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城市观点论坛郑州行观点答问:二线复苏了吗?

观点网

2016-04-26 10:47

  • 从聚焦三四线到回归一二线,中国房地产市场近几年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在,一线再次面临调控重压,去库存中不断加速发展的二线不可避免成为了新的目标。

    主持嘉宾:合富辉煌河南公司总经理庄云娟女士

    答问嘉宾:著名经济学家、社科院城乡建设经济系主任陈淮先生;建业地产董事局主席胡葆森先生

    庄云娟:大家好,今天其实刚刚我们听了陈主任的讲话之后,会不会觉得很温暖?其实这个屋里的空调还是有点冷的。但是,我觉得温暖是有道理的,因为陈主任他一贯研究的是产业结构理论,在产业结构理论是一个更宏观的,说实话我代表郑州的地产人认为,15年的客户是在休眠状态,是有点困的。当然观点网给我提供的这个问题是什么?是如何看待复苏,您刚才已经回答我们,没有复苏,郑州一直很正常啊,房价在上升啊,那么是不是应该换一个问题?郑州地产人应该警惕一些什么?

    陈淮:警惕和老婆离婚吧。你刚才说2015年休眠,我特别说明一个房地产经济学的简单尝试,媒体喜欢用一季度、一个月郑州库存还有多少个月才能卖掉,或者是这个月和上个月相比,今年春节和去年春节签约提高了2%的百分点,说明不了问题。

    房地产供和求是八到十年供给和累计需求之间的对比关系。比如说郑州有多少个小伙子要娶多少个姑娘,是八到十年之间的累计性别对比,今年结婚的多,明年结婚的少,今年结婚的少,明年结婚的多,没有一位会因为风水不对、皇历不宜,或者是这政策调控这辈子就不娶了,或者是政策调控松了,就娶两个了。一共就娶这么多,所以八到十年是正常的。

    再比如说我们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地位提高,一共八到十年要盖多少房子?那么是一个常数,一年的休眠说明不了问题,恰好相反,我们正在从最初的新区建设到成熟期发展,这一定需要一个培育期的。别说郑州,上海如何啊?上海浦东如何啊?上海浦东开发是带动长江下游15个城市,共同形成了长江珠三角的带动地区啊,但是浦东的房子从浦东开发卖来卖去和郑州新区一样。到02年的上海市政府的政策是鼓励外地人到上海买房子,安徽的、河南、浙江的到上海买房子,你儿子可以到上海参加高考,那也没人去,动员上海人买房子,给你契税减半,再减半,0.75%,可以购房抵税,那个时候浦东50到80万不买,多精准,一年要浦西一张床,不到浦东一间房,现在说这个话的都在卫生间打自己嘴巴子。

    庄云娟:其实对于郑州来讲我也是个外地人,但是我对郑州的感觉,特别像好莱坞的电影叫饥饿游戏,我刚到郑州踩的第一个盘是建业的联盟新城。我去到一个小姑娘来接待,对不起我们没房子了,他说我们一次性现金付款的才接受,按揭的都不接待,我当时就惊呆了,我说这个城市是一个饥饿的城市。所以我想问一下胡董,就是胡董也是对于河南的感情,我不用再说了,胡董这边认为郑州的房地产要复苏吗?需要复苏吗?

    胡葆森:我先纠正一下你刚才那个讲的故事,确实第一,不是建业所有的楼盘都不接受按揭。第二,也不是所有的地产商的楼盘都可以卖到那个程度。因为有什么事发生?像我跟陈主任,还是相信一些基本的常识,就是天时地利人和,这是成功的三要素,当时你说的联盟新城是西班牙院长,如果今天再卖就不会出现那种局面,就是三天,这是我第一次对媒体披露,已经过去了五年多这个信息了,当时确实是只有362套房子,当时有两千多个客户排队,又是上市公司,拿到预售证是12月16日,又在半个月的时间内,想把钱多收到账上,给上市公司一个业绩的贡献,所以只好被迫无奈,谁能付出现金谁就优先签约,所以创造了迄今为止郑州我估计也是唯一的一个,今后也很难再有了,就是那种情况,就是一个按揭申请也没有接受,三天就把这个钱收完了,今后也不会再出现这个情况,因为刚才讲市场在发生变化。

    我同意陈准先生刚才对郑州市场整体的判断,我就纳闷他几年才来一回,怎么对郑州这么了解呢?所以我说经济学家就是经济学家,就是学家不出门,遍知天下事,所以大家不出门,遍知天下大事,所以郑州确实是这样恩,大家都火的时候,他也没有火,大家都冷的时候,他也没有冷,大概可能和建业这个状态差不多,大家都在快速发展,30%、40%增长的时候,建业也没有那么快,但是大家都不增长的时候,建业本身还在增长。可能建业是一个区域战略,建业的整个企业发展的情况,就是基本上和河南整体的市场情况差不多。就是它自身规律,需求实际上。刚才陈主任讲的常识,就是供需关系决定了一个市场短期内的表现,长期还是靠成本,土地价格都在上涨,税收也没有减,人工在上涨,价格不可能下跌。而且郑州作为第一人口大省的省会城市,原来基数大小,我92年从香港回来的时候,当时城市人口一百多万,今天常住人口已经超过万把万了,你回过头来用简单的算术一算,就知道每年增加了多少了。另外,我判断十年之后郑州常住人口达到一千五百万人左右,因为米字型高铁五年之后就通了,两小时经济圈之内有三亿人口,三小时经济圈内有五亿人口,所以它的住房需求依托与这样一个大背景,不可能倒下去。

    庄云娟:其实我很多朋友圈都问为什么要在郑州呢?因为我对郑州很看好的就是人口基数,有人就有一切。刚刚陈主任提到了供给侧改革热词,我也小小的了解一点,供给侧改革其实在八十年代的美国就有了,但是它的核心是国退民进,对于我们来讲其实在民营企业目前生存状态里面比较艰难。四月份最火的建业两天融到了39亿,我来观点的时候,人家来问,你一定要上去问问胡总,他这39个亿准备怎么花,我说好吧,我问问。胡总可以以一贯小心谨慎的态度,可以回答我一下吗?

    胡葆森:你知道39个亿每天的成本是多少吗?大家缺钱的企业,肯定一想老胡两天融了39个亿是个天大的好事,对于一个对于长期稳定发展的企业来讲,每天考虑的是财务成本。刚才讲财务成本决定了盈利水平,盈利水平决定了你的企业基本面,所以建业这两年应该说基本面,并没有太过人之处,甚至就是14年和15年的增长乏沉可待了,建业本身也出现了问题。为什么?因为13年走的稍微快了一点,大家知道12年过的一百亿,13年就增长了40%,为什么那一年就表现不是很浮躁?就是你本身那个速度超出了本地经济总体发展,脱离了本地河南经济的宏观基本面,所以整个经济增长了,10%,房地产增长不到20%,你自己增长40%,那么到14年就开始还长了,因为你增长乏力了,所以市场就是这样,企业也是一样,规律总是在惩罚那些,你浮躁的时候,他过两年就惩罚你一下,所以还是要深秋心态。深秋就是那个温度,就是大概20度到22度,就是河南的中秋节前后的平均温度。所以企业增长需要长期的平稳的发展,我借机给大家讲,巴非特大概在五前有一个统计,过去的二十年美国所有的上市公司,增长前二十名的,是多少呢?当时香港有一个分析师问我,我说要二十年来讲,那就美国排在第一位的,后来我说你别卖关子告诉我,他说美国的过去二十年持续增长的第一名,就是25%,就是你每年递增25%,在美国那么多上市公司里面,可以排在第一名的,所以听了那个故事之后,我就在不断的坚定了我们既定的战略,你是区域战略的执行者,你就不能脱离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思路。

    庄云娟:谢谢您交给我们思考的方法。目前25号南京刚刚颁布了供给侧改革的改革意见,他里面提到了什么呢?就是在两万块每平方的单价以下,建议每年的房价涨幅不超过12%,然后三万不能够超过8%,像这样是不是超过调控,对于我们来讲,河南会不会这样?

    陈准:第一个谈不上供给侧,短期来讲是一个调节工具。第二个,13%和胡总说的25%,是个集合常数,请注意20%意味着100乘以1.25的N次方,这个N是年,你想想二十年要乘以多少?别以为这是一个好像一百万涨到一百二十万,实际上6.7%的涨幅25年就是涨一番,但是20年年年都翻一番的机率,比你出门被车的机率都小。所以不要问买什么挣钱,涨多少,是问风险之间的关系,这才是第一。第二个,我热爱河南,就是因为我热爱河南的烩面,我们认为郑州河南城市化和房地产业发展,稳定的发展,比如说北京还没有发展?北京国际化大都市在国际中地位大幅度提高,但是起伏波动不会太大,在郑州相对持续的时间要长的多,为什么?河南第一大省,超亿人口。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刚才胡总也提到了,我们除了省会的郑州,河南找不出第二个建成区内,户籍人口超过三百万的城市。你让河南父老乡亲,都靠出民工,到上海,到北京,到深圳,你对得起父老乡亲?所以我们建业说不出河南,对我们河南老百姓最大的付出,他的历史任务是最繁重,同时也最广阔的一个省区。第三个,我们郑州处于什么位置?我们现在不仅仅是中原,我们现在中国现代交通体系的核心,我看北接北京,西接西安,如果高铁客货分流交通量打通之后,人口分布会发生很大变化,所以有钱还是在郑州买房吧。谢谢。

    审校:劳蓉蓉

    致信编辑 打印
  •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