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松祚:昨天(8月7日)我认真听了一下(2014博鳌房地产论坛大会),有一些关于房地产好的问题,但是这些好的问题,似乎我没有听到好的答案。今天主办方给我出的这个题目是谈资本市场。但是我今天要提两个可能大家感到非常困惑的问题,但是我会给出我的答案。至于是不是好的答案,由各位去判断。
第一个问题,我记得在昨天上午主持最后一节讨论的时候,我们有几位开发商朋友说缺钱。晚上吃饭的时候,也有很多朋友跑过来跟我讲,说你在银行工作,干吗银行贷款利率给我们搞这么高?贷款拿不到,也是缺钱。那么我今天就想问这个问题,为什么缺钱?这是非常奇怪的问题。
我在很多场合讲过,中国今天的很多问题,一个最根本性的问题,我们从2009年到2013年,我们货币量的扩张、信贷的扩张、社会融资总量的扩张,在人类历史上找不到任何一个国家有这么快、有这么大。光银行贷款,2009年到2013年这5年时间,我们总共的新增贷款接近50万亿,每年都超过9万亿,今年前两季度,银行的新增贷款已经接近7万亿。
一季度我们的新增贷款达到3.4万亿,是有史以来第二高的季度增量。我们的M2和M1的比例早晚会超过200%。我们的新增贷款在社会融资总量里面占的比例只有一半,也就是说过去5年,我们整个社会的融资超过100万亿,因为银行贷款超过50万亿,它才占一半。这就提出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对于中国经济整体来讲,如此庞大,如此快速,如此高的货币信贷,一个扩张的速度,为什么大家还很缺钱,还出现钱荒,还出现市场低靡,不断地攀升?我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于我们中国经济从内在深处出了非常大的麻烦。
一个简单的常识,小孩子都能想明白的问题,按道理来讲,你的货币供应量、占用量、社会融资总量增长这么快,那你的经济增长速度不能说一直往上飙升,至少不应该下来,但是我们现在下来了,我们的房地产商朋友越来越感觉到缺钱,这是为什么?我们有没有深入想过这个问题?我昨天和很多房地产开发商朋友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都是愿意把这个板子打在银行身上,多数都是愿意把这个板子打在央行身上,觉得央行的货币政策不够宽松,应该宽松,觉得银行应该多放贷款。
我想请问各位,银行的货币政策不够宽松吗?银行的新增贷款不够多吗?社会融资总量不够多吗?我们的货币政策、信贷政策、银行的政策并不是完美的,我们有很多的问题,但是我们有没有深入思考过,我们房地产行业和实体经济内在的根本性的大问题在哪里?刚才银河证券的赵总讲了几个非常关键的数据,我想这个答案其实各位稍微思考一下,也是非常明白的。第一个,过去这些年,除了我们真正需要的行业以外,几乎所有的行业全部是产能过剩的。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分大类来算,21个行业里面,有18个行业是产能严重过剩,我们的房地产行业是不是存在产能过剩,我想这个问题非常严峻,各位可以谈。我非常赞同陈淮教授讲的,我们不应该讨论下行还是上行的问题,我们应该讨论我们房地产的基本面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产能是不是过剩。当然有些人胡说八道,说中国的房地产要永远发展,中国的房价要永远涨上去,因为中国老百姓的存款都要变成房子,这是中国的经济学家说出来的。
莎士比亚讲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当我们把一切变成黄金的时候,你会渴望破铜烂铁”。一个国家的财富能都变成房子吗?我到常州去,常州的市场说,我们这里的人均5套房子,他说这是财富。我说,不对,这是财富巨大的浪费。房子盖了没人住,这不是财富巨大的浪费吗?产能过剩本身就占用了大量的资金,占用了大量的信贷,占用了大量的社会融资,而这些社会融资按照我们中央政治局的说法,很多都是无效投资,很多都是浪费投资,所以在7月29号政治局会议里面,为什么讲要提高有效投资?我们这个问题难道不值得反思吗?昨天有人说,过去房地产公司有8万多家,现在还有3万多家,我们可以算一下,每家房地产公司如果给你1亿贷款,那也是3万亿。2009年到2013年,银行新增贷款全国平均有22%进入了房地产行业,这个数量接近12万亿,按照现在还有4万家房地产公司算,每家房地产公司平均也拿了3亿的新增贷款,这是任何其它行业没有的。现在房地产企业平均的负债率是72%,有相当一部分开发商的负债率超过了85%,这不仅远远超越了欧美同行的水平,也是远远超过香港的水平,这能持续吗?我想各位应该深入思考一下这个根本性的问题。
再回到我们的市盈率,刚才银河证券的赵总提的这个数据非常重要,但是这个问题还值得继续问下去。中国的GDP增长速度这些年是都是世界第一,但是我们的股市表现是世界倒数第一。你怎么解释呢?这个问题解释也比较容易,我们的GDP增速是世界第一,但是我们的企业不怎么赚钱。我这里有一个数字,2013年差不多2500家上市公司,总利润是1.97万亿,就按2万亿算,16家上市的银行,加上房地产的上市公司,这两个行业占了整个上市公司全部利润的85%。但是股民不相信银行,不相信房地产。
刚才赵强讲,现在按照利润算的话,我们房地产的估值只有一半,我们的银行更惨。既然大家都说银行是暴利,银行垄断,银行赚大钱,房地产暴利,房地产这么快速增长,你为什么不买银行和房地产的股票呢?为什么银行和房地产的股票涨不上去呢?我不是搞股评的,全世界有很多人研究股票波动,去年得诺贝尔奖的三个人,研究了一辈子股票,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没有人能够预测股票的短期波动,你要预测一天、一周、一个月、一年,那是扯淡。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股票的长期趋势,股票的长期趋势是什么意思?最终股票买的是一个信心,是人们对你这个行业未来长期的收益和风险是不是有信心。这个道理很简单,大家对银行为什么没有信心?银行和房地产绑在一起。为什么对房地产没有信心呢?这个问题我想请各位来回答。这个现实摆在这里,你怎么解释?既然银行、房地产这么牛,为什么你的市盈率如此低?为何你的估值如此低?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我们的行业从基本面上是出了大麻烦,可能各位没有深刻地认识到。
再回到和银行的关系,昨天晚餐的时候,几位朋友和我交流,说银行怎么给我们利息这么高?昨天吃饭的时候,我们气氛比较好,没有必要争论这个问题,但是今天我在这里提出这个问题,既然银行、金融机构给你这么高的利率,你为什么要呢?有人说是你们银行垄断?我说是错的,中国的银行体系不存在垄断,中国现在有3800多家银行,工、农、中、建、交这几大银行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40%以下了,这几个银行不给你,你还可以找其它的银行,为什么银行利率这么高,你还要呢?按道理说这么高的利率你完全可以不要,你可以找社会融资,社会融资也占了一半,为什么社会融资的利率也是那么高呢?我想这个问题可能更加麻烦。我们这个行业这些年赚钱太容易,制造业行业趋之若鹜,纷纷贷款搞房地产,我到温州、台州去看,很多企业很坦率地告诉我,他说我们这个制造业就是一个壳子,拿到贷款就去搞房地产。去年整个钢贸行业6500亿的贷款,估计有一半要打水漂。他们这些贷款有多少拿去搞了钢贸呢?估计30%都不到。因为都想要高利率。今天早上我跟一个记者讲,我最近碰到我的5个搞房地产的朋友,他说我们最近缺钱了,你能不能想办法帮我们弄点钱,哪怕20%,甚至30%的利率我们也可以接受,我现在想活下去。这个问题在哪里?这是一个基本面的问题,我们需要这么多房地产的企业吗?我们需要这么大的房地产吗?我们的房地产和经济其它的部门是否协调?我们的房地产基本面是不是健康?我们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房地产行业?我想这才是我们这次论坛应该深入思考的根本性的大的问题。
我刚才这些数据是不是足以让大家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从银行掌握的情况来看,现在房地产行业很多的资金周转速度大幅下降。根据一个研究机构的研究报告,去年全部的上市公司资金周转速度平均放慢了7天。大家都是做企业的,我也做过几年企业,我知道,资金周转速度一放缓,问题麻烦就大了。我现在还在任几个公司的董事,每次我们开董事会都要讨论应收帐款的问题。我们从央行的M1也能看得出来。所以大家喊缺钱,这个板子如果打在央行身上,如果打在银行体系身上,至少是不完全的。我认为即使央行现在放宽货币政策,降低利息,我认为也不会取得很大的效果,而且会使现在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就像一个人吃春药一样的,春药你吃一两次可以,你要永远吃就会完蛋。
下面再简要谈一下资本市场。我们的GDP增长速度世界第一,为什么股市表现世界最差呢?这个问题非常困惑。我刚才其实已经给出答案的第一个部分,就是我们不赚钱。银行赚钱、房地产赚钱,这两个行业赚的钱加起来超过85%,但是投资者不相信你这个行业,认为你这个行业总有一天要完蛋。
我毫不隐讳地告诉各位,有人做过测算,如果房价现在平均下降25%,整个银行业将会面临全部亏损的局面。投资者的担心也不是瞎操心的。我们有一位资深的银行家在多次场合上讲过一句话,我们的银行体系还没有经受过一个完整经济周期的考验。现在我们的银行要补充资本金,你们会买它的股票吗?只要那个银行说要补充资本金,它的股价肯定会下跌,这是很大的麻烦。
说到根本上,我们的股市为什么不好?因为利润太少。2000家上市公司的利润,除去银行和房地产企业的利润,剩下的公司的利润比不上美国前10个科技公司的利润之和。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所以我们要转型、升级换代。中国制造业不太赚钱,都去搞房地产,这样是不行的。
这个答案的第二部分,我认为我们的证券监管部门在这些年,可以讲几乎是无所作为的。高成长性的公司没有一家在中国上市,这难道不是一个可悲的现象吗?这个事情我也请教过证券监管部门的官员,他们答非所问,如果说1998年,新浪、网易这些新兴公司没有办法,要跑到美国上市,为什么到了今天,我们这些高成长的公司,京东、阿里巴巴还要跑到美国上市呢?
第三个答案,我们的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太多的谈论监管,他们从金融危机里面吸取了完全错误的教训,他们以为美国出现金融危机,所以就必须要监管,不能搞创新。恰恰相反,美国的金融市场、欧洲的金融市场为什么能够傲视全球?不是监管出来的,是创新出来的。华尔街200多年的历史,就是一个创新和毁灭的历史,没有什么大不了,中国看起来没有金融危机,实际上我们是有金融危机的,我们的金融危机的代价表现不是大规模的银行破产,我们的银行都是国家的,破不了产,但是银行坏账谁来承担呢?答案各位都很清楚。
所以我最后的结论是,我希望我们思考中国的房地产,不要就房地产论房地产,我们要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来审视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正如我们朱中一告诉我们的,你头疼问题不一定是在头上,而有可能是你的心脏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