地产在内地的土地储备合共6830万平方呎,其中约2000万平方呎物业已落成,绝大部分位于主要城市的黄金地段,如广州天汇IGC、天环广场项目等,在大湾区等区域有明显的优势。

    太古地产自宣布将以500亿元投资内地项目,以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的零售主导综合发展项目为重点后,便开始在内地加速布局。年内,不仅与中免股份在三亚合作发展总占地20万平方米的零售地标项目,还收购了与远洋集团和远洋服务合作的成都远洋太古里50%权益,完全拥有成都远洋太古里项目。未来,相信太古在内地的商业影响力还将进一步提高。

    于2005年首次进入中国市场,丰树不断扩大投资范围,目前已在中国多个城市,涉足投资物流、工业、办公楼、零售、住宅及综合用途等房地产项目。其中产业物流是其重要的业务板块,官网数据显示,其目前在内地布局有约80个物流、产业园项目。

    在疫情影响因素消散,以及市场升温回暖趋势之下,新的一年非内地企业的相关业务发展将更为顺利,可以期待更多新的消息传来。

    撰文:冯彩云    

    审校:陈朗洲



    相关话题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