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9日,“平衡与发展 可持续的中国房地产”2012博鳌房地产论坛正式开幕。
论坛组委会消息显示,2012博鳌房地产论坛出席嘉宾阵容和参会人数,均已确定超越此前任何一届。
观点网作为论坛官方网站,将对会议进行独家全程网络图文直播,敬请关注!
以下是2012博鳌房地产论坛现场实录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朋友们,大家早上好!欢迎大家来到2012博鳌房地产论坛现场。
今天,我们一起庆祝博鳌房地产论坛成功举办十二年。这十二年,中国房地产在一个又一个高峰与低谷中跌宕徘徊,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在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回望这十二年来的每一个夏季,我们有幸相聚于美丽的博鳌小镇,让这里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焦点。
我们相信,每一次重聚博鳌都是延续更多的辉煌,都将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学习以及交流,一同探讨中国房地产未来的发展。而这样一个炎热夏季里的火热论坛,经过四天时间激荡与沉淀,所绽放的必然是最夺目的光芒。
我们需要这样的光芒,同时在欢笑和激扬中分享观点,在思想与激辩中开拓未来。因为,中国房地产承载了太多希望,却在调控和经济转型中逐渐迷惘,无论是重新确立焦点还是辨明前路,现在正当其时。
所以,最热的八月,我们依然在此聚会,并且迎来一个放在火炉上烤的论坛--“平衡与发展 可持续的中国房地产”2012博鳌房地产论坛。
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朋友们,请允许我们代表主办方观点新媒体,联合主办方每日经济新闻、搜狐焦点、华夏时报、时代周报以及首席权威主办媒体上海证券报,欢迎大家的到来,谢谢大家!
面请允许我介绍一下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他们是:
教育部前副部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章新胜先生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先生
中房集团理事长、幸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孟晓苏先生
中共琼海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符传富先生
香港恒隆集团、恒隆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启宗先生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先生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淮先生
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志强先生
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首创置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晓光先生
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先生
山东省文登市市委常委、文登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曲波先生
德意志银行亚太区投资银行执行主席、亚太区执行委员会委员蔡洪平先生
五矿建设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何剑波先生
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黄俊灿先生
路劲地产集团董事局主席单伟豹先生
莱蒙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俊康先生
广东省房地产行业协会会长蔡穗声先生
星河湾集团董事副总裁梁上燕女士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周卫军先生
富力地产集团副总经理兼海南区域董事长赵沨先生
高仪(上海)卫生洁具有限公司总裁陈永兴先生
金科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战洪先生
远洋地产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陈润福先生
呼和浩特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岳清先生
浙江广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玉林先生
长江商报总编辑严强华先生
中远博鳌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邹斌先生
时代传媒副总裁,时代周报总经理曲朝先生
华夏时报副总编辑笔夫先生
搜狐焦点运营副总经理肖勇先生
每日经济新闻华南区域总经理杨勣先生
观点新媒体出品人、博鳌房地产论坛创始人陈诗涛女士。
让我们再一次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此外,著名财经专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先生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女士
今典集团董事长张宝全先生
瑞士信贷董事总经理、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先生
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瑞银投资银行中国区主席赵驹先生
等嘉宾正在赶来的途中,他们也将为我们奉上精彩的演讲与对话。
感谢大家光临博鳌,并预祝我们的博鳌房地产论坛圆满成功。同时在这里也请允许我代表论坛主办方观点新媒体,感谢2012博鳌房地产论坛战略合作伙伴,他们分别是:莱蒙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文登市人民政府、德国高仪、雅居乐海南清水湾、香水湾1号、“香水君澜”滨海院墅、星月门业。
再一次欢迎各位朋友的到来!2012博鳌房地产论坛因你们而更加精彩。
接下来,我们将请出本次论坛致辞嘉宾。首先有请中共琼海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符传富先生为我们致辞,掌声有请。
符传富: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2012博鳌房地产论坛在美丽的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了,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共琼海市委、琼海市人民政府对来自国内外的著名企业家、房地产开发商、金融界人士、专家学者以及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地欢迎!代表全市49万人民感谢组委对琼海,对博鳌的厚爱!
博鳌房地产论坛自2001年举办以来,在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成功举办了11届,博鳌房地产论坛已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规格最高、最具权威、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专业论坛之一,每一次论坛的成功举办都能为我国房地产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突破性的贡献,给海南以及琼海的房地产带来新的生机。可以预见,本届论坛必将延续11年的辉煌,我们也相信博鳌房地产论坛会越办越好。
作为东道主,我们非常乐意借这个难得的机会,结交各位远来的朋友,并向各位朋友推介美丽的琼海和神奇的博鳌。我们琼海市位于海南省的东海岸,全市总面积1710平方公里,总人口49万人。目前,全市55万华侨旅居28个国家和地区,这里是闻名遐尔的红色娘子军故乡,物产丰富,民风纯朴,汇集山、泉、河、海、湖于一体,融聚蓝天、阳光、碧水、银沙、椰风、海盐泥、绿地,熟知世界的博鳌亚洲论坛、闻名海内外的红色娘子军、充满灵性的万泉河、令人流连忘返的湾塘温泉,四大旅游品牌名扬海内外。
伴随着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的全面推进,海南东环铁路的开通、博鳌机场、海南万泉落成国际一流旅游新型试验区等一大批重点项目正在推进和建设中,琼海再次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琼海的未来,琼海的前景会更加美好。
博鳌是一个神奇而富有传奇色彩的地方,博鳌水城在博鳌亚洲论坛的影响下,成为海南乃至中国最具活力、最具知名度的旅游精品,成为国内外游客来海南休闲度假、观光游览和举办会议会展的首选地之一。近几年来,琼海的旅游发展十分迅猛,已经由观光型向休闲旅游型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琼海休闲度假,尤其是在冬季,来到琼海、博鳌的游客越来越多,已经成为内地北方客人的一种时尚。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琼海的发展离不开你们的关心和支持,琼海市委市政府在此郑重地承诺,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坚持让别人发财,求自己发展的理念,营造一流的人文环境,一流的投资环境,一流的生态环境,一流的法制环境,以高效热情地服务竭诚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琼海人民希望通过本次房地产论坛架起友谊的桥梁,广交天下朋友,拓宽投资合作的渠道,谋求更新、更快的发展。我们相信,一年一度的博鳌房地产论坛必将推动海南经济的发展,推动琼海博鳌与全国各城市的互动,向开放性、国际性的城市发展。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海南、琼海、博鳌的发展凝聚着你们的智慧与汗水,凝聚着你们的厚爱和支持,请允许我再次代表中共琼海市委、琼海市人民政府,对你们长期以来对海南、琼海、博鳌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表示再次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希望你们继续关心和支持海南、琼海和博鳌的发展,期盼着你们来琼海休闲度假、投资置业,这是我们永远地邀请。
最后,祝大家在琼海期间工作顺利、心情愉快;祝本次房地产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
主持人:谢谢符市长。接下来我们有请中远博鳌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邹斌先生为我们致辞,掌声有请邹斌先生。
邹斌: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八月的博鳌小镇阳光明媚、椰风送爽,处处洋溢着大海的气息,彰显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今天,博鳌房地产论坛第12届年会在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我谨代表海南中远博鳌有限公司全体干部员工对各位嘉宾和朋友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博鳌房地产论坛已成功举办了11届,与博鳌亚洲论坛同步成长与发展,借助博鳌亚洲论坛这个享誉全球、风景如画、宁静而神奇的平台,以博大包容的心境会集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有识之士和实业家,把握市场脉搏,洞察市场大势,煮酒论剑,碰撞思想,凝聚智慧,是中国房地产行业波澜起伏发展历程的见证者和践行者,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我们作为承办单位,对此深感自豪和骄傲。
近几年来,由于受国际经济大环境和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的影响,房地产行业处于低谷徘徊。同时,我们也看到通过几年来的疑惑、彷徨,也引发了房地产开发企业和购房者更加冷静、深入的思考。五年前的火热逐步降温,使整个行业更加趋于理性,这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一种有益的沉淀,会使整个行业走向成熟的步伐更加稳健。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不断好转,国家相关部门对经济政策调整的前瞻性、预见性、科学性将不断提高,我国房地产行业也将迎来生机勃勃的春天,希望本届论坛能够为房地产行业带来一股春风,增添新的活力。
我们衷心的祝愿全体与会嘉宾和朋友在博鳌这片智慧的土地上,博采众长、增进交流、开拓视野、收获友谊。
最后,预祝本次博鳌房地产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邹斌先生,接下来我们有请时代传媒副总裁,时代周报总经理曲朝先生为我们致辞,有请曲朝先生。
曲朝:女士们、先生们、尊敬的来宾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谨代表本次活动联合主办方《时代周报》向各位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时代周报》是一份为了建设而来的高端综合性周报,致力于以全球化视野、中国立场,关注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以锐利的新闻事实、富有穿透力的思想,做一份与主流人群、今阶层共同关注今日中国和世界的优质、高端综合类新闻读物。
《时代周报》此次联合主办2012博鳌房地产论坛,旨在促进中国房地产业在平衡与发展角力之下的可持续发展。过去的十年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黄金十年,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楼市开始步入下半场,不少房地产企业在调控下倍感困惑与转型阵痛。今年,伴随着央行降息等微调政策的出台,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回暖的迹象,而中央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关注也日益升级,不停要求各地坚持调控政策不动摇。日前,又有紧急督查各地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情况,取消预售制的说法又突击市场,这个市场充满了太多的悲观预期。然而,理性告诉我们,中国房地产业在15-20年时间里,一些支持行业发展的大的基本因素依然存在。比如,城市化,所以没有理由对未来太过悲观。
借用温总理的一句话,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本次盛会请到了来自行业内的众多精英人士,我们衷心希望本次论坛能够集大家之智慧,通过交流与碰撞,为中国正在转型中的房地产业出谋划策,指点迷津,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寻找新的动力。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曲朝先生,有请第四位致辞嘉宾华夏时报副总编辑笔夫先生为我们致辞,掌声有请。
笔夫: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
2012博鳌房地产论坛又一次在蔚蓝色的博鳌海边举行了。首先,非常荣幸地代表《华夏时报》对会议的召开表达热烈的祝贺,对各位专家学者、地产界的精英表示热烈的欢迎。
2012,同样的盛会,不一样的主题,中国房地产业伴随着中国经济走过了史诗般的十年,在这个产业群体的身上闪耀着经济腾飞的光荣与梦想,见证着中国居民财富积累的不过程。楼市,也无可奈何的成为了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矛盾的交织点,当我们还没有来得及为过去的成就进行总结的时候,一场针对房地产业的如急风暴雨般的调控开始。房地产业成为宏观调控的起点,也是此次调控效果最后的评价指标。众所周知,这是史上最为严厉的一次政府主导的调控。
各位来宾,当我们坐在这里展望未来的时候,中国宏观经济正以远远超出人们想象的速度下滑,毫无疑问,这样的下滑与房地产业所遭受的调控存在某种逻辑关系。在央行连续降低利率之后,政府对于周期性行业的调控态度实际上已经发生了悄然变化,面对断崖式的经济下滑,以某个行业作为调控对象的宏观经济政策显然无法进行下去。但是,政府的调控并不是全部,真正令人忧虑的是,在不经意之间,一个正常行业的内生性周期正在左右着未来的市场方向,房地产业的内生性规律或许才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最为迫切的话题。
与十年前相比,房地产行业的金融属性已十分明显,所以我们无法回避国际金融市场所造成的新的冲击,热钱已将不再将中国作为目的地,相反那些曾经流入中国的资本正在悄然流出,欧债危机肆略之际,金融机构所持有的风险资产的价值正在日益亏损,我们还不能确定欧债危机将会将世界的金融局势导向何方,但最坏的结局是全球金融机构大量缩小风险长跑,可能导致全球风险价值剧烈波动,由于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亏空,全世界都不得不承受资产下跌所带来的风险。
各位来宾,探讨当前的挑战并不是要止步不前,即使在最悲观的环境下,一个高水平论坛的目的不是为了制造更悲观的气氛,至少博鳌房地产论坛就不是这样,探讨当前的困难只是行业精英为了寻得更加乐观的未来,因为有了为了寻得更加乐观的未来,因为有了贵方的实力,所以我们更加有理由相信,期盼一个房地产更加健康、稳定发展的未来十年。
今天来到博鳌,我们每一个人都将不虚此行,在未来的日子里,华夏时报都将与您同行。
最后,祝会议代表在炙热的南国海滨心情愉快、身体健康,祝大会圆满成功。谢谢!
主持人:谢谢笔夫先生,下面有请致辞嘉宾搜狐焦点运营副总经理肖勇先生为我们致辞,有请肖勇先生。
肖勇:各位嘉宾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首先,代表搜狐焦点和搜狐焦点总经理曾先生对博鳌房地产论坛的隆重举行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在中国房地产这样一个微妙时刻,博鳌房地产论坛的举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是这几天中国房地产的一个真正焦点。搜狐焦点作为中国最大的门户加垂直的房地产媒体平台,今天有130个站点直播此次论坛盛况,搜狐焦点上千万用户和搜狐上亿用户有机会看到大家的精彩观点。
搜狐焦点坚持客观公正地媒体立场和价值观,报道鲜活生动的事实与观点。同时,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搜狐焦点正在向用户中心进行转移,发展用户、研究用户、分析用户、服务用户,同时把用户资源为房地产营销服务,帮助开发商解决销售问题。通过传统的网络推广模式,以及创新的线上线下互动的活动营销、圈层营销和房地产电子商务,为房地产商达成成交。搜狐焦点还成立了商业地产、产业地产、旅游地产事业部,继续推进百城战略,并且在上海建设第二总部。中国房地产的主流品牌现在已进军到超过50个以上的城市,搜狐焦点计划在三年内到达300个城市,在中国广阔的城市等待着我们主流品牌的到来。
博鳌房地产论坛作为业内最大的思想盛宴之一,十多年来成为中国房地产业最重要的思想库和观、产、学、媒互动的智慧平台,我们相信本次论坛能够听到各位专家、大腕儿大胆犀利、热辣新鲜的观点,也由衷地希望这些观点能够被政府部门采纳,甚至能够被写进十八大报告。
最后,祝贺论坛圆满成功,谢谢!
主持人:谢谢肖勇先生,接下来我们有请《每日经济新闻》华南区域总经理杨勣先生为我们致辞,有请杨勣先生。
杨勣: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早上好!
每年不同的约定让我们又相聚在了美丽的博鳌,共同探讨中国房地产业和中国经济的现状、未来。作为本届论坛的联合主办方,我谨代表《每日经济新闻》报社,代表本次论坛组委会,对2012博鳌房地产论坛的开幕表示衷心的祝贺,对房地产各界人士的莅临表示最衷心的欢迎和感谢!
伴随中国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中国房地产行业涌现出了无数令人骄傲的企业。2012年,经济调整与转型之年,房地产阵痛之年,当然也是房地产充满机遇之年。一年一届的博鳌论剑,相信业内的讨论和观点会继续影响整个行业,影响中国的房地产业,影响很多人,影响老百姓的投资,影响他们的生活。所以,在这里,我们又开始了今年新一轮的讨论,希望对中国的楼市能够有所引导,对人们的困惑能够有所疏解,使人们懂得平衡与发展角力之下的中国房地产该如何保持可持续的生产力。
《每日经济新闻》报社作为此次论坛的主办方,有责任在此时此刻反省中国房地产业的进退得失,在短短几天内,我们将用准确、深刻的报道完成对行业的反思和提炼,作为中国的主流财经日报,已权威、专业、实用、好看的办报目标,我们已全部覆盖中国核心经济区域,我们愿意与在座的各位专家、学者、企业家一道共同见证中国楼市的健康、持续发展。
最后,祝愿本次论坛获得圆满成功,谢谢各位!
主持人:谢谢杨勣先生。最后,让我们有请本次论坛主办方观点新媒体出品人、博鳌房地产论坛创始人陈诗涛女士为我们致辞,掌声有请。
陈诗涛:尊敬的各位来宾:上午好!
十二年以来,博鳌房地产论坛一直伴随着中国房地产行业,可谓是风雨同行。特别是在行业低谷或者交着的盘旋期,其实在这个时候共同的信念和共同的坚持尤为重要。本届论坛,注册的时候超过了预期规模,达到了近千人,不过因为台风的原因,整个江浙地区目前有90多位还没有到达现场。
博鳌房地产论坛一直希望与观点新媒体一样坚持一个行业的专业化,我们关注行业发展的本质,关注房企生存的状态,期望论坛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希望有高度、有深度和有广度。
十二年以来,博鳌房地产论坛以开放的心态海纳百川,论坛的参与者包括政府机构、开发企业、建筑规划设计、金融机构、咨询策划等,我们希望短短的三天三夜能够给与会者,或者给行业有一个精神的食粮,就像昨天下午三个小时的理事的闭门会议已经提前掀起一个小小的高潮一样。
所以,作为主办方的观点,我希望今天在座各位的演讲与与会嘉宾和所有传媒,大家能够更加互动,我们透过演讲和对话,可以为行业增加更多的生命力,透过我们的参与、我们的报道、我们的传播,可以为我们刚也的声音做得更加豪迈,更加雄壮。
同时感谢支持论坛的琼海市政府、莱蒙国际、文登政府、德国高仪。
谢谢大家,感谢大家的参与,预祝论坛圆满成功!
主持人:好的,谢谢陈诗涛女士。本次大会的嘉宾致辞到此结束,接下来,我们进入今天上午的议程。
2012年,全球经济风雨飘摇,欧债危机持续侵蚀世界,中国未能独善其身。宏观经济低迷、调控政策不退,房地产行业在内外交困中未能迎来黄金十年后的新发展。所以,2012博鳌房地产论坛的大会主题是:平衡与发展 可持续的中国房地产。
接下来,我们开始今天上午的议题:宏观经济篇 失去的世界。下面,先为大家介绍演讲的嘉宾,我们很荣幸的邀请到:
教育部前副部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章新胜先生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先生
中房集团理事长、幸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孟晓苏先生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先生
香港恒隆集团、恒隆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启宗先生
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任志强先生
等演讲嘉宾为我们奉献精彩的演讲。除此之外,今天上午议程还安排有博鳌铿锵行主题讨论以及2012博鳌房地产论坛首场地产精英 博鳌论剑。
下面,我们马上进入论坛的首场演讲,有请第一位演讲嘉宾:教育部前副部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章新胜先生为本次大会致辞并做主旨演讲,有请章新胜先生!他演讲的题目是:形势与展望 如何看待当前的房地产行业。
主持人:章新胜先生,您的演讲时间为20分钟,有请!
章新胜:各位来宾:大家早上好!
很高兴首次来到博鳌房地产论坛,我想这次来的时候也有不少人议论房地产正在困难、纠结的徘徊时期,会“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吗?还是从更广泛地视野来看,六十年风水轮流转?这次论坛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我认为这个主题充分体现了当前世界发展的潮流和我国发展的实际,并不断为后者提出新的启示,如今博鳌房地产论坛已经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见证者和风向标。
那么,本次主题“平衡与发展 可持续的中国房地产”,观察中国房地产业的过去,现在的发展轨迹、意图、洞察未来的变化和走势,无论在应对国内的发展战略,还是回应国际及世界的潮流大势上,可以说都是恰逢其时。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中国房地产发展与当下国际、国内经济的发展大趋势是息息相关的,它要求突破以往经济发展导致的无节制的对能源的损耗和对自然资源的无限索取,提倡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如今,我们探讨房地产问题是在可持续发展(本届会议)的大背景下,我作为业内人士也主要是从宏观视角和力图有些前瞻性的眼光来探讨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那么,今天主要是想谈两个问题,第一是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一个总趋势和大潮流;第二是新的变化带来了一个什么样的历史性机遇呢?最后,说几句关于如何把握百年一遇的历史性机遇。
一、形势和展望。
谈到发展问题的时候,无论谁都想认清我们所处的这样一个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现实是,目前我们所处的时代正在发生着不可逆转,同时影响又是极其深远的变化,今天的这个舞台已经不再是历史上地中海作为文明的交替,或者是大西洋两岸对世界的支配,也不只是黄河流域或者长江流域可以独善其身的。
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不仅是全球化的时代,我们面对的是对地球的资源、环境、生态系统,也就是说是所有物种的生命支持系统,它的承载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增长是有极限性的。因为,承载是有极限性的。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我们如今已经积累了和所获成就一样多的问题和危机,而他们正在日益威胁着今日发展的空间,更威胁着我们子孙后代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是机遇和风险并存的时代,是共赢或者是全输?而非你赢我输的时代;是拥有最深刻的焦虑和最美好憧憬的时代,是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新的,要产生大变化的时代。
仅仅在21世纪刚刚过去的头十年里,世界的局面已经发生了意义深远的历史性变革,我想在座的都会和我一样有这样一个回忆,在90年代后半期的时候,西方所描绘的全球化带来的绿洲,带来的莺歌燕舞,至今还记忆犹新。但是,刚刚21世纪,2000年3月就是纳斯达克股市的崩盘,紧接着就是9.11。2003天发生的是安然丑闻,这个丑闻不断地在膨胀。2008年随着雷曼兄弟的倒台就是次贷危机。那么,人们认为,从次贷危机可以看出,当时的世界经济论坛所谈论的主题是什么呢?并没有像我当年在论坛上见到牛津的一位教授,他是论坛签合约者,我问他担忧什么?他说,我深刻的担忧,这个危机还会再重来。那么,当时的主题是重振增长,是力图回避我们所面临的一个大变革时代,和力图回避矛盾的本质和实质问题。那么,这十年新的变化是一个什么样的新现实呢?我想,在全球更大的范围里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世界经济发展模式和道路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西方所引领的模式,本质上的出现,已经在金融风暴、次贷危机,以及二战以后、二战前它有殖民地,当然它还有产业革命。但是,二战以后不仅仅是依靠科技发展,更重要的是依靠“两高”,一是高消费;二是高举债。这个模式,按照很多西方有识之士的说法是现在难以为系了,现在中国的问题是困难重重、矛盾重重。但是,中国、印度、巴西、南非等等新兴经济体,也就是20G集团的11个国家,他们的经济还呈现出增长。那么,我们可以探讨,为什么这个模式越来越坦现出它的特点?我们不妨从政治角度来看。
比如说,希腊和葡萄牙危机的时候,大家还不以为继。但是,当希腊和西班牙这两个拥有4000万人口的国家发生1/4的家庭没有一个就业,它过去主要靠旅游业,靠房地产业发展,现在他们已经遇到了历史上从来未遇到过的经济困难。那么,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发展模式应该是多元化,应该是坚持走自己的路。
第二个现实是什么呢?那就是全球热议的经济实力的动力,亚洲正在成为最重要的新兴经济体。
其中中国、印度这两个新兴经济体已经日益快、日益多、日益广的介入到世界经济的核心中去了,不管我们想不想,也不管我们意识没有意识到,中国已经被抛到了世界的重心。因为,1987年日本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之不同的是,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中国还是联合国五常,有一票否决权,中国有13亿人口,中国有5000年文明史。所以,当第二大经济体,当老二并不好当,我们看到现在内外所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但是,不管怎么说,现在的势力东移,不论从世界银行OECD还是等其他方面所统计的数据来看,2008年次贷危机以后全球新的增长,不仅近70%主要依靠新兴经济体,现在全球实际GDP份额中,新兴经济体已占到接近50%,更重要的是新兴经济体的消费已经超过了全球实际消费的40%。
第三个现实是什么呢?人们常说气侯变化,或者说地球暖化。但是,这个问题是一个放大器,地球的暖化已经威胁了人类作为整个物种的生存,威胁所有物种作为整个生态体系存在的地表。印度的圣雄甘地说过这样一句话:“大自然能满足人类社会所有的需求,但不能满足人类社会所有的欲望”。人类社会经过了四五千年文明史,开始认识到不论是环境承载力、资源和能源及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它是有极限的,大国小国、穷国富国、弱国强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真正要冷静地坐在一起,来共同关注如何发展、如何生存的问题了。因为,地球已经有了70亿人口,再过三四十年将达到100亿人口,更重要的是60-70亿人口发展的时间之短。世界游学统计,如果按照中国人均的生活方式将需要1.2个地球的资源和环境生态系统的承载,如果按照欧洲人的平均生活方式需要3个地球,按照美国人的平均生活方式需要4个地球,这就是我们现在面临的现实,这不是一种假设,而是一种科学的计算和统计。
第四,新的现实发展使鸿沟在加深,不仅是数字鸿沟在加深,而且是贫富悬殊加大。
全球70亿人口中,将有1/3的人口的基本生活不能保障。记得美国史学家史达福里安诺(谐音)曾经担忧过,在长久困扰人类古老的生产性问题首次得到历史性解决之后,营养不良,人饥挨饿的情况却比以往任何时候还要多,如今几十年过去了,情况并没有好转。不同地区,我们看到不仅在中东,在很多地方发生的不仅是经济的衰退,而且是社会的动荡和不安,特别是社会媒体及年轻人失业群体的问题。那么,不仅发生在很多发展中国家,更是第一次产业革命引领,英国本土青年人的骚乱和不安已经是一个现实。
那么,在以上四个大背景下,今年2月22日联合国在巴西的里约日内卢召开了里约日内卢+20G的峰会,在这次峰会上人类共同认识了我们依赖生存的地球,在瑞典召开了地球峰会,在六十年代大家知道猪,美国一位年轻的女科学家,他写了一本书叫做《激进的春天》,几乎被打成共产党份子。那么,六十年代末罗马俱乐部提出了增长的极限;七十年代联合国教科组织提出了生态文明和生态城市;到八十年代末,联合国环境署才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大家知道,这个名词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最后一个妥协的产物。到了二十年前的1992年,各国首脑在里约日内卢签署了《环境和发展的协议》,希望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能签订得像WTO世界贸易组织那样一个有牙齿、有约束力的法律框架条款,但二十年过去了,它仍然是徘徊不前。所以,这就是最近召开的里约+20G的峰会,近130个国家的地区和领导人,6万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组织机构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最重要的是通过了一份文件,叫《我们共同憧憬的未来》。
当然,这次会议一是生不逢时,全球经济状况不好,各国面临大选;还有其他的原因,第二个原因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人类经历了正常时间的产业革命,对自然的征服和索取以后,正孕育着一个巨大的变化,不仅是各国利益的纠葛问题。所以,这次峰会最终还是通过了这样一个文件。那么,我们对这个文件的看法,也就是说人类历史将逐渐地由黑色经济所引领的工业文明渐渐将过渡到以绿色经济所引领的生态文明社会。而且,对可持续发展这三大支柱,也就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生态意识到的核心问题还是经济问题。
各位,在国内关注绿色发展的人都很关注胡锦涛主席在7月23日省部级领导干部专题班上的讲话,胡主席谈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时候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涉及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变革的一个战略任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全面贯彻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提示我时间到了,只能再说几句话了。我希望大家能够关注这样一个讲话,因为,这个讲话预示着中国也不可独善其身,也必然将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那么,在绿色发展的问题上,我想大家都会知道,现在美国有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是《第三次产业革命》,它再次预言着即将到来的社会革命,这位大预言家的名字叫做杰夫里.里夫金,这本书目前在经济界目前最最热议的一本书了,希望大家有机会看一看。他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观点,就是说人类经历了两次产业革命,每次产业革命都是信息和通讯聚首,和能源问题交汇的时候,一次产业革命就爆发了。那么,现在我们所处的英特网和喷气时代,所遇到的问题将是分布式的可再生的能源,这和在座的各位是息息相关的,用一句非常简单、明了的话说,今后,每一个可建筑物在将来有可能是再生能源的发电厂,这个问题的研究是不是一个方向?大家可以再研究一下关于第三次产业革命的问题。总之,最近在里约+20G会议刚刚结束一个月的时候,生态文明论坛也是天河公益基金会,在中国的贵阳举办了人类首个千人大会来回应这个历史性的机遇。因为,我们中国在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的时候,即蒸汽机时代的时候,英国人来建乾隆(谐音),他认为这是雕虫小技,我们几乎是茫然无知,陶醉在我们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天朝中的大国。当第二次产业革命发生的时候,也就是蒸汽机和电力,1840年是中国一百多年的耻辱,这次最大的布头是什么?我本人认为这次最大的不同,我们从某个角度来说,对于面临即将到来的第三次产业革命,或者说是绿色发展,我认为绿色发展有四大支柱,我们和欧美几乎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过去六十年多来中国的发展,不管怎么说她已经成为了第二大经济体,而且是走了一条自己发展的道路,不管是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还是民营经济的发展,所有这一切,我认为一个国家最重要的精神支柱是什么?是企业家的精神,是企业家的敢冒风险和他的执着,如果美国仍然是世界第一大国的话,那就是说美国所拥有的500个支柱,就是他的500强企业。
所以,我非常相信,我坚信在座的企业家可以不再去想象十年河东和十年河西的问题,而是六十年风水轮流转。由英美,由大西洋两岸所领导的世界发展模式,中国不能再走应对,或是继续解读西方的道路,中国要像过去所写下的篇章一样,眼前的巨大变革正孕育着巨大的机遇和未来的美好。谢谢大家!
主持人:那么,好的。谢谢章新胜先生为大会作的致辞和演讲,章先生曾在苏州市担任主要领导职务期间,主持并推动了苏州工业园的建设,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再次感谢章先生的精彩演讲。下面,将请出中房集团理事长、幸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孟晓苏先生,他演讲题目是:救地产,还是救经济?我对调控的几点意见。
孟晓苏:各位同事、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给我出的题目是“救地产,还是救经济?我对宏观调控的几点看法”。我觉得,地产不用救,只要不打压就会恢复正常;而经济确实需要救,只要不打压房地产,经济也会好起来。所以,我带来了这个题目,“依靠房地产拉动,实现稳增长不难”。这个题目可以反过来读,“没有房地产拉动,实现稳增长很难”。
最近,量价齐升,是对不合实际的泡沫论又一次打击,人们又在记起结构转型的大旗,说房地产不利于结构转型。恰好,正在进行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就演绎了一番英国结构转型的过程,首先是从农耕社会转化成工业化社会,神奇的生产力从地下涌出,扮演布鲁内尔的著名演员这样朗诵道:“从这梦中醒来我泪流满面,我真希望这样的梦能够重做一遍”。以后,在那个时代,因为的工业革命使英国迅速的发展,使大英帝国称雄世界,当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糟的年代”。
随着英国工业化的完成和英国梦成为历史,“后工业化社会”转化为服务业,医疗、保健、教育、文化、金融、保险,最糟糕的事情没有了。但是,“好”也慢慢没有了。那么,英国梦后来被美国梦所取代,接着在世界上进行了若干次的转移。
现在的中国是不是到了要转向后工业化社会的时代?最近,有不少人用结构转型在否定房地产,他们说宁要经济降到底,也不要房地产的GDP。中国能不能够超越,直接进入到以服务为主的后工业化社会呢?不会的。因为,各国的经济发展都要经历这么三个阶段,第一是农牧业阶段,第二是是工业化阶段,第三是服务业阶段。而我们中国,在十五周年前,我就预告,从轻纺工业取代农牧业成为主体的时候,我们是在转型初期,到下一步将会转向重化工时代。为此,我在96年提出的住房建设可以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被朱熔基总理所接受,他充分肯定这个观点,讲出了“两型两点”的著名论断。
从1996年开始,由洪虎、杨圣、郑新立和我共同组织的房改课题组组长,由我担任组长,我们向国家在两年后就提出了研究成果,推进了住房制度改革,住房制度改革使得新的支柱产业得以形成。现在中国老百姓消费的新三大件,即:住房、汽车、电子信息产品。当然,这里面价值最大的是住房。
从2000年起,中国就进入了重化工时期,主要还是因为主导产业的拉动。从钢铁的消耗量来看,前100年才消耗了19亿吨,远远不出西方国家和东方的一些新兴发展国家。而最近12年,我们就达到了73亿吨,大量的用在了中国的基本建设和房地产行业,房地产行业由此起到了巨大的拉动作用,它的大动力是1:2.86。而从去年的数据来看,房地产直接拉动GDP的总量是13.1%,再加上2.86的拉动率,总共合起来占了GDP的50.6%,也就是说超过了GDP的一半。
正因为如此,我在2000年提出将房地产业列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得到了国务院的肯定。而温家宝总理在前几年还讲过这样的话,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现在的限购,开始我就认为是打麻药,但麻药不能打太长,不能把病人长期麻醉,长期麻醉就会使经济受到损害。现在,抑制内需已经使相关产业受到了巨大的损害,包括钢铁、水泥、有色、运输、重化工等等。电力需求减少又使煤炭行业陷入困难,包括焦煤和电煤,现在大幅度降价压港,因为压港不需要运输了,物流行业严重亏损,造船行业把订单都取消了,造船厂现在都困难了,它就不需要热轧板了,不需要热轧板又加重了钢铁业的负担,这样的话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在这样的情况下股市能好吗?所以,股市持续下跌,股市今年是熊市,明年也还会是熊市。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看到由于地产新政造成了诸多问题,也包括地方政府减收,使得保障房建设缺乏资金的问题。
为什么有这么旺盛内需的中国,会把自己推入这样一个困境呢?我们这样一把好牌怎么会打成这样呢?国家统计局发言人明确回应了这个问题,说房地产调控是经济下滑的重要原因,这可不是我说的,是他们说的。这就让我想起侯宝林的一个相声,贼要偷米,就得把包袱皮铺在地上,结果包袱皮被抽走,米到地上了。这个包袱皮是什么呢?对于各个产业来说,房地产就是这个包袱皮。中国能不能够脱离实际进行结构转型?能不能够弃离传统产业、制造业而单独发展高科技呢?有些专家想让我们穿上皇帝的新衣,这是不现实的。
其实,按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所讲的,扩大国内需求多是靠房地产业拉动,总理讲了十二项需求,十一项都要靠房地产业拉动,特别是节能建材、节水洁具,没有房地产,它们安在什么地方呢?所以,老百姓的需求是现实的,他们的需求依然是衣食住行。
中国确立新的经济增长点才10多年,刚刚进入到工业化时期,难道我们就已经过去这个时期了吗?我们就不需要这个时期了吗?我们现在就要转型进入到后工业化社会了吗?国务院的领导同志回答的是不是。李克强总理在博鳌论坛上讲到,我们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持续化发展的阶段。而最近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讲到了“四个化”,即“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你看,仍然还是要强调我们现在所处的阶段是一个正常的阶段。
我要在这里讲的是,调控能够抑制经济增长,却没有压住房价上涨。最近几年,国家统计局虽然不发布这个数据了,但专业人士是能够计算出来的,去年房价同比上涨了6.87%,而今年1-6月份房价与去年年底相比上涨了8.5%。我们要不要把完不成的任务交给政府?说是要降低房价?把这个任务交给政府是不公道的,政府要承揽降低房价的责任,也是他做不到的,是不理性的,本届政府完不成,下届政府也完不成。
我们早就知道,“国四条”的重点主要是要增加供应量,只有增加供应量才能稳定房价。现在,购房需求仍然旺盛,6、7、8三个月都不错,金九银十难道不会来吗?现在,救经济的药方其实很简单,没有那么复杂,就像马三立相声里讲的,挠挠就可以了,关键是要挠对地方,挠在什么地方呢?就是要把国民经济拉动力最强的房地产业重新启动出来,用它来拉动经济增长。所以,我相信只要房地产业启动,实现稳增长不难”。谢谢。
主持人:非常感谢孟晓苏先生给我们带来的精彩演讲!谢谢!接下来,有请另一位重量级嘉宾为我们做主题演讲,他是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先生,他演讲题目是:对当前房地产政策与形势的看法,有请朱中一先生。掌声有请!
朱中一先生,您的演讲时间为20分钟。
朱中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博鳌是观点碰撞的舞台,下面我根据会议主办方的建议,就当前的房地产政策与形势谈点个人看法。下面主要讲四点意见:
一、本轮房地产调控针对性强、方向正确,已收到一定的效果。
2009年9月份以来,一些地方投机投资性购房因素增加,房价迅速回升并大幅上涨。面对严峻形势,国务院先后在2010年1月、4月和2011年1月分别出台了“国十一条”、“新国十条”和“新国八条”。随后,各地根据中央政府通知精神,也纷纷出台实施细则。从49个地级以上大中城市出台“限购令”,到600多个城市出台房价控制目标;从上海、重庆启动房产税收改革试点,到各地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从二套房贷严格执行差别化信贷政策,到央行3次加息、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上述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作用下,房地产市场逐步降温。特别是从2011年9月到2012年4月,在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环比价格下降与持平的城市总数占绝大多数,同比下降的城市也逐月增多,调控成效逐步显现。
本轮调控,重点是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关键措施是限购、限贷。近两年来,尽管社会上对限购的议论一直没有停止,但实践证明,其效果是明显的。邓小平先生曾有一句名言:计划与市场都是手段,是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这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本人也认为,行政措施和经济措施都是手段,关键是看能否解决问题。何况,限购既是抑制投机投资的有效措施,还与一些大城市和热点城市的资源、能源的承载能力有关。如北京市,按规划,到2020年,常住人口为1800万人,而现在实际上已达到了2100万人;如不实行限购,还将助推人口的快速增长,这对一个特大城市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肯定是不利的。本人还认为,限购政策本身还是比较温和的,对城镇居民家庭,限购的是第三套,对购买第二套的没有限制,但对支付能力不足的家庭,加上限贷,其改善型需求被抑制了。所以,如何满足支付能力不足又有改善性需求的家庭,还能防范金融风险,这确实需要研究。另外,对一些人士建议的尽量采用税收等方式进行调节,本人也有同感,但改进也有一个过程。这里,也希望媒体要加强对住房居住属性及合理消费、梯度消费观念的宣传,使大家认识到限购的合理性。
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力度,是本轮调控的又一个重点。它既是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户的有效措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冲抵商品房投资增速下降给相关行业带来的影响。2011年,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1043万套,基本建成432万套。今年上半年,已开工470万套,基本建成260万套,均超过了全年计划开工的700万套和基本建成500万套的50%。尽管大规模保障性安居工程在总量、融资、准入、分配、退出及质量管理等方面尚有需要。研究完善的地方,但整体的效果还是明显的。
二、“稳增长”、“控房价”处于两难,中央政府坚持调控不放松。
今年以来,欧债危机持续蔓延,外需不足矛盾突出,我国GDP增长不确定因素增多。今年二季度,我国GDP增幅"破八"至7.6%,创12个季度以来的新低,稳增长已成了全社会关注的重要任务。但同时,一些城市从今年5月以来,随着商品房销售量的明显回升,新建住宅价格出现环比上涨。部分城市土地市场也再现高价地。在稳增长与地方财政的压力下,一些城市试图放松调控的愿望也时有露头。当前,“稳增长”与“控房价”处于两难,调控进入了关键期。
房地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在1998年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四季度后应对世界金融危机中发辉重要的作用。但同时,2009年6月后房价的一路走高,引发了越来越多的人对房地产业定位的思考。在总结了经验教训后,2010年4月,国务院在“新国八条”中,对房地产业主要是住房问题做了这样的定位:“住房问题关系国计民生,既是经济问题,更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民生问题。房价过高,上涨过快,加大了居民通过市场解决住房问题的难度,增加了金融风险,不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必须充分认识房价过快上涨的危害性,认真落实中央确定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采取坚决的措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这是中央政府近两年来对住房和房地产业地位和作用的基本定调。当前,既要防止经济进一步下滑,又要坚持房地产调控不放松,这确实是一个难题。因为房产地业与相关产业的联系,与国民经济的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房地产业作为一种基础性的产业,应该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相关产业的发展相协调,滞后了会影响相关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过度超前了,会形成泡沫,造成资源能源的浪费。我国今年把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调低为7.5%,已经为房地产调控留出了空间,体现了中央政府坚持楼市调控,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决心。
针对一些地方可能借口稳增长而放松调控的现象,温家宝总理7月7日在常州视察时再次强调,必须坚定不移地做好调控工作,把抑制房地产投机投资性需求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并强调要加强市场监管。对地方出台变相放松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要有针对性及时制止纠正。同时,要求抓紧研究推进房地产税收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健全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长效机制和政策体系。之后,国土资源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也及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房地产用地管理,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的紧急通知”。国务院从7月下旬开始,也派出8个督查组,对16个省市贯彻落实调控措施的情况开展专项督查。本人相信,随着国家加大对各项调控政策措施的监督检查和约谈问责等措施的到位,我国的房地市场总体上仍会朝着宏观调控预期的方向发展的。
三、展望未来,房地产市场既充满了机遇,又面临着诸多挑战
“十二五”时期乃至2020年以前或更长一段时间,仍是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持续发展及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需要,以及居民自住性、改善性住房的需求,保障性住房的继续推进,我国“十二五”时期住宅产业的规模肯定要大于“十一五”时期的规模;再加上商业地产、旅游地产和产业园区地产的发展,我国房地产业在2020年以前肯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对此,大家务必要充满信心。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的房地产业在未来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的挑战有四个方面:(一)城镇资源、能源和环境条件的制约与城镇人口继续增加的矛盾将在较长时间存在,解决的办法,一是将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二是大力发展省地节能环保型项目,提高住宅产业现代化。(二)我国人口基数大,流动人口多,解决他们的就业和居住问题难度很大。适当放宽住房保障收入门槛和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将成为必然趋势。(三)我国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如何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老年人宜居环境体系,也是我们已经面对并将日趋严竣的民生问题。(四)商业地产、旅游地产、产业园区地产等投入大,回报时间长;再加上这些业态在招商、运营、管理等方面又有其各自的特点,因此,大家在看到这些业态市场前景的同时,务必也要高度重视其风险与挑战。
四、利用当前调控的有利时间,抓紧建立中长期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房地产是不动产,房地产市场是区域性市场;再加上房地产项目一般都有2-3年的开发周期,政策效应一般滞后。因此,无论是实现群众住有所居的目标,还是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增长,都离不开一个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房地产市场政策环境。
目前,房地产市场总体平稳、调控成果正在进一步显现;各级政府在加大保障房建设,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要抓紧利用当前的有利时机,在坚持现行调控政策、巩固调控成果的基础上,妥善处理好市场供应与政府保障的关系,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责任,抓紧建立中长期制度。
按照2012年度的工作计划,住建部在6月底前已基本完成了40个重点城市个人住房信息系统联网工作;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大推进力度,到2013年,将形成覆盖全国的城镇个人住房信息系统。2012年,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地还将加快编制城镇住房发展规划,以明确“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住房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明确城镇住房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政策保障措施。全国城镇住房发展“十二五”规划,我们协会前两年组织一批专家做过一些基础性研究。我们觉得,规划在政策保障措施中,自然涉及到中长期制度的建设,包括进一步完善土地的供应制度和出让制度;稳步推行房地产税改革,增加持有环节税负,减轻流转环节税负;进一步健全差别化的信贷政策,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推进房地产金融产品创新,拓宽保障性住房和房地产融资渠道;保证推进住宅产业化的经济政策和技术政策;以及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和顶层设计,完善双轨制的住房供应政策和房地产的法律法规体系等。我们相信,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对稳定市场预期、完善住房制度顶层设计、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促进房地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型和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房地产界的各位同仁,新闻界的各位朋友,目前的房地产市场调控确实处于关键时期。本人希望房地产界的各位同仁要识大体、顾大局,顺应政府调控政策,理性规划企业发展,坚持以合理价格销售。希望新闻界的各位朋友,要积极做好舆论的宣传工作,正确引导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我们相信并期待,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相关制度的配套和大家的共同努力,市场必将逐渐规范,保障必将逐步到位,房地产业的相关业态也将日趋配套完善,百姓的“住有所居”和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愿望,也一定能够逐步实现。谢谢大家。
主持人:好的,让我们感谢朱中一先生为我们解读了中国房地产当前的政策与形势。